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購入商品怎樣攤銷運費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應用指南規定:企業(商品流通)在采購商品過程版中發生的運輸權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因此,購入商品運費按照上述原則入賬。
B. 購入存貨途中發生的損耗應計入采購成本對嗎
不對!不準確!
購入存貨途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或叫做「正常損內耗」)計入采購成本,容
1、所謂計入采購成本,就是指,實際入庫的數量是按照損耗後的實際數據進行計量入庫的,在采購支出金額不變的情況下,數量的減少(合理損耗),引起單位存貨成本提升,損耗由此而計入了存貨成本。
2、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指標的物正常磨損、揮發、氧化。「合理損耗」包括原材料、產成品等損耗,由於無專門規定,具體損耗量由各個企業根據日常盤點確定,不考慮非正常損耗,同一種存貨由於各個企業保管條件不同,合理損耗量也不同,這往往成為偷稅企業應對稅務人員最佳解釋。
C. 企業購入材料發生的運費應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購入材料發生的運費計入材料的成本,計入「原材料」會計科目
外購的存貨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的初始成本由采購成本構成。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1. 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2. 相關稅費,是指企業購買、自製或委託加工存貨所發生的消費稅、資源稅和不能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等。
3. 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即采購成本中除上述各項以外的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這些費用能分清負擔對象的,應直接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不能分清負擔對象的,應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分 配計入有關存貨的采購成本。分配方法通常包括按所購存貨的重量或采購價格的比例進行分配。
但是,對於采購過程中發生的物資毀損、短缺等,除合理的損耗應作為存貨的「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計入采購成本外,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 應從供貨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沖減物資的采購成本;
(2) 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後再作處理。
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應當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企業外購的原材料,由於結算方式和采購地點的不同,材料入庫和貨款的支付在時間上不一定完全同步,相應的賬務處理也有所不同。
【注意1】:由於發生合理損耗會使存貨的單位成本提高。
【注意2】:入庫前發生的不合理的損耗,不應計入存貨的成本,根據發生損耗的具體原因,計入對應的科目中。如果是由責任人、保險公司賠償的,應計入其他應收款中,沖減存貨的采購成本;如果是意外原因(地震、台風、洪水等)導致存貨發生的損耗計入營業外支出。如果尚待查明原因的首先要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報經批准後再作相應處理。
【注意3】:入庫以後發生的挑選整理費用、保管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
【注意4】:商品流通企業的特點: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應當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再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
D. 運輸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怎麼做會計分錄
企業購入物資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1.買價;
2.運雜費(包括運輸、裝卸、保險、專包裝、倉儲費等);
3.運輸途屬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
5.承擔的稅費(關稅、小規模不可抵扣的增值稅等)。
我們的單位存貨成本=總金額/數量,發生合理損耗就是數量少了,實際上是提升了單位存貨的價格而已,這些都只體現在進銷存系統里,不用體現在分錄里。但是合理損耗,會計科目選擇方面,要看你企業成本核算方法是實際成本法還是計劃成本法。實際成本法下,直接記入「原材料」科目;計劃成本法下,先記入「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借:原材料(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E. 請問在計劃成本下,如果出現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怎麼計算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外購存貨入庫前發生的合理損耗,計入該存貨的成本中。因此,題中:
入庫存貨的實際成本 = 102 000 + 17 340 + 1 400 + 359 = 121 099元
單位實際成本 = 121 099 / 5 995 = 20.20元/噸
入庫存貨的計劃成本 = 20 * 5 995 = 119 900元
入庫存貨材料成本差異= 121 099 - 119 900 = 1 199元
編制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 121 099元
貸:銀行存款121 099元
借:原材料 119 900元
借:材料成本差異1 199元
貸:材料采購 121 099元
(5)外購存貨發生損耗運費攤銷擴展閱讀: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調整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的金額應自「原材料」等科目轉入本科目:調整減少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借方;調整增加計劃成本的金額,記入本科目的貸方。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材料成本差異,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F. 外購存貨發生的市內零星貨物運雜費應怎樣做會計分錄
一般應該把采購材料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記入成本。
已入庫,借:原材料-甲材料(2500
材料價款)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G. 材料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應記入何科目
材料運輸途中的合理的途耗應當計入物資的采購成本,不再另行計入其他會回計科目。
按照新准則,對於企答業購貨途中的合理損耗也應計入存貨成本,不再計入當期損益;
存貨采購過程中的合理損耗是否計入存貨成本,主要是看企業的性質;
如果是一般工業企業購入存貨,則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部分要計入存貨的實際采購成本,根據企業存貨的具體核算方法不同可具體分為:
(1)當企業採用實際成本法核算時,計入"原材料"科目;
(2)當企業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時,合理損耗部分計入"材料采購"科目;計劃成本法下由於"原材料"科目核算的是計劃單位成本乘以實際入庫數量,所以"原材料"科目中不含合理損耗部分;
入庫時最終是將合理損耗部分計入了"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所謂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指標的物正常磨損、揮發、氧化。「合理損耗」包括原材料、產成品等損耗,由於無專門規定,具體損耗量由各個企業根據日常盤點確定,不考慮非正常損耗,同一種存貨由於各個企業保管條件不同,合理損耗量也不同,這往往成為偷稅企業應對稅務人員最佳解釋。
H. 購入材料在運輸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是否應計入管理費用
購入材料在運輸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應計入管理費用。錯誤。
購入材料在運輸回中發生的合理損耗應答計入材料成本。
存貨成本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過購買而取得的存貨的成本由采購成本構成;產成品、在產品、半成品等自製或需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的成本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構成。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
(1)購入的存貨,其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並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
(2)自製的存貨,包括自製原材料、自製包裝物、自製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的各項實際支出。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包括加工後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裝卸費、保險費、委託加工的往返運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
I. 購入存貨途中發生的損耗應計入采購成本嗎
購入存貨途中發生的損耗應計入采購成本,這句話不對。企業在購進存貨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耗計入存貨成本,企業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除合理損耗之外的物資毀損、短缺等,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可以從供應單位、外部運輸機構等收回的物資短缺或其他賠款,應沖減物資的采購成本;
(2)因遭受意外災害發生的損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損耗,不得增加物資的采購成本,應暫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後分別處理,或結轉計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或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或計入「管理費用」科目等。
外購的存貨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雜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
合理損耗即正常損耗,如因運輸、倉儲過程等非因管理不善、自然災害造成的破損、揮發等損耗。應注意的是存貨的合理損耗僅僅是增加存貨的單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