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案件在何種情況下可以中止審理問題的批復
一方當事人死亡後,其
訴訟權利能力
自然終止,只有死亡當事人的繼承人參加訴訟,訴訟程序才能繼續進行。但確定繼承人有時很復雜,甚至會發生爭議,如果確定繼承人需要一定時間,應當中止訴訟。如果繼承人能即時參加訴訟,承擔訴訟權利義務,可以不中止訴訟。
2.一方當事人喪失
訴訟行為能力
,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當事人無訴訟行為能力就不能親自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精神失常,不能正確表達意志,就喪失了訴訟行為能力,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訴訟。如果法定代理人的確定需要一定時間,不能立即參加訴訟,應當中止訴訟。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一方當事人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合並、撤銷、解散等原因終止,要求其權利義務承受人承擔訴訟,承受人沒有確定前,應當中止訴訟。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洪水、地震等),或者其他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重病、工傷、交通事故等)發生,不能參加訴訟的,應當中止訴訟。如果不可抗拒的事由,不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證明。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審判實踐中,有的民事案件非常復雜,案件之間的法律關系或者法律事實互相有牽連,一個案件的事實認定或者法律適用,要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如果不等另一案審結而急於裁判,可能出現案件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出現相互矛盾的判決的情況,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徹底解決糾紛,有損於法律的嚴肅性。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中止訴訟。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還可能有其他需要中止訴訟的情況。比如,當事人參軍或者調動工作後,還不知道其新的住所地。
中止訴訟應當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中止訴訟的裁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並加蓋人民法院印章。中止訴訟的裁定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當事人不得上訴,不得申請復議。中止訴訟的裁定的效力表現為,除了已經作出的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的裁定需要繼續執行的以外,一切屬於本案訴訟程序的活動一律停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程序,自訴訟程序恢復之日,中止訴訟的裁定自行失效。訴訟程序恢復後,原來進行的一切訴訟行為繼續有效,並對訴訟承擔人有約束力。
2. 商標無效宣告中,商標侵權訴訟可否應該中止
這是肯定的,如果商標無效還在確認中,可以以此要求中止審理,待其商標效力確認後再恢復審理。
3. 這樣的案,法院會中止案件審理嗎
法院應該會中止審理的。畢竟你的商標侵權案是以你的商標專有權為基礎的,對方提出商標爭議會影響到你的商標權,法院肯定會等這邊處理結果出來後在繼續審理的。
4. 行政訴訟中的引證商標撤三訴訟中止
行政訴訟訴訟中止,訴訟中止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因出現某種原因而訴訟暫時停止,待原因消除後訴訟繼續進行的制度。行政訴訟中的訴訟中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
(6)案件的審判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
(7)其一也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關於審理時限的問題:《行政訴訟法》與《最高法院解釋》關於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審理期限是這樣規定的: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3個月內作出第一 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直接報請高級人民法院批准,同時報中級人民法院備案。人民法院審 理第二審行政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 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但是,鑒定、處理管轄爭議或者異議以及中止訴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綜上,實踐的過程中,涉及到商標的行政案件的處理完全可以等待撤三結果的裁定,再作出判決。
5. 撤銷商標裁定出來前,商標侵權訴訟是否中止
等結果出來後再來審吧。」這個自說法100%不成立。
如果他是合理合法的申請下來的.就算你提出要撤消他的商標,成功率幾乎為0.況且在撤銷商標的最終裁定出來前,該商標視為注冊商標」
我給你看一個案子.更為祥細,怎麼一步一步打的關司,網路能搜到,希望從中能悟到一些什麼!!!
近日,僵持3年多的杭州上島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杭州公司)及陳文敏訴上海咖啡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公司)「上島及圖」商標侵權糾紛案的爭議雙方已經正式簽署和解協議,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都相應終止,整個和解程序預計在3個月內完成。本次和解由上海公司提出,根據協議,擁有上島商標圖案著作權台灣人陳文敏擁有浙江地區上島咖啡的經營權,陳文敏明確授權該商標給上海公司。杭州公司將申請國家商評委撤銷此前作出的有關對上海上島商標撤銷的裁定,而上海公司也將撤回對國家商評委的起訴。據了解,雖然這場侵權糾紛最終將以和解收場,但是已變更為「兩岸咖啡」的杭州公司表示並不打算再使用「上島及圖」商標,而是專心發展「兩岸咖啡」品牌。
6. 如何把握商標侵權案件中止查處制度
第一,對於涉案商標的權屬存在爭議的,是否必須中止商標侵權案件的查處。
我國現行商標法第六十二條第二款賦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符合法定情形的商標侵權案件決定中止案件查處的裁量權,所用措辭是「可以中止」而非「應當(或必須)中止」。即出現商標權屬存在爭議或者權利人同時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的情形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並非當然、必須中止查處商標侵權案件,而應根據個案情況判斷涉案商標權屬糾紛、商標侵權民事訴訟可能出現的最終裁決結果,進而對案件的行政執法風險作出判斷,據此裁量是否需要中止商標侵權案件的查處。相關裁量同樣應當有理有據,不能恣意裁量。若被控侵權人或其他相關人申請撤銷或宣告涉案商標無效的理由明顯不合情理、不充分、不成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便無需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若申請撤銷或宣告涉案商標無效的理由充分,或者涉案商標的權屬判歸被控侵權人或其利益相關人的可能性更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宜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以免被控侵權人遭受難以彌補或者不必要的損害,盡量防範行政執法風險。若針對涉案商標的無效宣告請求尚未被商評委受理,相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便決定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的,則涉嫌構成恣意裁量甚至濫用職權。
第二,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的決定有異議的,商標權利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如何應對。
首先,應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溝通,圍繞己方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被控侵權人構成商標侵權,盡力充分提供證據、闡述理由,努力爭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認可和支持,努力消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其執法風險的擔憂。必要時,商標權利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考慮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供擔保,若己方在涉案商標權屬糾紛裁決中敗訴並導致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執法錯誤的,承諾承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能被請求的行政賠償責任。
其次,若經溝通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仍以涉案商標的權屬存在爭議為由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而己方有充分理由保住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建議商標權利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依法及時提起商標侵權民事訴訟,及時藉助民事審判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以此督促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重啟行政執法程序及時查處侵權行為。
另外,若經溝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仍以涉案商標的權屬存在爭議為由中止商標侵權案件查處,且他人申請無效宣告的理由明顯不合情理、明顯不充分或明顯不成立的,商標權利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也可考慮對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中止查處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實踐中,對於涉案商標被啟動撤銷或無效宣告程序的,人民法院對商標侵權民事案件並非當然地中止訴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06年《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京高法發[2006]68號)第三十六條中指出:「在商標侵權案件中,被告向國家商標行政主管機關請求撤銷原告主張權利的注冊商標的,一般不中止訴訟。但被告依據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請求撤銷該注冊商標,並有充分的證據或者理由否定該注冊商標的效力的,可以中止訴訟。」
7. 查處商標侵權案件,遇什麼情況中止
被投訴人在被查處過程中以注冊不當為由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請求撤銷投訴人注冊商標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中止處理,但被投訴人應當提供相應的經濟擔保。
一般來講,中止處理需要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在被查處過程中提出注冊不當請求。如果在查處前提出,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侵權的投訴不予受理;如果在查處後提出,且處理決定已得到執行,則不產生中止問題。
第二.商標評審委員會已受理,並有書面通知。
第三.是否中止,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視情況決定。關於注冊不當情形,《商標法》第四十一條和(商標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已有規定。一般來說,如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為撤銷的可能性較大的,可以中止處理,反之,也可以不中止處理。
第四.中止處理應當提供相應的經濟擔保。經濟擔保的目的,是為了便利以後對案件的處理和執行。經濟擔保的方式,主要是金錢,還可以是其他動產和不動產,如交通工具、房地產等。經濟擔保的價值,要與被認定為商標侵權時需承擔的行政法律責任和民事賠償責任的數額相當。如果被投訴人提供了相應的經濟擔保,被封存的物品應當發還;如果投訴人提供了相應的經濟反擔保,可以不發還被封存的物品,並可以不中止處理。值得指出的是,商標評審委員會作出駁回注冊不當請求的裁定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恢復對案件的查處。
8. 案件「中止審理」與「終止審理」有什麼不同
終止指結束歸檔,不再繼續,中止指暫時停止,但是案件沒有結束
9. 被起訴商標侵權怎麼辦
首先,收到的起訴有兩種:
第一種是非法院傳票,而是其他主體以電子郵件或其他形式告知侵權。遇到這種情況,多數屬於詐騙或惡性競爭(當然也有可能確實侵權)。這時需要先辨別一下對方是否對商標該類目擁有所有權,如果沒有可以置之不理。如果確實存在侵權行為,對方又沒有通過法院處理,多半是私了目的,企業只需耐心協商便可。
第二種是法院傳票。這種情況下起訴方已經確定您的侵權行為,且給對方造成了或多或少消極影響。遇到這種情況,維權人小智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一、起訴主體是否合格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商標侵權訴訟原告應當是《商標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注冊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所以,先辨別原告是否為該商標持有人或厲害關系人,如果不是,您可以通過法院對原告提出抗辯。
二、原告商標是否連續使用三年
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注冊商標專用權人不能證明此前三年內實際使用過該注冊商標,也不能證明因侵權行為受到其他損失的,被控侵權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你只需要了解並證明對方對爭議商標的使用時長,最近三年是否使用。如果對方未使用,你是沒有任何法律責任的。
三、原告商標是否為通用名
《商標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注冊商標中含有的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的地名,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所以,如果您使用的商標為通用名,不具備顯著性特徵,對方是無權禁止使用的。
四、訴訟時效判斷
商標法規定,在商標等有效期間內,權利人己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侵權行為超過兩年,權利人再提起訴訟的(包括侵權行為直持續進行發和超過兩年中斷後又實施侵權行為的情形),只要權利人提起訴訟時,侵權行為正在進行或者不超過兩年,法律應當保護。如果訴訟時效超過規定,可以作為抗辯理由。
五、確定原告商標注冊時間
《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如果您所經營的品牌時間較長,由於某些原因而忽略了對該品牌商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