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家長要投訴老師怎麼處理
任何一所幼兒園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教育服務永遠不會出問題,因此家長對學校抱怨和投訴也是不可避免。對家長的抱怨和投訴處理得好,不僅可以增強對幼兒園的忠誠度,還可以提升幼兒園的形象,處理得不好不但會丟失幼兒,還會給幼兒園帶來負面影響,那麼如何處理家長對教師的投訴呢?
一、 從傾聽開始
傾聽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傾聽家長投宿的時候,不但要聽他表達的內容,還要注意他的語調與語點。這有助於你了解家長語言背後的內在情緒,同時,要通過解釋和澄清確保你真正了解家長的問題。例如,你聽了家長反映的情況後,根據你的理解向家長陳述一遍,認真傾聽家長,向家長解釋他所表達的意思,並請教家長我們的理解是否正確,是向家長顯示你對他的尊重以及你真誠的想解決問題。同時,這也給家長一個機會去重申他沒有表達清楚的地方,在聽的過程中,要認真做好記錄(所要表達的意思一定不能理解有誤)注意捕捉家長投訴的要點,以做到對家長要求的准確把握,為下一步協調打好鋪墊。
二、 認同家長的感受
家長在投訴時會表現出懊惱、沮喪、失望、泄氣、發怒等各種激動的行為和情緒。你不應當把這些表現當做是對幼兒園某個教師的不滿,特別是家長發怒時,你可能心裡會想:「憑什麼對著我發火?教師沒有錯。」我們要知道憤怒的情感通常會通過潛意識中的一個載體來發泄。就比如踩在石頭上就對石頭發火——當然石頭沒有錯——可還是飛起一腳又踢遠之。有時你找不到發泄的對象,只好對自己發泄。因此對於憤怒,家長僅僅是把幼兒園領導當成傾聽對象。想通過幼兒園領導求得幫助。家長的情緒是完全有理由的,是理應得到最大的重視和最迅速、合理的解決的。所以讓家長知道你非常理解他的心情,關心他的問題。
三、 立即響應
在幼兒坐校車回家途中。如果讓家長在小區門口等一個小時,你覺得怎麼樣?時間一長,就不是服務了,速度是關鍵,速度體現了態度。一旦解決問題的時間被拖延,無論結果如何,家長都不會滿意,而且拖得越久處理的代價越昂貴。家長投訴是由於他們的需求在幼兒園得不到滿足而引起的,家長在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我們的責任。撫慰措施一定要迅速而有力,態度一定要誠懇和謙恭。調查及處理工作要快速進行,要根據所見所聞,及時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作出正確的判斷,擬定解決方案,與幼兒園有關部門取得聯系,找出我們工作的薄弱環節,把握改進工作的機會,盡可能讓家長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消息。
四、 持續反饋
如果在處理投訴的過程中牽涉的方面較多,一時難以迅速拿出解決方案怎麼辦?那就需要讓家長等待的過程容易一些,最好的辦法是持續反饋事情的最新進展。哪怕沒有進展也要反饋,這樣做可以讓家長放心。在等待處理結果時,家長超過兩天就難以忍受,他們籠統得以為2-3天沒有任何反饋就代表石沉大海和園方在推卸責任,所以在處理復雜的家長投訴時,一定要堅持至少每天反饋一次。
五、 超越期望
不要彌補完過失,使家長的心理平衡後幾草草收場,應當好好利用這一機會把投訴家長轉變成忠誠家長,當與家長就處理方案達成一致後,以超出家長的預期的方式真誠道歉,同時再次感謝他繼續相信我們把孩子留下來,服務投訴的過程中,讓家長確確實實地承認幼兒園的工作、教師的工作,通過你的解決過程,讓家長認可、信任,這樣幼兒園,教師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上升了。
② 面對家長投訴應該怎麼做
首先先向家長道歉一個好的態度可以讓家長更好地原諒你,再者就是去了解清楚原因。
③ 遇到家長投訴時,到底應該怎麼做
對於家長的投訴,一方面,幼兒園應該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來減少家長的投訴;另一方面,幼兒園應該做好充分的准備,隨時以正確的態度來接待及處理家長的投訴。
調整心態、提高認識
所以,我們要做的首先是從心理上正確認識投訴這件事,投訴並不見得全是丟面子、令人難堪的事,它能讓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而家長朋友的監督能促進幼兒園的不斷改革和發展。一個沒有投訴部門和渠道的幼兒園更是無法順應民意,也是無法接地氣的。
處理投訴也是幼兒園中比較重要的一項工作,它既能考驗我們的服務態度,也能考察我們處理問題的能力,這對於園長和教師來講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我們應該拿出百分之二百的信心和努力來完成它,這更是自身成長的一種突破。
端正態度、安撫情緒
在面對激烈投訴時,我們要時刻本著為家長服務的原則,先進行道歉,當她們平靜下來時,才是交談的最佳時機。
正常心態:幼兒園做為一個面向大眾的服務機構,形形色色的家長,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無論家長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原因,來幼兒園投訴,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作為管理者或當事人,既不要為此過分憂慮,也不要想方設法迴避。把家長的投訴,看成是幼兒園工作中一項基本的工作。
重視心態:無論家長是什麼原因,投訴的是什麼問題,幼兒園都要認真對待,給予高度重視。這表明幼兒園對工作和家長的負責任的態度。
緊迫心態:問題拖得時間越長,家長的不滿意度就會越高。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取得家長的認可。問題解決得越快,家長的滿意度越高,這種高滿意度,經常會讓投訴家長轉變為幼兒園的積極擁護者和支持者。
認真傾聽、分析原因
態度端正了,情緒也平靜了,接下來我們直接進入主題,認真地傾聽家長的投訴,必須嚴肅地對待家長朋友的問題。這個勿需做作,傾聽的最終目的是要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所以在傾聽過程中,我們要邊聽邊分析問題,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家長沒有提及的問題,並做好記錄,腦海中需要提前勾畫出處理問題的具體措施。如果是投訴教師言行的問題,之後需要及時與相應的教師溝通,了解事情的真實性,再做定奪。一般幼兒園都會有自己的關於投訴應急措施和相關制度,若是沒有的,你需要制定幾套方案,以備急需。
有道理的投訴:應該盡快了解情況後,予以妥善解決。
因誤解而投訴:應該盡快解釋,消除誤解。
沒有道理的投訴:及時與家長溝通,講解幼兒園的具體情況,取得家長理解。
誠信對待、回應措施
傾聽完後,對於講的有道理者,要立刻致歉,並給出解決方案和措施;對於有誤解者,耐心與其講解事情真相,消除誤解;對無理者,應該清楚地告訴他幼兒園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他提出的問題錯在哪裡。
及時處理、反饋結果
那些有道理的家長,我們給出相應措施後,最好說明處理事情的時間,並明確什麼時間把處理結果告知,一定要重視這些細節,讓家長投訴正規化。
做好家長的服務工作是幼兒園賴以生存的關鍵,家長既是幼兒園的活廣告,又是生源的保障。幼兒園想長久發展,在處理家長投訴問題上,應格外上心。
④ 如何處理家長投訴
在法制越來越健全的今天,家長的法制意識日益增強,幼兒園中家長的投訴也漸漸多了起來。從法律角度看,家長是有權投訴幼兒園的。幼兒園屬於教育服務機構,
家長花了錢,可以說是購買了幼兒園的教育服務,對服務不滿意時,或幼兒園工作出現失誤造成對家長權益的損害時,
家長就可以提出投訴。由於教育服務具有特殊性,不同與一般的服務能夠立刻見到效果,所以,有時,家長常常就一些情況提出置疑或異議,幼兒園可以把家長提出的這些問題也看成是投訴。對於家長的投訴,一方面,幼兒園應該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來減少家長的投訴;另一方面,
幼兒園應該做好充分的准備,隨時以正確的態度來接待及處理家長的投訴。必要時,還須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
一.建立家長投訴制度以流程的形式將處理家長投訴這個問題制度化。全園幹部、職工嚴格履行制度,認真處理每一起家長投訴。
(一)接待家長投訴流程:對家長致謙及致謝――詳細記錄家長問題――向家長闡明幼兒園相應的制度――向家長講解處理結果及原因
3. 向家長闡明幼兒園相應的制度:向家長詳細說明,幼兒園與家長反映的問題有關的制度,同時跟家長表明態度:我們幼兒園的制度雖然是這樣的規定,但您反映的問題有特殊性,我們會具體考慮,盡快給您滿意的答復(最好給出具體時間,比如一天內或兩天內)。
(二)解決家長投訴流程:主管幹部分析家長投訴――將家長的問題轉化成合理化建議――幹部進班調查當時具體情況――幹部與當事人協商解決辦法――幼兒園做制度方面的相應調整
幼兒園有沒有在這方面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制度。
2. 將家長的問題轉化成合理化建議:凡事都有兩面性,換一個角度看,其實問題本身就是機會,事業的發展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將家長的問題看成是建議,有可能自然產生解決的辦法,同時有助於幼兒園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幹部進班調查當時具體情況:主管幹部進班,與當事人交流、溝通,深入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 與家長的投訴對照來分析,盡可能全面、客觀地掌握具體情況。
5. 幼兒園做制度方面的相應調整:幼兒園針對家長的問題,調整有關的制度細則,進一步完善的管理制度。
3.緊迫心態:問題拖的時間越長,家長的不滿意度就會越高。要在最短的時間,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並取得家長的認可。問題解決的越快,家長的滿意度越高,這種高滿意度,經常會讓投訴家長轉變為幼兒園的積極擁護和支持者。
三.分類對待家長投訴1.有道理的投訴:應該盡快了解情況後,予以妥善解決。
2.因誤解而投訴:應該盡快解釋,消除誤解。
3.沒有道理的投訴:及時與家長溝通,講解幼兒園的具體情況,取得家長理解。
家長向幼兒園投訴的問題,大到孩子受到的人身傷害、小到孩子褲子尿濕了沒有換等,其實都是針對幼兒園管理的工作提出的。出現了問題,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外,很多時候都是由於幼兒園的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而家長投訴,正是針對性地對管理工作的某個環節敲響了警鍾,幼兒園對投訴的及時、妥善處理的過程,正是幼兒園提高、完善管理工作的過程。也是提高幹部、職工的認識及工作能力的過程。
⑤ 被學生家長投訴如何處理
應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很多時候,有些老師會為了維護教師這一職業而在面對家長的投訴時,要不就是一味的忍氣吞聲,任由家長隨意的進行指責,要不就是大聲的進行反駁,這樣不僅容易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嚴重,還可能會在無形中激怒家長,對自己本身造成傷害。因此建議老師在面對這類事情時應注意保持基本的理智和冷靜,不要因為家長的某種言語而太過情緒化。
02
應學會傾聽家長的想法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家長投訴無非就是因為孩子,或是擔心孩子受到了欺負,或是覺得孩子的吃食條件不好等,若老師在面對家長時,總是採取一種過於敷衍的態度的話,是很容易影響師長之間的關系的。因此建議老師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學會當一個傾聽者,應學會捕捉家長投訴的關鍵點在哪兒。
03
應嘗試認同並理解家長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見一些讓人不開心的事情,或是因為被人冤枉而委屈,或是因為被人指責而憤怒,家長也是如此。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他們往往會喪失掉理智,進而採取吵鬧以及投訴等行為。因此建議老師應盡可能的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04
應盡可能的滿足家長的要求
在將家長投訴的原因了解清楚後,作為老師應盡量及時進行處理,如若是對學校的伙食不滿意,則可以與家長商議是否可以給孩子帶飯,如若對孩子的座位不滿意,則可以與家長商議是否可以調動一下座位等,不僅有利於維護老師和學校的形象,還可以把幫助增進彼此間的距離。
05
應學會與其進行溝通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溝通與交流,若在面對家長的投訴時,要不就是唯唯諾諾的模樣的話,要不就是直接引發爭吵的話,不僅會影響家長對你的印象,還可能會使彼此間產生誤會。因此建議老師應學會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最好可以既表明自己的觀點又可以照顧到家長的情緒。
06
應注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很多時候,由於各項機制的不成熟,使得學校也會比較容易出現各種錯誤與過失,若不承認自身的過失的話,一來容易會使學校的形象大打折扣,二來也會大大引起家長的不滿。因此建議老師在了解清楚全部的事情經過後,及時的進行處理,不要來回踢皮球。
07
應注意進行自我反思
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問題自然也就不同。若站在家長的角度,他們只是希望自家的孩子在學校可以得到重視與關照,站在老師的角度,他們只是希望將自身所掌握的技藝傳授給學生。因此建議老師與學校應學反思所出現的問題,並及時的進行改正。
⑥ 遇到家長投訴應該怎麼處理
1.應學來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源有些老師在面對家長的投訴時,要不就是默默忍受,要不就是直接進行辯駁,不僅會影響事情的處理,更可能會在無意間激怒到家長。因此,建議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應適當的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最起碼也得保持基本的理智與從容吧。
2. 應學會傾聽
家長投訴無非就是因為孩子,或是覺得孩子在學校受到了委屈,或是覺得孩子的住宿條件不好,或是覺得孩子的吃食條件不好,或是覺得校園內有許多安全隱患等。歸根結底他們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一個充滿愛與安全,充滿友善與團結的學校內進行學習。因此,建議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學會傾聽對方的想法,應學會捕捉家長投訴的關鍵點。
3. 應學會認同並理解家長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出現情緒問題,或是因為遭到不公平對待而感到憤怒,或是因為受到別人的冤枉而感到委屈。對於家長來說也是如此,當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被人指責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心疼感與憤怒感。為了發泄這種情緒,他們自然就會對老師嚷嚷或者投訴老師。建議在生活中應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應學會理解一下對方的感受。
⑦ 面對家長投訴(或不合理要求)該如何應對
面對家長的投訴必須耐心聽取,具體分以下幾種處理方法:
1、正確的,立馬改正;回
2、雖是正確的,答但憑你個人的力量辦不到的,向校領導匯報解決;
3、沒有任何意義,聽過了就算;
4、純粹是找人嘮叨發泄一下做家長的壓力的,給予安慰;
5、無理取鬧的,進行解釋並指出問題所在;
6、違反政策和法律法規的,予以拒絕並告知領導。
以上方法供參考。
投訴是指: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對涉案組織侵犯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事實,有權向有關國家機關主張自身權利。投訴人,即為權益被侵害者本人。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⑧ 收到家長投訴要怎麼回復家長
具體說 收到家長的投訴應該好言相串 這是理所應當的 如果有什麼問題 當時給人家長一個回復 當家長的也也是不易的
⑨ 家長投訴如何處理
1. 家長投訴「求補償」
投訴為「求補償」的家長,會因為某些偏差,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沒有被公平對待或未達到預期滿意度,進而要求補償,以彌補心理缺失。比如給孩子報班錯過了優惠期、孩子成績沒有預想中的提升覺得花費不值。
那面對家長「求補償」的訴求,我們到底要不要滿足呢?
滿足家長的程度,我們以「家長對機構的粘性」作為標准:如果孩子長期在機構學習且家長對機構粘性度高,不妨滿足家長的需求。
這里,我們以家長錯過優惠活動,覺得多花「冤枉錢」為例作為說明場景。
那麼,具體到「求補償」的訴求,解決流程可以按照如下步驟展開:
① 首先,前台熱心接待家長,首先表示抱歉,然後引導家長說出錯過活動優惠的原因,讓家長把「花冤枉錢」的吃虧心理得以疏解,前台要表示認同,讓家長覺得自己被理解。
② 其次,摸清家長的心理後,把家長請到會議室,由其他老師陪同介紹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況,接著前台要與校長溝通該不該滿足家長的訴求。
③ 最後,如果不滿足,前台要與家長說明,比如說我們的活動已經結束,下次有優惠活動我們會提醒您,避免您錯過多花「冤枉錢」;如果滿足,就需要我們校長出面與家長協商補償給予多少合適,這個視機構的活動和課程價格而定。
2. 家長投訴為「發泄」
家長投訴為發泄,比如投訴老師穿著、接待沒有給茶水而是白水,這是典型的情緒危機處理。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有得過且過的想法,要以「態度對人,說話對事」的原則,採用「肯定—否定—肯定」的「三明治」談話法去處理。
這里,我們拿家長投訴前台「嘲笑」她為例。
解決流程可以依照下面3個層次進行:
① 首先,給家長一個正面評價。比如,我們校長可以態度友善、面帶微笑地說:「我知道您那天因為孩子成績問題很心急,我也是父母,非常理解您當時的感受。」
② 其次,說一些雖然不那麼入耳,但合情合理的內容。解釋原因可以這樣說:「那個前台平時的性格就比較外向,平時跟我們相處如此也是,她那天不是刻意針對您。」
③ 最後,再以一個正面的、肯定性的結尾,讓對方不覺得難受。我們要再次表達認同及鼓勵:「我知道,那天前台的做法確有不妥之處,今後我們一定加強前台的正向培訓,更好地服務好家長。」
除了「求補償」、「發泄」外,家長投訴更多是為「解決問題」。
3. 家長投訴為「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為核心的家長投訴,關繫到孩子本身,我們要重視並快速解決。
這里,我們結合家長發現孩子最近不愛寫作業,想通過投訴讓老師重視孩子為例作為說明場景。
解決流程可以遵循以下2個步驟:
① 首先,承認錯誤比爭辯更重要。校長、主管要合力分析家長讓老師重視孩子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會出現孩子不愛寫作業的問題,然後坦誠承認做得不好的地方。
② 其次,著眼將來比討論過去更重要。剖析完問題本身,我們需要給家長提供解決孩子不愛寫作業的方案,而不是跟家長討論責任在誰,把家長的注意力從「苦惱孩子不愛寫作業」轉移到「用這幾個方法解決孩子不愛寫作業」上,簡化處理環節。
③ 最後,解決方案付諸到具體人。不要一味停留在「說」的層面,避免家長對機構產生新的誤解,正確的做法是讓教學主管、老師與家長對接,把具體解決「孩子不愛寫作業」的方案直接列印出來,讓家長看到機構速度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