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工程機械租賃(挖機)法律責任問題
這個挖掘機被燒責任應該有承租方承擔。1、雙方租賃成立。2.、在租賃期間(保管)造成火災。3、沒有證據能證明機械自燃。(雖不排除機械故障或人為引起火災,但無證據證明機械故障引起)
② 承租人由於使用不當,造成租賃設備損壞應如何承擔違約責任
租賃期間,租賃設備的所有權屬於出租人,承租人對出租人的租賃設備應盡善良管理人的義務。不得違背設備用途使用設備,不得使機器設備超負荷運轉,設備存放、安裝應符合設備性能,對設備應根據其性能及要求進行必要的檢修與維修,使設備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承租人違反此義務,就構成了對出租人財產所有權的侵害,出租人可以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如要求承租人對設備進行正常的使用、保養與維修,對設備已造成損害的,可以要求承租人進行修復,以恢復設備原狀;如果承租人拒不履行此義務,出租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並向承租人主張損害賠償金。
③ 建築設備租賃合同糾紛中可否追究發包人為被告
建築設備租賃合同糾紛中,不能要求追究發包人為被告。因為合同糾紛,只能以合同相對版人為被告,不權能將合同外人列為共同被告。
這就是合同的相對性。主要是指合同關系只能發生在合同當事人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基於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而不能起訴與合同當事人沒有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同理,合同外的第三人也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
《合同法》:
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
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
助、保密等義務。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
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
報酬。
④ 建築工程糾紛一般的法律問題有哪些
1.建設工程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特點: (1)民事糾紛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2)民事糾紛的內容是對民事權利義務的爭議;(3)民事糾紛的可處分性。這主要是針對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糾紛,而有關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多具有不可處分性。在建設工程領域,較為普遍和重要的民事糾紛主要是合同糾紛、侵權糾紛。
發包人和承包人就有關工期、質量、造價等產生的建設工程合同爭議,是建設工程領域最常見的民事糾紛。
2.建設工程行政糾紛
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具有以下特徵:(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2)行政行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這是由立法技術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廣泛性、變動性、應變性所決定的。(3)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徵得其同意,便可依法自主做出。(4)行政行為是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帶有強制性。行政相對方必須服從並配合行政行為,否則行政主體將予以制裁或強制執行。(5)行政行為以無償為原則,以有償為例外。只有當特定行政相對人承擔了特別公共負擔,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時,方可為有償的。
在建設工程領域,行政機關易引發行政糾紛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如下幾種:
(1)行政許可,即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政管理行為,如施工許可、專業人員執業資格注冊、企業資質等級核准、安全生產許可等。行政許可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機關的行政不作為、違反法定程序等。
(2) 行政處罰,即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程序對於違法但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常見的行政處罰為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取消投標資格、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書等。行政處罰易導致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處罰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3)行政獎勵,即行政機關依照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社會和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物質或精神鼓勵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表彰建設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等。行政獎勵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違反程序、濫用職權、行政不作為等。
(4) 行政裁決,即行政機關或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律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特定的民事糾紛(爭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對特定的侵權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權屬糾紛、國有資產產權糾紛以及勞動工資、經濟補償糾紛等的裁決。行政裁決易引發的行政糾紛,通常是行政裁決違反法定程序、事實認定錯誤、適用法律錯誤等。
⑤ 租賃設備有問題出現事故,發包方與承包方已經承擔了賠償責任,是否可以單獨起訴設備租賃公司
1、對於工傷事故的傷者而言,如承包方無法定施工資質(一般都沒有),傷者可向承包方和發包方共同主張權利,雙方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2、關於發包方與承包方內部分攤問題,如雙方已有合同,合同一般會對工傷的賠付地行約定,如已約定應按約定辦理;3、大多數情況下,如承包工程為清包工,工傷事故賠付較多情況下發包方難辭其咎。4、可以繼續協商解決,若仍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建議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應該是可以去起訴的,要不,登錄 該 鏈接 @ http://tieba..com/p/4533950157 +和 裡面的 律師 達人敘述 事情 情況去 問下他們啊。
⑥ 租賃公司設備出租致人損害應該由誰負責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以及其它相關規定,如果設備沒有瑕疵,出租人一般沒有責任。
而如果設備有瑕疵,且出租人沒有告知的情況下,由於該瑕疵致人損害,出租人是要承擔責任的。
縱橫法律網-山東魯北律師事務所-陸建飛律師
⑦ 建築設備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您好,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力即喪失請求司法機關強制力保內護其權利的法容律制度。
目前,因租賃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因為延付或拒付租金引起的糾紛應當適用1年的訴訟時效外,其他基於租賃合同所引起的糾紛均適用2年的訴訟時效。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⑧ 工程設備租賃合合糾紛訴訟時效有多長
追索租金的訴訟時效是一年。
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⑨ 我租賃一台工程機械,出現機械安全事故怎麼劃分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受傷者是承租人的雇員,所以,此事應該由僱主(承租人)承擔責任。 出租人只是向承租人出租的設備,只要不是設備本身存在安全隱患導致的事故,出租人就沒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