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神病人給他人造成損害由誰承擔賠償責任
他的監護人應該是其兄弟姐妹,他們都不願意擔當的,由法院去指定。他造成的損失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㈡ 關於精神病患者損壞了東西該找誰賠償
由於精神病人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故不能承擔民事責任,對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造成的損害首先從侵權人自身的財產賠償,侵權人沒有財產的,由其監護人賠償。
您可以找其監護人協商交涉,若無果則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㈢ 精神病人侵權誰來賠 精神病傷人要不要承擔責任
法律規定精神病人侵權行為有他的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㈣ 精神病人侵權責任
精神病人侵權責任:
由於精神病人的侵害行為導致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並不是一例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主要看其病情是否造成其對自己的行為不能理解,並預見相應的行為後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法律屬於稱為「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屬前者是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其行為後果由監護人承擔,屬後者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如行為時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則有監護人承擔責任。因此精神病人的民事責任不完全象老百姓認為的完全不負責任,它是有條件的。同時在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下,也存在例外,即當行為人(精神病人)有財產但不足以全部賠償時,如監護人是單位,則監護人免責。如監護人是《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序列中的自然人時,監護人需承擔行為人財產不足部分的賠償責任。本案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侵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的,死亡賠償金即包含了精神撫慰金,受害方不能在死亡賠償金之外另行要求精神撫慰金。
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上述刑法規定可以看出,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進行刑事處罰,既不同於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於完全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㈤ 無監護人的精神病人侵權,誰承擔責任誰當被告怎樣制訂法定代理人
【監護人】《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㈥ 在民事糾紛中,精神病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應該怎麼賠償
精神病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應該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㈦ 精神病人撞了人要負責賠付嗎'
精神病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損害後果的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㈧ 正常人打了精神病人 可以索賠嗎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的原則,要求打人者承擔法律賠償責任,就要求你弟弟的傷或者死亡和打人者的打人行為有直接因果關系,既然你說和打人者沒有關系,那他就不用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㈨ 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受到人生傷害由誰賠償
根據《民通意見》第160條,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精神病院有過錯的,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
強調三點:①2004年以後,學校等教育機構的責任加重了(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但精神病院的責任依然故我,沒有加重。
②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病人致人損害或者遭受損害的,精神病院無過錯則無責任,精神病院有過錯的,承擔適當的責任。所謂「適當」,就是可以承擔不與損害相當的責任。法律 教育 網
③當然,若精神病人因精神病院以外的第三人遭受人身損害,可以依照《侵權責任法》第37條第二款,精神病院有過錯的,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補充責任。
㈩ 精神病人損壞別人財物需要賠償嗎
不需要賠償。由其監護人負責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