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旅遊局投訴電話多少
各地的旅遊局都有網站,上面都有接待或者是投訴電話,旅遊局是沒有專門的客服的。
國家旅遊局
受理時間:8:30-12:0014:30-17:00
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傳 真:(010)65122096
地 址:北京市建國門內大街甲9號
郵 編:100740
B. 我出去旅遊被坑了,怎麼投訴!
旅遊投訴受理程序
一、遞交投訴狀。 投訴者應當向旅遊質監所遞交投訴狀,投訴狀應當寫明下列事項:
1、被投訴旅行社的名稱、導游姓名;
2、請求人的姓名、性別、國籍、職業、年齡及團隊名稱、地址、聯系電話;
3、賠償請求和根據的事實、理由與證據;
4、旅遊合同及有關費用憑證。
二、受理投訴。質監所接到投訴狀,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及時作出受理決定;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在接到投訴狀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通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或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三、質監所作出受理決定後,應當及時將《旅遊投訴受理通知書》送達被投訴旅行社。被投訴旅行社在接到通知書後,應在30日內作出情況說明的書面答復,質監所對其真實性進行審查。在此期間,雙方當事人可自行協商解決糾紛,但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將有關和解情況報送質監所。協商成功,遊客接受旅行社的處理方案,質監所結案。
四、核實案情。對協商不成的案件,質監所向雙方展開調查,核實案情,召集當事人雙方進行質證、調解。調解成功,雙方接受質監所的協調方案,質監所結案。
五、處理決定
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機構處理投訴案件,能夠調解的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終止調解。在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在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旅遊投訴處理決定書》在15日內通知投訴者和被投訴者,並載明投訴者或被投訴者如若不服處理決定,在接到《旅遊投訴處理決定書》15日內可以向處理機構的上一級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申訴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六、投訴、受理時效
向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機構請求保護合法權益的投訴時效為90天。投訴時效從投訴者受侵害事實發生或應當知道受侵害時計算。受理投訴案件,應當自受理之日起90天內處理終結。有特殊原因的,經上級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可以延長30日。
C. 遊客投訴旅遊去到哪裡投訴最有效
去你們報名的
旅行社,如果他不受理或者*縱容的
話那麼你就可以找你們當地的
12315投訴就可以了。。。
D. 旅遊投訴應該打什麼電話
各地旅遊局都公布過投訴電話,可以打當地的114查號台查詢,也可以向國家旅遊局已開通的「我要投訴舉報」平台和「12301」服務熱線投訴。
E. 旅遊局有哪些部門請問旅遊局接受投訴嗎
朋友你好。
旅遊局有很多部門和其他的局是一樣的。
他們接受投訴。如果你在旅行當中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向旅遊局投訴。
F. 現在雲南旅遊去哪投訴舉報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64608315 96927
昆明市旅發委——0871-63163620(咨)/63164961(投)
楚雄州旅發委——0878-3138655(咨)/3122440(投)
玉溪市旅發委——0877-2067406(咨)/2007403(投)
昭通市旅發委——0870-2123079(咨、投)
曲靖市旅發委——0874-3122424(咨、投)
文山州旅發委——0876-2151551(咨)/2151632(投)
普洱市旅發委——0879-2134847(咨)/2145370(投)
紅河州旅發委——0873-3732272(咨)/2137291(投)
臨滄市旅發委——0883-2127788(咨)/2140003(投)
麗江市旅發委——0888-5123432(咨、投)
大理州旅發委——0872-2316784(咨)/2121246(投)
怒江州旅發委——0886-3624247(咨、投)
德宏州旅發委——0692-2104169(咨)/2137927(投)
保山市旅遊局——0875-2122590(咨)/2122583(投)
西雙版納旅發委——0691-2129850(咨)/2122232(投)
迪慶州旅發委——0887-8226555(咨)/8231460(投)
網路好奇旅遊,純玩無購.物的旅遊
G. 旅遊投訴找哪個部門
找工商局的消協。
H. 哪些問題可以投訴到旅遊局
這個問題比較大。比如旅行社沒有履行旅遊合同,旅遊服務質量問題,旅遊景區管理混亂問題,旅遊景區亂收費問題,旅遊中強買強賣問題。總之,旅行中認為不合理不爽的問題都可以投訴。投訴既要受理恢復。當然,投訴並不是都有占理,都合理,接受投訴後旅遊局會調查得出結論。
希望採納。
I. 請問旅遊應該打哪個電話投訴
1 撥打114問當地旅遊局的投訴電話
2 撥打全國消協的投訴電話
J. 一般旅遊投訴在哪裡投訴比較好,旅遊局投訴管不管啊
旅遊投訴最好是到旅遊管理部門的專門機構,一般是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各級旅遊內質監所是旅遊容投訴調解處理的主體。只要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就一定能夠得到支持和幫助~~
針對某些人提出的媒體曝光的建議,我從根本上不提倡:
一、媒體不是解決投訴的部門,雖然可以起到監督、警示和教育作用,但對於已經發生的投訴,媒體缺少一定的強制手段和強制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容易造成矛盾進一步激化。
二、選擇媒體曝光的投訴者,從根本上說,解決投訴的誠意不大,泄私憤的味道很濃~也有擴大影響、給被投訴人施加壓力、多爭取賠償的圖謀。
三、即使媒體打算報道相關問題,也會同時采訪被投訴人,由雙方陳述自己的理由,一般還會采訪監管部門或者法律專家的意見,由讀者去評說對錯。所以,曝光了,並一定就等於被投訴人錯了!
建議還是通過正規渠道,解決問題為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