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一步完善無形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幾點建議
四)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的重要性
如果某項資產在總資產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或者是起關鍵作用的資產,我們就應當對其予以確認,相反,對那些只佔有很小比例的資產,就可以根據重要性原則,不進行核算。
四、我國目前無形資產核算應該包括的范圍
根據以上討論,筆者認為,對於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等,由於價值比較容易確認,核算成本較低,應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在這些問題上理論界和實務界也已經達成了共識。而對於商譽、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等資源,則應分別情況處理。
(一)關於商譽的會計核算
對於自創的商譽,不應當將其納入無形資產的核算范圍,而對於企業並購活動中發生的商譽,則應當予以核算。這是因為,自創商譽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價值構成復雜,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驗證性,為企業帶來的收益也經常波動,對其准確計量比較困難。
而且,筆者認為對自創商譽進行確認並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這是因為企業的有形資產和其他無形資產可能因為時間的變化而發生增值,但出於歷史成本原則的考慮,我們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並不對這些增值進行核算。這時如果核算自創商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這部分資產的增值進行了間接確認,不符合歷史成本原則。而對於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其價值的計量比較簡單,而且這種情況下對其他各項資產也進行了評估,考慮了其增值,因此就應當將其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
(二)關於人力資源等的會計核算
對於人力資源、知識資本、顧客資源、供應渠道以及企業組織架構等,由於對其進行計量比較困難,目前不應納入會計核算的范圍。盡管這部分無形資源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但這種收益的實現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並對其他資產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從產權的角度來看,很難說他們為企業所擁有,並不完全符合資產的定義。對這些資源進行區分、進行計量也相當困難,如果強行將它們納入無形資產進行核算,並不能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相反會導致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最終影響決策質量,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與我們核算無形資產的初衷背道而馳。
實際上,這些資產的價值已經由在企業的利潤表進行了反映,而且利潤表的反映有時更准確,更合理。超額收益就是企業擁有某些特殊資源的體現,正是因為企業收益的不同,我們才能夠從收益出發而不是傳統的從資產出發去正確估計企業的價值。筆者認為,如果將所有無形的資源納入會計核算體系,將會使所有企業的資產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說等量資本產生等量利潤,那時或許利潤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那麼我們憑什麼去確定企業的價值呢?這個問題有待以後進一步討論。
② 無形資產的種類
新會計准則,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
舊會計准則,除包括以上內容,還包括商譽
③ 求文檔: 企業集團有哪些無形資產營造戰略
企業應防無形資產流失
近一段時期,在企業改制登記工作中發現,許多企業在清產核資、產權界定過程中,只注重對廠房、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的評估折股,而對企業的無形資產財產權利(如商標權、名稱權)存在低評、漏評甚至不評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產流失。此種現象必須引起企業及有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當前企業應主要防止以下幾種無形財產權的流失:
-----謹防商標權的流失。商標權是商標注冊人對其經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所享有的使用、轉讓、許可等方面的權利。商標注冊人享有它,不是直接佔有物質財富,只是以非物質形態所享有的權利。在現代市場競爭中,商標還是企業素質、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競爭實力的象徵。商標權作為一種工業產權,其本身就是注冊人資產的組成部分。《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權、工業產權、非專業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謹防專利權的流失。專利權是指專利人在法律規定的有效期內,對其已公開的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根據《專利法》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專利權是工業產權的一種,屬於特殊財產權,同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專利權人除自己實施專利外,還可以通過有償轉讓專利權、有償許可他人實施等途徑來實現經濟效益。
-----謹防企業名稱權的流失。企業名稱權是指企業對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核准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規定范圍內所享有的擁有、使用、轉讓的權利,以及在自己的名稱專用權受到不法侵害時申請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權利。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企業名稱不但是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記,而且負載了一個經營者管理水平的高低、資信狀況的好壞、市場競爭能力的強弱等諸多生產經營信息。《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法人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由登記主管機關核定,經核准登記注冊後在規定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企業名稱權是企業的無形財富,它是法律授予企業的一項最基本的權利,不僅是行使其他民事權利(如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而且一旦被他人侵犯(如盜用、假冒、擅自使用等)則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行政保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司法保護,請求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從而轉化為債權。
-----謹防商業信譽權的流失。商業信譽權是企業人格上的名譽和榮譽權的一種商業化表現形式。商業信譽是通過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的連續性自身的不懈開拓而形成的,是由經營者所享有的而且與其自身不可分離的、與財產權密切聯系的權利。它是社會或他人基於對其生產、經營、服務諸方面品質的評價。良好的商業信譽會給企業從事市場交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形成習慣的吸引人的力量,使經營者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謹防商業秘密權的流失。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其中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程序、技術秘訣、產品配方、製作工藝、製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商業秘密是其權利人投入一定的時間、資金和精力而得來的,對擁有人都具有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價值。
④ 無形資產包括什麼要自己做張表格的吧
無形資產種類很多,可以按不同標准進行分類。
一、按企業取得無形資產的渠道:
可分為企業自創(或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和外購的無形資產。前者是由企業自已研製創造獲得以及由於客觀原因形成的,如自創專利、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譽等;後者則是企業以一定代價從其他單位購入的,如外購專利權、商標權等。
二、按有無法律保護分類:
可以分為法定無形資產和收益性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等均受到國家有關法律的保護,稱為法定無形資產;無法律保護的無形資產,如非專利技術等稱為收益性無形資產。
三、按能否獨立存在:
可以分為可確指無形資產和不可確指無形資產。凡是那些具有專門名稱,可單獨地取得、轉讓或出售的無形資產,稱為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等;那些不可特別辨認、不可單獨取得,離開企業就不復存在的無形資產,稱為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如商譽。
此外,國外對於無形資產分類,從評估角度按其內容分為權利型無形資產(如租賃權)、關系型無形資產(如顧客關系、客戶名單等)、結合型無形資產(如商譽)和知識產權(包括專利權、商標權和版僅等)。從廣義的角度,將無形資產分為促銷/銷售型無形資產、製造型無形資產和金融型無形資產等。
應當承認,我國目前對無形資產的認識方面還存在分歧,對無形資產的范圍和涵括的內容有待於進一步探討。通常,作為評估對象的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生產許可證、特許經營權、租賃權、土地使用權、礦產資源勘探權和采礦權、商標權、版權、計算機軟體等
⑤ 無形資產的主要種類和核算方法
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後續核算通常採用直線法在使用壽命內攤銷。
⑥ 企業集團無形資產的營造戰略有哪些內容
近一段時期,在企業改制登記工作中發現,許多企業在清產核資、產權界定過程中,只注重對廠房、設備、原材料等有形資產的評估折股,而對企業的無形資產財產權利(如商標權、名稱權)存在低評、漏評甚至不評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產流失。此種現象必須引起企業及有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當前企業應主要防止以下幾種無形財產權的流失:
-----謹防商標權的流失。商標權是商標注冊人對其經國家商標局核准注冊的商標所享有的使用、轉讓、許可等方面的權利。商標注冊人享有它,不是直接佔有物質財富,只是以非物質形態所享有的權利。在現代市場競爭中,商標還是企業素質、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企業競爭實力的象徵。商標權作為一種工業產權,其本身就是注冊人資產的組成部分。《公司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權、工業產權、非專業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謹防專利權的流失。專利權是指專利人在法律規定的有效期內,對其已公開的發明創造所享有的專有權。根據《專利法》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專利權是工業產權的一種,屬於特殊財產權,同樣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專利權人除自己實施專利外,還可以通過有償轉讓專利權、有償許可他人實施等途徑來實現經濟效益。
-----謹防企業名稱權的流失。企業名稱權是指企業對其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核准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規定范圍內所享有的擁有、使用、轉讓的權利,以及在自己的名稱專用權受到不法侵害時申請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權利。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企業名稱不但是區別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記,而且負載了一個經營者管理水平的高低、資信狀況的好壞、市場競爭能力的強弱等諸多生產經營信息。《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企業法人申請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由登記主管機關核定,經核准登記注冊後在規定的范圍內享有專用權。企業名稱權是企業的無形財富,它是法律授予企業的一項最基本的權利,不僅是行使其他民事權利(如生產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而且一旦被他人侵犯(如盜用、假冒、擅自使用等)則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行政保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申請司法保護,請求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從而轉化為債權。
-----謹防商業信譽權的流失。商業信譽權是企業人格上的名譽和榮譽權的一種商業化表現形式。商業信譽是通過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的連續性自身的不懈開拓而形成的,是由經營者所享有的而且與其自身不可分離的、與財產權密切聯系的權利。它是社會或他人基於對其生產、經營、服務諸方面品質的評價。良好的商業信譽會給企業從事市場交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形成習慣的吸引人的力量,使經營者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謹防商業秘密權的流失。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其中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包括設計程序、技術秘訣、產品配方、製作工藝、製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商業秘密是其權利人投入一定的時間、資金和精力而得來的,對擁有人都具有實際或潛在的經濟價值。
望樓主採納
沈陽金蝶財務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