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企業3月份預付下一季度保險費9000元,分3個月攤銷。攤銷比例為:基本生產車間50%,輔助生產車間25%,行
(1)付款時:借:預付賬款9000
貸:銀行存款9000
(2)分攤時:生產成本:1500/月、輔助生產成本750/月、管理費用450/月、銷售費用300/月
4-6月:借:生產成本1500
輔助生產成本750
管理費用450
銷售費用300
貸:預付賬款3000
㈡ 年的4月份,保險費是一次性入賬還是分期攤銷
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科目後,其發生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於跨年的費用回,建議您計入"長答期待攤費用"科目,4至12月份的房租你既可以按月分攤,也可以一次性記入當期損益。這樣處理稅務專管員不會跟你杠上,不會要您在匯算清繳時要你做納稅調整。
㈢ 年初支付全年保險費3600元,攤銷本月應負擔部分。會計分錄
年初支付全年保險費3600元,攤銷本月應負擔部分。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300
貸:長期待攤費用 300
㈣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下分配攤銷應由本月負擔的公司行政管理部門的財產保險費20500元
權責發生制下:
應由本月負擔的公司行政管理部門的財產保險費20500元 計入 本月的費用版,因為受權益期是本月;
收付實現制下:
應由本月負擔的公司行政管理部門的財產保險費20500元,如果在本月實際支付了,就計入本月的費用,若未支付則不計入 本月的費用。
㈤ 車輛保險費需要分攤嗎
保險小編幫您抄解答,襲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對於公司或者企業購車,
汽車保險費一般情況下記為管理費用-車輛保險費,但是在一般情況下購買的車險都是以一年為單位計算的,如果車輛保險費金額比較大,那麼在做車輛保險費分錄時,應當按照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分12個月分攤,記為待攤費用-汽車保險費金額/12。如果僅對一輛車進行記錄而且金額比較小,則可以直接按照管理費用-車輛保險費進行記錄。
㈥ 我公司車輛保險費(收益期限為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會計如何處理是一次性進費用還是分12個月攤銷
由於車抄輛保險費不屬於使資產達襲到預定用途發生的支出,因此不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其費用的扣除應該遵循權責發生制,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但是由於車輛保險費是按年徵收的,對於公司車輛比較多的企業,往往車輛保險費金額就會比較巨大。如果不對車輛保險費進行合理的分攤,就會導致某一天的企業支出過大,影響企業的賬目分析。因此也可以把一年的車輛保險費用分攤到12個月份當中。
如果車輛保險費金額較少時,可以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保險費」。
㈦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機動車輛保險及財產保險費可先計入待攤費用,待各受益期內分別攤銷入各對應賬戶
機動車輛保險復及財產保險費肯定是制一次性支付,但通常是一年12個月每個月都要分攤,因此,在支付時,先作為待攤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分別分攤到全年的12個月中,如果是管理部門使用,則分攤到管理費用,如果是車間使用,則分攤到製造費用中。
例如,某年元月份交納管理部門使用車輛保險費4800元、交納某生產車間設備保險費72000元,交納時:
借:待攤費用 —保險費—管理部門 4800
—某車間 72000
貸:銀行存款 76800
當月分攤,管理部門當月分攤 400(4800/12),車間分攤保險費6000(72000/12)
借:管理費用—保險費 400
製造費用—保險費 6000
貸:待攤費用—保險費 6400
㈧ 公司汽車保險費是分期攤銷還是一次做費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2007]512號,內以下簡稱《條例》)第五十八條第容(一)項規定,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由於車輛保險費不屬於使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支出,因此不可以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准予扣除。
《條例》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此,財產保險費用的扣除應遵循權責發生制。
賬務處理請您參看《企業會計准則》或者《企業會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