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法人、股東或者合夥人能否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答: 企業法人、股東或者合夥人不能與其他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祝學業有成
步步高升
B. 公司股東需要簽勞動合同嗎
股東只是公司的投資者,不同於公司的員工,如果你計劃在你投資的公司工作,在該公司領取薪酬,由該公司幫你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你就需要與該公司簽署勞動合同。如果你僅僅是作為投資者投資該公司,並非該公司的員工,就不需要與該公司簽署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系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署,建立在勞動關系的基礎上,與投資關系無關。
C. 姜律師:請問股東在投資的公司上班,股東與公司是勞動關系還是其他關系,或者是同時並存,這樣處理勞動糾紛
你好
1對公司出資成為公司的股東,分享公司的收益.此時,股東與公司是一種投資關系.
而當股東在所投資的公司上班時,與公司存在著勞動關系.應該說是兩種不同的關系並存,互不影響.
2.當出現勞動糾紛時,是該股東與公司之間因勞動糾紛發生的爭議,因適用<<勞動合同法>>以及<<勞動法>>,可以與公司協商解決爭議,可和解,可仲裁,仲裁不成可訴訟.
3.因股東這一身份對公司的管理認為存在問題等,是以股東的身份向公司的管理層一般為董事會或監事會反映情況,提出異議,需求解決.不成時,可以向法院股東派生訴訟.(提起派生訴訟的要求的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就行,而對股份公司要求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百分之一以上的股東).
D. 既是股東又是員工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具有股東和員工雙重身份,作為公司運營,適用公司法;作為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是勞動法的子法,同樣適用。
E. 股東需要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嗎
勞動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正當權益,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體現,如勞動合同書、能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其他書面文件等。公司股東既是公司的投資人,也可能成為公司的勞動者,如果股東會對股東作為公司勞動者的工資及勞動權益有書面約定,可以視為已經簽訂了勞動合同。
F. 公司法人代表是父親股東是兒子勞動合同糾紛案判決後是否都是被執行人
勞動糾紛是和公司之間的糾紛,與股東和法定代表人無關、
G. 創始股東需要與公司簽勞動合同嗎
股東不用簽訂勞動合同,除非是員工。
但是股東和員工兩個身份,其中以員工身份,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後,明確各自權利和義務的協議,也是勞動爭議發生後處理爭議的重要依據。因此,在簽訂合同前,勞動者至少應具備以下三方面的常識:
1、提前准備。在勞動合同訂立前7天,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合同文本,一邊對合同文本內容又充分的了解,特別是對於雙方協商約定的條款,尤應引起高度重視。
2、把握內容。從全面保護個人利益出發,應盡量了解《勞動法》的內容,這一點雖然對大眾來說又很大的難度,但從合同本身出發,應清楚勞動合同的條款要包括兩部分:一是法律規定的條款,包括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應負的責任共7方面的內容;二是雙方認為有必要明確約定的條款,應明確寫明。
3、重點了解。在把握合同條款的基礎上,還應該清楚了解事關自身利益的兩部分內容。
一是在什麼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獲得經濟補償以及補償標准。關於這一點,《勞動法》列出了7項內容,可向勞動部門查詢。
勞動合同簽訂後,還應積極做好善後工作。明目張膽的不公正合同比較好防範,即使在簽訂比較正規的合同時,也要洞察蛛絲馬跡,以防上當。
1、附加條款要看清。在聘用合同中,一般都是會有一些附加條款的,求職者在簽訂前一定要讓企業拿出原文,仔細審看無異議後,還要蓋章留存,作為依據。要認真檢查有無遺漏的約定事項或者附加說明,需要立即補齊的絕對不可拖延。
2、當面簽字,蓋章不可少。求職者拿到合同,應該讓企業及其負責人同自己一起當面簽字蓋章,以防某些企業利用先後簽字的時間在合同上做手腳(更改數字、時間等)。同時,仔細鑒定單位所蓋公章,看其是否與自己即將進入的單位一致。因為事後往往發現,在同一法人單位下,會存在許多分公司、下屬單位或營業部門,不少勞動者是不願意進入所有的部門的。
3、數字一定要大寫。合同簽字後,有些企業會抓住時間空隙,將合同上的數字更改讓求職者吃啞巴虧,所以,求職者在簽訂合同涉及數字時,一定要用大寫漢字。
4、合同生效的條件和時間。有些合同需要登記才能生效,而時間涉及權益期限和合同續簽等問題,這些都需要予以充分的注意。
另外,要注意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和附加條件(如簽證、登記);合同至少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妥善保管;雙方在簽訂時如有糾紛,應通過合法方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