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業主與物業公司和糾紛案
物業公司沒有盡到服務,業主並不能不繳所有的物業費,畢竟物業公司還是提供了一定的服務,但由於公司服務不到位,物業費也可以打折支付。不過,服務是個復雜的體系,究竟打多少折可通過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通過專門的價格評估部門來測算。而目前市場上一般的估價公司光服務費就要2萬元起,這對很多金額並不是很大的物業費來說並不合算。目前物業公司服務還有很多爭議的時候,確實需要這樣的機構專門解決此類糾紛,減低法庭訴訟的時間和精力成本
Ⅱ 裝修公司與物業之間的糾紛
直接報警,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Ⅲ 物業針對業主違規裝修有沒有權利制止該怎樣制止
物業針對業主違規裝修有權利制止。物業沒有執法權,可以採用告知、勸阻和報告的方式進行制止。
根據現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物業管理單位應當按照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實施管理,發現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改變房屋主體結構或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拆、改、搭建臨時設施的,應當立即制止;已造成事實後果或者拒不改正的,應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對裝修人或者裝飾裝修企業違反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協議的,追究違約責任。即業主違規、違法裝修的行為,物業公司進行制止既是其權利,也是其義務。
(3)業主因裝修與物業管理公司糾紛擴展閱讀:
案列:業主王某在自己室內衛生間的東牆開窗,將厚厚的外牆打穿。物業公司多次上門加以阻止,衛某不聽勸阻,繼續施工,致使16層到底層牆面被泥漿污染。
物業服務企業除採用告知、勸阻和報告的方式處理外,還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物業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業主違反物業服務合同或者法律、法規、管理規約,實施妨害物業服務與管理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請求業主承擔恢復原狀、停止侵害、排除妨害等相應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定,拆除牆上窗戶,恢復原狀、清洗牆面污染等事項,對違規業主進行訴訟。
Ⅳ 裝修與物業產生糾紛怎樣維權
按照前期業主與物業簽訂的裝修管理合同執行,如果有缺陷可以去物業公司反映,希望從大局的思想去看待裝修的問題前期必經人多事多復雜。
Ⅳ 物業對於裝修造成的鄰里糾紛有什麼職責
物業對於裝修復造成的鄰里制糾紛可以調解,沒有執行的職責;
物業與業主存在一個服務合同關系,地位平等;
物業服務合同是指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委員會訂立的,規定由物業服務企業提供對房屋及其配套設備、設施和相關場地進行專業化維修、養護、管理以及維護相關區域內環境衛生和公共秩序,由業主支付報酬的服務合同。
Ⅵ 批裝修許可時和物業產生的糾紛由什麼部門解決
樓主說的有些道理,這主要是物業公司監管不嚴造成.不過改動承重牆確實是意見非常危險的事情,輕點講會影響整樓的使用壽命以及抗震性能等,嚴重一點將會隨時引起大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嚴禁修改承重牆是每個物業公司必須監守的一個原則.不客氣講,如果物業公司連承重牆都管不了,沒有資格稱為物業公司.這主要還是為業主考慮,希望業主能夠理解.
針對樓主的問題,可以需要到物業咨詢,為什麼樓上可以而你不可以,如果你不可以,是否可以說樓上是非法裝修,是否可以說一定要讓樓上恢復原樣,否則一樣會對你的安全造成影響.
Ⅶ 業主與物業公司裝修期間關於防盜網的架設糾紛
物管公司沒擺正自己抄位置,不是小區業主的管理者,而應當是小區業主的服務者。你在自家范圍內安裝防盜網,只要沒有對他人造成安全影響,物管公司無權干涉。你可以找小區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反映解決。另外物管公司損壞防盜網屬於侵犯你的財產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Ⅷ 物業裝修協議糾紛
這個容易解決。
1。按合同簽署的一般常識,對於一些增補的內容(比如出現在回列印稿件答中的手寫部分)需要專門加註蓋章,否則無法說明已經能夠體現各方能夠在充分了解前提下達成共識的意願表達。
2。對於一些明顯違反相關法規或管理規約的約定,哪怕已達成協議,該些內容條款都不具備有效性;
3。關於單元裝修協議,參考相關範本,主要是約定各方服務內容和裝修守則。涉及裝修范圍和內容,應由物業審圖意見及裝修批復中體現;
4。建議可以先期書面告知該協議另外兩方,鑒於該協議中的部分內容有違物業管理行業操作規范和責任范圍,並不是貴公司真實意思的表達,特此申明不予認可,並且保留屆時糾正業主違章的行為權力。
沒大關系,大不了只是承認沒看清楚,出了點小錯。但總不能讓物業一錯再錯吧。。。
Ⅸ 物業公司能否起訴業主違約裝修
小區業主違約裝修、違章搭建是新建商品房小區管理的頑症。物業公司能否作為原告向法院起訴這些業主,能否在訴訟中獲得法院支持,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一個難題。筆者認為,該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視物業管理具體處於哪個階段而定。
在前期物業管理中,物業公司可以原告身份起訴違約裝修的業主。某物業公司管理的一個小區,業主違反進戶時簽訂的《住宅使用公約》中明文禁止的行為,擅自用無框玻璃窗封了自家陽台。物業管理公司再三做工作無效,只得以原告身份起訴至法院。案子從簡易庭打到合議庭,經過三次庭審,物業公司終獲法院支持。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關於處理物業管理訴訟的解答中,對前期物業管理期間,部分業主違反住宅使用公約,物業管理公司提起訴訟持肯定態度。
在小區業委會成立後,情況就不同了。某物業公司管理的一個小區,業主違反進戶時簽署的《住宅使用公約》中明文禁止的行為,擅自用無框玻璃窗封閉了陽台,物業公司以原告身份起訴到法院卻被駁回。業主(被告)代理人的依據是,《上海市居住物業管理條例》第48條的「兩個終止」,即「住宅使用公約至業主大會或者業主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業主公約生效時終止。前期物業管理服務合同至業主委員會與其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的物業管理服務合同生效時終止」。既然物業公司與業主在前期簽訂的住宅使用公約隨著業主大會或者業主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業主公約生效而終止,那麼,物業公司再以原告身份起訴法院,被駁回當然就不可避免。
在業委會成立後,物業公司如要對違約裝修的業主提起訴訟,只能以特定業主違反業主大會通過的《業主公約》中明文禁止的行為,並以業主委員會的名義。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處理物業管理訴訟的解答中明確,在業主委員會成立後,對部分業主實施了違反業主公約的行為的,業主委員會可以以違反業主公約為由,對特定的業主提起民事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如業主違約裝修、違章搭建等行為在《業主公約》中沒有明確的約定,提起訴訟還得徵求小區全體業主的表決同意,否則難以獲得法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