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名譽侵權的訴訟時效

名譽侵權的訴訟時效

發布時間:2021-08-08 02:54:31

❶ 財產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財產大體上可以分為動產、不動產和知識財產三大類,它具有金錢價值並受到法律保護。在當今社會,我們的財產權也隨時隨地可能被侵犯,這時就需要我們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我們自身的利益。那麼,財產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呢?小編為您作詳細解答。
一、財產損害賠償訴訟時效
對於財產損害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二、財產損害賠償的特徵
1、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方式以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為前提。
在各種責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這幾種責任的承擔,均不能以實際造成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損害為前提,只要受害人的財產、人身或其他權利遭到侵害、面臨危險或受到妨礙,即可要求行為人承擔此幾項責任;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做、更換這幾種責任的承擔只以財產受到侵害為前提;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賠禮道歉這幾種責任的承擔通常僅以人身權或知識產權受到侵害為前提。而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既可以以他人財產受到損害為前提,也可以以他人的人身受到損害為前提。
2、損害賠償以給付金錢或實物財產為內容
在其他責任形式中,侵權行為人不存在向受害人給付金錢的問題;即使以實物財產賠付,該財產也應屬於侵權行為人所有。而在返還財產的責任形式中,侵權人向受害人返還的財產本來就屬於受害人所有或管理。
3、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受各種因素的制約
其他形式的責任,在實際承擔時較為簡單,易於操作。而損害賠償責任在實際承擔時卻較為復雜,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要考慮到賠償的范圍、賠償數額的計算、侵權人和受害人的經濟狀況,在故意侵權中,還要考慮到懲罰性賠償,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規定等。
三、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訴訟的管轄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要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管轄。不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應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專屬管轄。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適用一般地域管轄,一般由造成動產損毀的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以上就是關於財產侵權訴訟時效的詳細敘述與相關解釋。我們可以看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之日起算,財產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兩年時間。所以當我們的財產權受到侵犯時,一定要勇敢及時地拿起法律武器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使自己的合法財產不受他人侵害,否則就有可能喪失勝訴權。
延伸閱讀:
發表權屬於著作財產權嗎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商標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❷ 【好律師網】有關姓名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來個權威的

你在1995年的時候開始了侵權行為,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可以說你的侵權行為一直在進行中,沒有結束,既然沒有結束,談什麼訴訟時效呢?
你要知道訴訟時效是什麼意思,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義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訴訟時效只適用於財產權中的債權性請求權,而姓名權屬於人身權,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兩大類,其中人格權包括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名譽權、肖像權、榮譽權等。身份權包括親權、配偶權、親屬權等。
綜上所述,你要求姓名侵權的訴訟時效本身就存在含義瑕疵,這樣各個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理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你的案件應當適用的法律是民法和侵權責任法
看一下侵權責任法的15條、20條有規定的

❸ 侵權責任法中名譽損害的訴訟時效是多久這個訴訟時效可以中斷嗎

名譽權受侵犯時復向法院起訴主制張權利的,是有訴訟時效限制的,依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主張民事權利的時效為三年,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
《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的規定,訴訟時效中斷了三種法定事由:
1、提起訴訟;
2、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
3、一方同意履行義務。當事人通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向義務人主張權利可以產生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的法律後果。

❹ 名譽權訴訟時效問題,請律師們回答下,謝謝!

您好,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名譽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於名譽權處於繼續狀態,那麼即可使用訴訟時效中斷,不受兩年訴訟時效的限制。所以,現在仍然可以起訴A的侵權行為。

❺ 起訴別人在網上發帖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有沒有時間限制

起訴別人在網上發貼,侵犯名譽權和隱私權案件,訴訟時間為二年。

從最後一次發貼時間起算。

法律鏈接:《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❻ 民法,肖像權、名譽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行政法和民法各自有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對於時效中斷,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並無明確規定,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適用,主要理由是行政訴訟是從民事訴訟發展而來的訴訟形式,很多行政爭議產生於民事爭議或與民事爭議有密切的關系,有時解決行政爭議就成為解決民事爭議的前提條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有時仍然要參照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及制度,採用民事訴訟規則進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宜適用,其理由有二:(一)時效中斷制度是在《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法通則》是部實體法,並非《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可以參照的民事訴訟法。如果連《民法通則》也可參照的話,按照不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就是法律所允許的來認識,那麼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也可參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觀點無疑是荒謬的。(二)行政訴訟不同於民事訴訟,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解釋》雖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有關條款對行政訴訟適用時效中斷作了排斥性的規定。通說認為行政訴訟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所以實踐中一般是沒有中斷的適用的

❼ 侵權肖像權怎麼算訴訟時效

侵犯肖像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3年。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在攝影活動中,只要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被視為侵害他人肖像權。
一、在沒有阻卻違法事由情況下,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的行為。
未經肖像權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也稱為「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我國民法有關肖像權的法律規定基本上是針對肖像的「不當使用」而規定的。這種不當使用區分為:「以營利為目的」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非法使用。我們不能認為只要不以營利為目的,或者雖經肖像權人同意,就可以非營利地任意使用公民的肖像,這種理解是片面的。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9條,對這種侵權行為限制在:「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范圍。第120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傷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要求賠償損失。」
在未經本人同意,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中,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的行為才是合法行為。如為新聞報道、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而發的「通緝令」等等。
肖像權與姓名權一樣,具有專有權,對於自己的肖像的佔有、使用和處分,只能歸公民本人所有,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不在於以盈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而在於不尊重公民對其肖像的專有權。因此,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將公民肖像予以復制、傳播、展覽等,都應徵得公民的同意,否則就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
二、擅自製作他人肖像(包括擁有他人照片)。未經本人同意,擅自創制、佔有他人肖像(照片)的行為。對於攝影人來說,就是偷拍他人的照片行為。
肖像是公民「人格」外在表現,只有本人有權決定是否再現自己的形象。至於製作(拍攝)的肖像作品,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以私藏為目的,並不影響侵害肖像權行為的構成。就是說:雖不加公開的使用,也同樣地構成侵權,如照相館私自加印顧客照片保存等。
三、惡意侮辱、污損他人肖像。即不法行為人惡意的以侮辱、醜化、玷污、毀損等的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或破壞他人肖像的完整性。包括塗改、歪曲、焚燒、撕扯或倒掛他人照片,這樣的行為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害,還往往會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閱讀全文

與名譽侵權的訴訟時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