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房屋租賃的待攤費用什麼時候開始攤銷
房屋租賃的待攤費用什麼時候開始攤銷?---從你開始使用的時候開始攤銷;也就是回按受益期攤銷;答
折舊費什麼時候開始計提?---什麼折舊,你買的固定資產,一般是從你購入並使用的時間開始計提折舊。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Ⅱ 房租能不能一次攤銷
按照現在會計准則的規定,你這樣支付一年以下期間的房租,可以直接一次性計入費內用,不容用在攤銷了——新的會計准則已經取消了待攤費用科目
如果你要分期攤銷,可以通過預付賬款科目
一開始付款的時候: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前三個月漏了攤銷,可以這個月一次性補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剩下的月份每月正常攤銷:
借:管理費用
貸:預付賬款
Ⅲ 房租費用需要按月分攤嗎
支付本年復的房租,可以直制接一次性計入相關成本費用,居民自建房建築面積是徵收稅費的計算依據。居民自建房稅費徵收以棟為單位計算總建築面積。如房地產權利證書或者有效材料表明同一棟樓房的合法所有權或使用權分屬兩位或兩位以上業主的。
住宅指導租金和商業指導租金為市租賃管理辦每年度公布的房屋租賃指導租金,特殊情況下也可採用租賃管理所上報區、市租賃管理辦批準的指導租金。
數人共有的自用或出租的住宅和非住宅用房,包括居民自建房、非自建房和集資房等。外地駐深企業是指注冊地在深圳市外的企業,包括國內企業及境外企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和所在地稅務機關填開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營業地稅務機關報驗登記,接受稅務管理。
Ⅳ 免租期的租金如何做會計處理
通常企業財務人員會認為免租期內不計收入,也不計算企業所得稅等各回項稅收,這種處理方法與答相應的會計准則、稅收法規不符,造成企業收入確認不準確和不按規定時間申報納稅,構成偷稅。
在財務上應將整個租金期內的總租金額除以總租月份確認每月租金收入,即100萬元/月×72月(收租月數)=7200(萬元);7200萬元÷80月(總租月數)=90(萬元),即每月確認90萬元的銷售收入。而根據《條例》第19條規定,租金收入的確認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2009年5至8月不確認租金收人,由於會計上已經確認收入,因此在所得稅申報時應做納稅調整。
由於會計的收入確認原則與稅法納稅義務的確認原則有較大的差異,同時由於給予免租期的經營租賃的期限一般都比較長,企業應該設置備查賬,當經濟情況發生變化,雙方協商解除租約時要准備好相關資料,向稅務部門申請退還多交的稅款或補繳不足稅款。
需注意與關聯方存在免租期的企業所得稅問題,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41條第1款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Ⅳ 全年的房租一次性收需在每月攤銷嗎
是的,要每來月攤銷。按照新准則,預源付財產保險費、預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租金和預付報刊訂閱費這三類費用支出均是企業按相應合同預付給服務提供方的款項,與購買商品、采購材料時預付賬款的性質相同,因此通過「預付賬款」科目核算比較合理,同時為了與采購材料、購進商品所預付的款項區別開來,可以通過相應的明細賬予以區分。 然後每月進行攤銷。
Ⅵ 房屋租賃免租期是按照直線法分攤確認收入,那麼免租期是否需要確認相應成本,具體是要確認哪些成本呢
房屋的維修費、稅金
Ⅶ 免租期的租金如何做會計處理
會計處理上,對於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出租人應當將租金總額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個租賃期內,按直線法或其它合理的方法進行分配,免租期內出租人應當確認租金收入。而承租人則應將租金總額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個租賃期內,按直線法或其它合理的方法進行分攤,免租期內應當確認租金費用。但是在營業稅、印花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處理上卻與會計處理存在歧異,本文以是否具有關聯關系為例分別試析之:
【例1】某市市區A商場將臨街鋪面租賃給B連鎖零售公司,簽訂經營租賃合同,雙方非關聯方,約定租賃期開始日為2009年1月1日,2009-2010兩年免除租金,2011年-2013年每年收取租金200萬元。分別於年初1月1日預付當年租金。
1、印花稅問題:
由於租賃合同屬於印花稅征稅范圍,因此應當在簽訂租賃合同時自行貼花完稅,應交印花稅=全部租金600萬×0.1%=6000元:
借:管理費用6000
貸:銀行存款6000
2、企業所得稅問題:
假設按直線法平均確認租金收入,2009年應確認租金收入=600÷5=120萬:
借:應收賬款120萬
貸:其他業務收入120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因此2009-2010年均不確認租金收入,企業每年確認的租金收入120萬元作納稅調減處理,2011年-2013年企業每年確認租金收入120萬元,而稅法確認的租金收入為200萬元,每年納稅調增80萬元。前兩年調減240萬元,後三年調增240萬元,屬於暫時性差異。
3、營業稅問題:
如果雙方系非關聯企業,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第12條及其實施細則24條關於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的規定,即收取營業收入款項指納稅人應稅行為發生過程中或者完成後收取的款項,取得索取收入款項憑據的當天,為書面合同確定付款日期的當天,未簽訂書面合同或者書面合同未確定付款日期的,為應稅行為完成的當天。由本例可知,由於合同約定2009年免付款,因此2009年未發生營業稅應納稅義務,但是會計上從配比原則出發,應當確認營業稅金: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6(120×5%)
貸:遞延稅款——應交營業稅6
2011年年初預收200萬元租金時確認營業稅納稅義務,應納營業稅200×5%=10萬:
借:遞延稅款——應交營業稅4
營業稅金及附加6
貸: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0
交納營業稅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10
貸:銀行存款10
2012年與2013年均作相同會計處理。
4、房產稅問題:
根據財稅地字[1986]第008號《關於房產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和暫行規定》第七條:納稅單位和個人無租使用房產管理部門、免稅單位及納稅單位的房產,應由使用人代繳納房產稅,我們認為含有免租期的經營租賃方式如果不存在關聯交易,則並不屬於上述規定中的無租使用情況,理由是提供免租期的目的還是為了獲得租金,並不是以不獲取租金為目的的無租租賃,因此2009-2010年沒有房產稅從租計征依據,2011-2013年以實際收取的租金確認房產稅納稅義務,由於房產稅系地方稅,各省級政府有權設定稅收條款,目前有的省級政府規定以實際收到租金時確認納稅義務發生,而有的省級政府則將預收的租金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每季或半年的納稅義務發生,假設採取前種方式,則該商場2011-2013年度收取租金時:
借:管理費用24
貸:應交稅費——應交房產稅24
借:應交稅費——應交房產稅24
貸:銀行存款24
Ⅷ 還沒付出去的房租需要攤銷嗎
如果你後9個月的仍然是一次性支付的話,在實際發生的租賃期內需要版攤銷。
如果你後權9個月是按租賃期時時支付,那就直接計入「管理費——租賃費」即可,當然沒有攤銷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房租免租期算進攤銷期間,房租簽訂一年,使用「待攤科目」,加上一個月免租期則變為「長期待攤費用」
當然不能用長期待攤費用
按最新的會計准則,待攤費用也已經取消內不再使用,改成用預容付賬款或者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一次性支付的房租。
按你的意思,簽訂一年的合同,支付12個月的房租費,第13個月免費
那麼實際上支付的是13個月
支付時做錄:
借:其他應收款-預付房租
貸:銀行存款
然後分13個月平均計算金額做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其他應收款-預付房租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