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工作糾紛打架受傷

工作糾紛打架受傷

發布時間:2021-08-08 05:18:14

① 上班時間,員工打架,造成受傷,作為公司該如何處理

② 在工作中打架斗毆致傷的算不算工傷

員工打架是否可認定工傷,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

如果屬於履行職責遭受人身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如果是因為工作以外的原因發生廝打,則不屬於工傷。

所以,如果是在工作過程中,因為其他個人原因而導致雙方爭吵,並受到傷害的,並不屬於因工作原因導致的傷害,不能認定為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工傷賠償項目

(一)治(醫)療費。治療工傷所需費用必須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准報銷。

(四)康復治療費。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五)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六)停工留薪期工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七)生活護理費。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八)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是根據工傷職員傷殘等級確定,不同等級,賠償標准不同。具體如下: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九)傷殘津貼。職工被評定為一到四級傷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十)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十一)喪葬補助金。職工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十二)供養親屬撫恤金。職工因工死亡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十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③ 員工在上班時間與人發生沖突造成對方受傷,單位承擔責任嗎

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關鍵,在於員工是否產生工傷。但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員工在上班時間打架不一定全是工傷,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因打架受傷認定為工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等。

因此,公司是否要承擔員工的工傷醫療費,關鍵在於雙方打架的原因,是否與被害人的本職工作有關系。每個員工在單位上班都有明確的工作內容,如果打架的原因和被害人的工作內容無關,則打架受傷就不能認定為工傷。

如因雙方平時的個人恩怨,或者因其他原因的私人報復而引起的打架致傷殘等,是不能認定為工傷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綜上,公司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需結合兩位員工打架的原因分析,受傷員工可以要求另一方承擔人身損害賠償;如打架與工作內容相關,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否則,公司不承擔責任,還可以依據公司規章制度對員工進行處理。沒有認定工傷且公司對於此次打架沒有過錯,則不需要賠償。

(3)工作糾紛打架受傷擴展閱讀: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第十九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審核需要可以對事故傷害進行調查核實,用人單位、職工、工會組織、醫療機構以及有關部門應當予以協助。職業病診斷和診斷爭議的鑒定,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對依法取得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進行調查核實。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④ 雙方因工作問題因起動手打架一方受傷住院根據法律規定應該怎樣處理

這種情況屬於雙方互毆,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後果的,另一方涉嫌故意傷害罪,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只是輕微傷的,一般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
對於損害賠償,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侵權方根據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⑤ 兩公司員工因糾紛打架,致使一方受傷,如何賠償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對於引起的致人人身損害,主要賠償范圍包括醫療費,住院費,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精神損害賠償等。建立的基礎是傷殘等級鑒定基礎之上。傷殘等級鑒定是由專門的鑒定機構鑒定。
第二,傷殘等級後確認後,依據當地的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以及受害人的年齡、戶籍來確認各項賠償責任。
第三,因他人故意傷害引起的人身傷亡,可以聘請律師,律師費用也由將來的敗訴方承擔。

祝福!

⑥ 同事間產生糾紛動手打傷算工傷嗎

工傷不是在工作時間受傷就可以認定為工傷,而是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傷害。一旦認定為工傷,公司將會給予一定的補償。在工作時間因為工作糾紛被同事打傷,能否認定為工傷呢?下面通過一個小案例為您具體解答。
基本案情:
李某和張某兩人系同事關系,前不久,因為工作問題雙方發生了糾紛。鬧得不愉快。在發生糾紛的第二天中午,雙方在單位附近一餐廳吃飯時相遇,再次因為言語不和而發生爭執,繼而大打出手,李某被張某打傷。經醫院診斷為鼻外傷、軟組織傷。之後,李某以糾紛緣由為工作問題,於是向單位要求為其申報工傷,但被單位拒絕了。單位認為這件事純屬李某和張某兩人之間的問題,和工作沒有關系,而且還有根據單位的相關管理制度,要對李某和張某進行相應的處罰。李某感到十分不理解:這本身就是因為工作才發生的糾紛,而且發生糾紛的時間也是在午休時間,單位怎麼能甩手不管呢?李某問像這種情況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
李某和張某兩人雖然發生糾紛的根源是工作原因,但之後李某被打傷,卻並非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傷害,李某受傷的情形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三)項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也不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一)項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同時也不符合其它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認定情形。
由此,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因此,判斷是否屬於工傷,關鍵要看受到暴力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在本案中,一方面,李某和張某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只是發生了言語的糾紛,並沒有受到人身傷害。其次,在這起事件中,雖然張某打傷了李某確實有錯。但雙方面對糾紛都不夠冷靜,所以導致了矛盾進一步的激化。所以李某被打傷若也要往工作上靠,這樣明顯違背了工傷保險中關於「履行工作職責遭到人身傷害」的立法本意。
另外,針對李某提出的中午吃飯時間發生的糾紛應當是工作延伸過程,應當算作工作時間的問題,其判斷的核心應該在於傷害是否屬於履行工作職責所引發,也就是說傷害與履行工作職責是否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而並非僅僅具有關聯性。因此,李某被打傷不能不算工傷。
法條鏈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下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第(1)項、第(2)項情形的,按照工傷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第(3)項情形的,按照工傷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⑦ 工作糾紛發生打架是什麼罪

關鍵是看傷害的程度,
如果傷害得重,構成刑事的傷害罪,可以讓警察抓起來。
一般是治安處罰。

⑧ 上班期間員工打架受傷是否屬於工傷

爭議焦點:對於李某所受傷害,是否構成工傷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勞動者非因工作原因且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不應當認定為工傷。
第二種觀點認為: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傷害,或者因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律師評析: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嚴重違反單位規章制度為由不予工傷認定,筆者認為,這種認識不符合法律規定,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工傷認定的基本要素看,按照國務院新《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第1項的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對工作原因的理解也不能僅限於表面的含義,而應當結合社會生活常理,遵循邏輯規律,從而對立法本意做出正確理解。勞動者之間因言語不和,也是與工作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李某與朱某非個人恩怨,又非其他原因的私人報復而引起的打架致傷殘,李某的工作動機是為了單位利益,並非為自己謀取私利。
二是從工傷認定的立法精神看,我國對工傷認定的立法精神是最大可能地保障主觀上無惡意的勞動者,因工作或與工作相關活動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後能獲得醫療救治、經濟補償和職業康復的權利,重在保護與用人單位相比處於弱勢地位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工傷認定的有關法律條文規定籠統、列舉不明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在審理工傷確認案件時,往往盡可能地朝著有利於勞動者利益的角度理解,使因工受到傷害的勞動者,在受到傷害後能在經濟上得到救濟。
三是從立法目的的考慮。新《工傷保險條例》第1條規定: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制定本條例。國家設立工傷保險制度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保障因工作造成傷害的勞動者能夠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
四是從工傷認定的歸責原則看,《工傷保險條例》中對用人單位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勞動者違反安全章程造成事故,即使自身存在過錯,用人單位也不能免責。因此造成的傷害責任自負,這種觀點是不成立的。
五是從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綜上所述,山東同濟律師事務所聶瑋律師認為李某應當構成工傷。

閱讀全文

與工作糾紛打架受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