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後投資理財問題
LZ每月可以盈餘700元左右
建議那家裡給的200元作為日常開銷
五千元要留有一千左右的活動資金備用(雜費支出)
其餘4000遠可以進行投資
股票市場最近不緊氣 LZ沒有把握建議不要入市 有把握有時間適當投入 小玩玩 不要玩大(股市目前風險太大)
現在利息上升 建議2000儲蓄(畢竟這個最保險)
其餘2000可以買買非指數型基金 這個受大盤影響小 或者基金定投 不用多 就每月投入幾百 收益還是不錯的 我2萬元定投3個月賺大概700多 比較穩定
㈡ 理財產品有糾紛怎麼辦
想要維權,必須證明自己當初被誤導了,一切都需要證據。
錄音錄像。因為很少有人在買理財產品時會特意錄音,一般情況下是拿不出這種證據的,事實上,由於大多數誤導發生在銀行,所以多半會被監控錄像拍到,聲音則有可能一起錄下,遺憾的是,如果沒有立案的話,銀行一般會拒絕提供監控錄像。然而,一旦擁有這種證據,形勢立刻就會逆轉,作為一種預防措施是非常合適的。
其他記錄。如果實在沒有錄音,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果保留了購買產品時的相關文件,比如宣傳頁或利益演示之類,或許可以通過當初留下的筆跡證明銷售人員描述過的一些內容,但這種證據同樣難以找到。
是否被代簽字?某些金融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不僅需要一個簽名而已,還需要客戶簽署表示了解風險或其他內容的文件,比如保險產品會要求客戶親筆在合同中書寫「了解收益是不確定的」這樣一段文字,而誤導你的銷售人員很有可能並未讓你書寫,那麼情況一定是你被代簽字了。這時可以主張自己並未被銷售人員提示過風險,當代簽字被確認之後,事情就好辦了。這個道理適用於其他「該有的東西卻沒有」這類情況。
電話回訪也有錄音。買了保險產品除了要額外寫一段話,在猶豫期內保險公司還會進行電話回訪,從而了解你是否真的知道相關風險,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對回訪電話都是敷衍了事,對方說什麼都是「嗯」的回答,由於回訪電話都有錄音,反而成為對自己不利的證據。但有一種情況另當別論,即回訪電話本身就有違規問題,比如並沒有明確告知風險。
㈢ 投資理財法律糾紛!!!
你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前提是你不是以欺詐方式讓客戶購買理財產品,並且客戶手上沒有與你對話交談對你不利的錄音視頻證據,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准則。
㈣ 80後怎樣理財
實際上樓主已經在理財了 通過出租房屋也是理財哦 如果還有比較多的空閑資金除了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儲蓄外 可拿出部分資金投資股票 或基金等一些 收益較高但同時具有一定風險的品種 如果樓主比較擔心風險 選擇一些債券 或者 集合資產理財品種 也未嘗不可
㈤ 80後的理財觀念
據我所知80後的一般沒什麼理財觀念.大多是把錢放在銀行.我想除了放一部分錢在銀行應急用以外還要適量買點保險和基金.
㈥ 80後應該如何理財呢
(招商銀行)招商銀行理財產品購買根據自身投資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資金流動性等綜合考慮,您可以進入招行主頁,點擊「理財產品」-「個人理財產品」-「搜索」,分類您需要的產品信息。
如需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請到招行網點或直接聯系客戶經理嘗試了解。【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㈦ 關於80後理財!
那年收入就是三十萬,如果想過得輕松一點,就租房買個車,但是車的折損很大,而且燒錢,但能為你帶來面子和生活的質量,如果想累點就買套大房子,你們的實力完全可以,房子可以保值,如果你買理財產品可以選擇投資黃金,股票和基金不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