⑴ 會計分錄 某企業2014年開發一項無形資產,研究過程中支出20萬,開發過程中不滿足資本化條件費用1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30
借:研發支出——資本化60
貸:銀行存款90
借:管理費用3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30
借:無形資產6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60
⑵ 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 何時轉管理費用
費用化的研發支出是在期末(月末)結轉計入管理費用,並貸記「研發支出——費用化」。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支出。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研究開發項目,分別「費用化支出」與「資本化支出」進行明細核算。
三、研發支出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滿足資本化條件的,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二)企業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正在進行中研究開發項目,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以後發生的研發支出,應當比照上述(一)規定進行處理。
(三)研究開發項目達到預定用途形成無形資產的,應按本科目(資本化支出)的余額,借記「無形資產」科目,貸記本科目(資本化支出)。
期末,企業應將本科目歸集的費用化支出金額轉入「管理費用」科目,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費用化支出)。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開發項目中滿足資本化條件的支出。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第十三條 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包括自滿足本准則第四條和第九條規定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所發生的支出總額,但是對於以前期間已經費用化的支出不再調整。
網路 研發支出
網路 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⑶ 大海公司當期發生研究開發支出共計50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00萬元,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
為您解答如下:
大海公司研究階段支出萬元計入管理費用,
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120萬元計入管理費用,
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28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成本,
假定大海公司當期攤銷無形資產10萬元.說明此時無形資產賬面價值270萬,
而按照稅法規定:無形資產按150%計提攤銷,則稅法確認的無形資產計稅基礎為420萬元(280*150%),而會計已提攤銷10萬元,可以推出按照稅法規應提攤銷10*150%=15萬元,
所以,大海公司當期期末(即計提攤銷後)研究開發支出的計稅基礎為420-15=405萬元
差額135萬元(405-270)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
綜上所述,題目的答案有可能是錯的。
以下的部分,供您參看:
無形資產的計稅基礎
除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初始確認時其入賬價值與稅法規定的成本之間一般不存在差異。
1.對於內部研究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有關研究開發支出區分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以後發生的支出資本化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稅法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例題】甲公司當期發生研究開發支出共計10 000 000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2 000 000元,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前發生的支出為2 000 000元,符合資本化條件後發生的支出為6 000 000元。假定開發形成的無形資產在當期期末已達到預定用途,但尚未進行攤銷。
分析:
甲公司當年發生的研究開發支出中,按照會計規定應予費用化的金額為4 000 000元,形成無形資產的成本為6 000 000元,即期末所形成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6 000 000元。
甲公司於當期發生的10 000 000元研究開發支出,可在稅前扣除的金額為6 000 000元。對於按照會計准則規定形成無形資產的部分,稅法規定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作為計算未來期間攤銷額的基礎,即該項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的計稅基礎為9 000 000元(6 000 000×150%)。
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6 000 000元與其計稅基礎9 000 000元之間的差額3 000 000元將於未來期間稅前扣除,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無形資產在後續計量時,會計與稅法的差異主要產生於對無形資產是否需要攤銷及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
賬面價值=實際成本-會計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但對於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賬面價值=實際成本-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計稅基礎=實際成本-稅法累計攤銷
【例題】甲公司於20×9年1月1日取得某項無形資產,成本為6 000 000元。企業根據各方面情況判斷,無法合理預計其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期限,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20×9年12月31日,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表明未發生減值。企業在計稅時,對該項無形資產按照10年的期間攤銷,有關攤銷額允許稅前扣除。
分析:
會計上將該項無形資產作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在未發生減值的情況下,其賬面價值為取得成本6 000 000元。
該項無形資產在20×9年12月31日的計稅基礎為5 400 000元(6 000 000-600 000)。
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6 000 000元與其計稅基礎5 400 000元之間的差額600 000元將計入未來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產生未來期間企業所得稅稅款流出的增加,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參看資料來源:http://www.caikuai100.com/ziliaoxiazai/zhongji/2013-01-08/2884.html)
建議:閱讀-企業會計准則中的所得稅准則、無形資產准則
⑷ 什麼情況下無形資產不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原因:因為它在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具體不確定的情況如下:
(一)除企業合並以外的交易,若其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入賬價值與其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不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
如承租方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確認,會計准則規定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以及相關的初始直接費用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而稅法規定以租賃協議或合同確定的價款加上運輸費、途中保險費等的金額計價,對二者之間產生的暫時性差異,若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則違背了「歷史成本」原則。
例如,某項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會計准則其入賬價值為100萬元、
但按照稅法規定,其計稅基礎為120萬元,若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萬元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會使該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少20萬元。
此時既不是該資產的公允價值,也不是其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不符合會計准則中對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的確認標准,改變了該資產的初始計量,違背了歷史成本原則。
(二)按稅法規定可結轉以後年度的虧損,若數額較大,且缺乏證據表明企業未來期間將會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可結轉以後年度的虧損,稅法規定可用以後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但彌補期限最長5年,這就產生了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但是否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資產,要視未來期間是否有足夠的應稅所得可用於抵銷以前年度虧損。
只有未來期間稅前利潤抵銷了以前年度虧損後,未來期間的所得稅費用才會減少,才會有經濟利益的流入。
而這正好符合資產的定義,即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企業擁有或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但若企業未來期間無利潤,繼續虧損,無所得稅可交;或者沒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於抵銷以前年度虧損,則不能保證這項經濟利益的流入,不能確認為資產。
(4)不符合無形資產的條件擴展閱讀:
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
根據稅法規定可用以後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指對於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以未來期間很可能取得用來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確認的一項資產。
而對於所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均應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但某些特殊情況除外。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減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
其實,不僅是可結轉以後年度虧損問題,所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時,都要以可抵扣暫時性差異轉回期間預計將獲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
因為只有當未來轉回期間預計將獲得的應納稅所得額大於待轉回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才會使未來期間的所得稅費用減少,才會在未來期間產生經濟利益的流入,才符合資產的確認原則。
⑸ 生產產品的機器發生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維修支出計入什麼科目
企業內部開發項目發生的開發支出,在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 1.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 判斷無形資產的開發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應當以目前階段的成果為基礎,並提供相關證據和材料,證明企業進行開發所需的技術條件等已經具備,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或其他不確定性,比如,企業已經完成了全部計劃、設計和測試活動,這些活動是使資產能夠達到設計規劃書中的功能、特徵和技術所必須的活動,或經過專家鑒定等。 2.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企業能夠說明其持有開發無形資產的目的,比如,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並使用或出售的意圖。 3.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無形資產能夠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應當對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市場情況進行可靠預計,以證明所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並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或能夠證明市場上存在對該類無形資產的需求。 4.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並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企業能夠證明無形資產開發所需的技術、財務和其他資源,以及獲得這些資源的相關計劃。 自有資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是否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資金支持,如銀行等金融機構願意為該無形資產的開發提供所需資金的聲明等。 5.歸屬於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地計量。企業對於研究開發的支出應當能夠單獨核算。比如,直接發生的研發人員工資、材料費,以及相關設備折舊費等能夠對象化;同時從事多項研究開發活動的,所發生的支出能夠按照合理的標准在各項研究開發活動之間進行分配。研發支出無法明確分配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開發活動的成本。
⑹ 會計問題,因預計發生年度虧損,將以前年度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全部予以轉回,,這不符合會計准則規定
不符合會計准則規定。
《企業會計准則第8 號——資產減值》應用指南(財政部財會[2006]18 號)第十七條 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後會計期間不得轉回。
⑺ 如果無形資產在開發階段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記入那個科目
不滿足資本化的,直接費用化記入管理費用,二級科目研發費就可以。
⑻ 開發階段發生的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當期損益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無形資產成本,那同時依法發生的
應該計入無形資產成本,如果這些都不計,無形資產就沒有成本了
⑼ 借款支付的土地出讓金,利息可以資本化嗎單獨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這個應該不符合資本化條件吧
可以。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七條規定: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專產、無形資產和經過屬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借款的,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
⑽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不通過"研發支出"科目核算,應當於發生時直接
企業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發生的研發支出,不滿足資本化條件的,不通過"研發支出"科目核算,應當於發生時直接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