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理疏導十個方法
1、暗示法
選准最佳時機,有意識地利用語言、動作、回憶、想像以及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物體等對自己實施積極暗示,可以消除負性情緒,減緩心理緊張,使心理保持平靜和愉快。如背誦名人名言、回味成功經歷、精心打扮自己等。
2、換境法
固定的環境會使人逐漸失去興趣,進而引發一些心理問題。適當地變換一下環境,可以刺激人的自信心與進取心。如到遠方旅遊,能夠轉移精力,寄託情感,排解不良情緒帶來的種種困擾。
3、隨境法
這是心理防衛機制中一種心理的合理反應。古人雲:「隨遇而安。」面對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各種各樣的負性生活事件,以一顆隨遇而安的心去對待它們,可以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痛苦,擁有一片寧靜愉快的心靈天地。
4、放鬆法
選擇幽雅的環境,舒適的姿勢,排除雜念,閉目養神,盡量放鬆全身肌肉,採用穩定的、緩慢的深呼吸方法,確有解除精神緊張、壓抑、焦慮、急躁和疲勞的功效。吸氣時雙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過敏性鼻炎症狀吸氣後稍稍屏息一段時間,再緩慢呼氣,全身肌肉呈鬆弛狀態。確定適合自己的頻率來重復呼吸。
5、幽默法
幽默是心理環境的「空調器」。當你受到挫折或處於尷尬緊張的境況時,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維持心態平衡。幽默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它能使沉重的心境變得豁達、開朗。
6、音樂法
當你出現焦慮、抑鬱、緊張等不良心理情緒時不妨聽一聽音樂,做一次心理「按摩」,優美動聽的旋律,可以起到調適心理和轉換情緒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諧,《步步高》的歡快,《秋日私語》的寧靜等,會讓你緊張焦慮的情緒放鬆,心情愉悅。
7、觀賞法
閱讀精彩的圖書,觀賞優美的影視劇,容易喚起愉快的生活體驗,釋放緊張,排解憂郁,驅趕無聊。
8、自嘲法
這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心理防禦機制。在你的事業、愛情、婚姻不盡如人意時,在你無端遭到人身攻擊或不公正的評價而氣惱時,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時,你不妨用阿Q精神勝利法進行自嘲,來調適一下鼻子乾燥怎麼辦你失衡的心理,營造一個豁達、坦然的心理氛圍。
9、宣洩法
心理學家認為,宣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你悲傷抑鬱時不妨向朋友傾訴;也可以進行一項你喜愛的運動;或在空曠的原野上大聲喊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洩積郁。
10、逃避法
這是使心理環境免遭侵蝕的保護膜,在一些非原則性問題上不妨採取逃避措施,假裝「糊塗」,無疑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精神痛苦和心理困惑。有了這層保護膜,會使你處亂不驚,遇煩惱不憂,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對待生活中的緊張事件。
❷ 當國家或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發生糾紛和爭端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解決
第一,改革,自上而下,當局者一定要做出表率。從各方面去解決矛盾,根本上要解決制度的不合理問題。譬如,教育、醫療、選舉等,保證人格的平等。
第二,實行憲政,人權高於一切,人權既不是大棒更不是特色,一系列普世價值要貫穿於各項法律。
第三,從經濟平等著眼,進而找內部深處的社會原因包括文化、宗教、信仰等等。
第四,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用武力去維護正義的底線,記住這是以生命的平等與尊嚴為標準的,超過這個范圍既是非正義的,堅決打破大民族主義的堡壘。
第五,要尊重多數人的選擇,更要保護少數人持有的真理,防止多數人的暴政,消滅少數人的專權。要民主更要共和!
❸ 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都是民族問題嗎
問: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人員進城務工的不斷增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近2000萬。在城市中,一些外來經商的少數民族群眾因不熟悉當地的城市管理政策,與城管執法人員產生了一些糾紛。面對這些糾紛,一些執法人員不知如何是好,總擔心處理不好會產生民族問題。那麼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都是民族問題嗎?答: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的發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級、國家等方面的關系,具有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等特點。現階段我國的民族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迫切要求加快經濟文化的發展。
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與民族問題是有嚴格區別的。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是各民族群眾在經濟社會交往中發生的,往往反映比較單一的經濟、社會、文化問題,事關民族成員的個體或少部分人利益,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在實踐中,不能將涉及少數民族的一般矛盾糾紛說成是民族問題,不能將偶然發生的個別事件看成是普遍存在的民族問題,不能籠統地把某個民族成員的行為等同於一個民族的整體行為。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進,各民族間的交往日益增多,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各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因具體的經濟權益而引起一些矛盾和糾紛;由於在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缺乏了解,容易造成某些誤會和糾紛;一些出版物和互聯網對民族政策和民族關系反映失實,從而引發矛盾和糾紛。
妥善處理涉及少數民族的矛盾糾紛,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必須堅持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原則,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載《中國民族報》2009年10月23)日
❹ 如何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矛盾與糾紛
(一)盡快動員部署,迅速開展工作。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及時成立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工作小組,盡快對該活動作出具體安排部署,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落實工作措施。鄉(鎮)、村領導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親自動員部署,全力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要帶著對少數民族群眾的深厚感情認真解決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工作部署好、組織好、落實好,確保取得實效。同時要分工明確,搞好協調。要充分發揮民族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堅持和完善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建立各有關部門配合支持的民族工作領導機制,定期研究本地民族地區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充分發揮成員單位作用。
(二)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協調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認真負責,精心組織,做好民族團結矛盾糾紛和行政爭議調解工作,集中解決排查出來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建立必要的聯席會議制度,科學整合各方力量,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決突出問題,堅決防止互相推諉、各行其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三)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制度。要把宣傳發動少數民族群眾作為組織開展排查調處工作的重要環節,貫穿工作的始終。要把宣傳發動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深入基層、深入少數民族群眾,面對面地進行宣傳發動,向群眾宣傳開展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意義。
❺ 當國家和或地區之間,民族之間發生糾紛和爭端時,可以採取哪些措施解決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簡稱安理會)是聯合國的6大主要機構之一。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及原則,安理會負有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責任,是唯一有權採取行動的聯合國機構。所以可以向安理會提請解決。聯合國安理會對不同的事務,應用不同的程序,也可能會提交國字法院審理。國際法院具有雙重作用:依照國際法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法律爭端,並就正式認可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咨詢意見。向國際法院提交的案件中的原告和被告都必須是國家。
❻ 如何正確認識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實行的優惠政策
會的。優惠政策也是向特定的人採取的,這樣還是會造成新的不公平的輪回
❼ 家庭糾紛和心理疏導
人的壓力來自於很多方面。從你的敘述中可以看出你母親的言語對你造成了相當大的壓力。一方面,你也對以後分不到財產有擔心,同時,又不想像姐姐一樣虛偽去討好父親。從你的敘述中似乎現在是沒有工作的狀態?如果有自己明確想從事的職業,建議堅持走自己的職業道路。
我能夠理解有自私的親人存在的感受。有時候你無法想像他竟然可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你的經歷與我類似又有不同。以我過往的經驗來看,當你母親發牢騷時,你要傾聽,不要激烈反對,也不要不耐煩。因為她需要情緒宣洩的出口。但對於你個人的想法也要明確表態,不要含糊不清。很多事,不說出口,對方會以自己的理解模式去解釋,這樣往往造成理解錯誤、溝通障礙。
至於財產問題,你是兒子,相信你的父親會給你留有財產。況且你現在還年輕,過幾年結婚生子,相信家庭格局對你財產分配造成的影響因素還會變化。
關鍵是自己生活的愉快,如果早早被這些將來的問題所束縛,以後的家庭矛盾會更加激烈。比如你勉強聽從母親的選擇進父親公司討好他,不僅自己過得不舒坦,幾年後若沒有達成目的,那時的你痛苦將遠勝於現在。
為了目的去做什麼事情,是要承擔風險的;為了他人的目的去做,承擔風險的依然是你自己。做你自己想做的,即使結果不理想,也會成為人生的缺憾美。
希望能夠幫到你
❽ 民族地區最為常見的民間糾紛解決方式
你好,有比酒,摔跤,打鬥單挑等,也有少部分是選擇請族中長輩主持公道,有苗族,藏族,蒙古族等。
❾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為民族問題而困擾,因民族糾紛而導致國家分裂,政局不穩。而我
答案D
新中國成立後,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已經由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轉變為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社會主義時期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❿ 關於民族民事的民族糾紛
建議請律師到看守所會見你哥哥,介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