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律師 有關農村土地、土地證的糾紛問題
您好,對您的回答如下:
有土地證一方是法律認可的所有權人,有權收回土地。
有土地證的一方要賠償你們家的經濟作物費用後方可收回土地。
以上回答希望能夠幫到您。
② 農村村民之間土地糾紛問題,調解不成該如何解決
你可以私下協商,或者發起公訴進行法律介入。
土地確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以作出處理決定的人民政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2003年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17號公布,根據2010年11月30日《國土資源部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國土資源部令第49號)修正,將第二十條的「徵用」改為 「徵收」。)
第一條 為依法、公正、及時地做好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爭議。
第三條 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第五條 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2)農土地證糾紛案件擴展閱讀:
土地糾紛解決其他渠道:
1.村委會辦公室、醫療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和公共設施用地、鄉鎮企業用地及其他經依法批准用於非住宅建設的集體土地,應當依法進行確權登記發證,確認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將集體土地使用權依法確認到每個權利主體。凡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的單位或個人應申請確權登記。
2.運用土地確權原則和方法,確定實踐中具體土地權利的類型、性質、主體、客體,以及權利內容等。
3.掌握土地權屬爭議的類型、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中規定的處理方式、處理機關、處理程序;運用有關土地權屬爭議調處的規定,對具體爭議案件提出處理方式和程序。
4.運用土地確權和爭議調處法律、政策,針對具體爭議案例進行分析,提出處理意見。
各地要從機構建設、隊伍建設、經費保障、規范程序等各方面,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土地權屬爭議調處機制,妥善處理農村集體土地權屬爭議。
如果調解不成,到縣土地局地籍科提起《土地權屬爭議調查申請書》,這樣由縣土地局對土地權屬進行調查,會給書面結果,對結果不服,可以向縣政府提起行政復議或是提起訴訟。這是正規的法律途徑。
參考資料:網路-土地權屬爭議
③ 怎樣打農村土地官司
第一,充分收集和准備有利於自己的證據,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分地記錄、證人證言等。
第二,可以讓村委會、鄉鎮出面調解,調解過的文書、記錄、證明,都可以作為打官司時的證據。
第三,需要先去農村土地糾紛仲裁機構仲裁。這種機構一般設在縣農村經濟工作管理站,簡稱農經站。
第四,如果協商、調解不成,就去法院起訴,遞交民事起訴狀。如果需要律師幫助,可以到當地的司法局找法律援助律師,律師免費代理訴訟。立案後會通知交納訴訟費,然後就等著開庭。
④ 農村土地糾紛,我家有土地證的
農村土地糾紛,我家有土地證,如果你有土地證的話,那就不存在糾紛了,因為按照你土地證上的面積完全都是屬於你的。
⑤ 土地證糾紛
土地證是由地方人民政府頒發的,證明持證人對一定面積的土地享有所有權或使用權回的書答面文件,是持證人享有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的法律憑證。五十年初期,我國完成土地改革後,人民政府曾在農村給分得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所有權證;在城市郊區給分到國有土地的農民頒發過土地使用證。後經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民的私有土地變為集體的公有土地,城市郊區農民使用的國有土地也由集體統一使用。土地證失去意義和作用。為加強土地管理,維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1986年頒布,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全民所有制單位及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和使用權。
⑥ 農村集體土地證宅基地糾紛
如此房屋是爺爺奶奶建造,屬於其遺產,老人在世時對其財產有處分權,有證據贈與給你的,他人無權分割。
⑦ 農村土地糾紛
如果是土地使用權糾紛,應先經過行政復議,不服再通過司法訴訟程序,你所說的糾紛其實為你戶的承包地的承包經營權糾紛,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一條,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院應該受理,要求你撤訴是不合法的,你可以向中院上訴。
⑧ 農民有了土地證土地發生糾紛I怎麼辦
土地法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嚴格按照土地法使用詞彙,不是糾紛,還是說爭議比較合適。
⑨ 農村土地糾紛問題
在農村土地屬集體所有,你說解放後沒有被土改,也沒有辦理土地證是沒有根據的。
如果是你近宅之地,可能是宅基地,你必須找到依據,不然就交集體所有。糾紛到法院按誰主張誰舉證,也需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