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蘇省新醫療糾紛草案對醫方篡改病歷有什麼新規定
四情況未告知患者醫院將擔責
醫療糾紛案件中,醫院存在下列四方面問題時,法院將認定醫療機構未對患者盡到告知義務:(1)對患者施行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醫務人員未告知醫療風險和替代醫療方案並取得患者或者其近親屬同意;(2)醫務人員未向患者告知,導致患者在使用醫療產品方面出現錯誤;(3)醫務人員未向患者告知,導致患者在進行功能恢復鍛煉等方面出現錯誤;(4)對患者施行其他可能產生嚴重不良後果的診療活動,未告知醫療風險。醫療機構因未盡告知義務,損害患者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等人身及財產權利的,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此外,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有權要求醫療機構承擔停止侵害、賠償精神損害等侵權責任。
因醫療水平發生意外醫療機構可免責
指導意見規定,患者因輸入的血液是否合格引發的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患者一方同時起訴血液提供機構和醫療機構時,如果患者一方的賠償請求得到支持,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血液提供機構和醫療機構對患者一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無過錯輸血感染造成不良後果的,人民法院可以適用公平分擔損失的原則,確定由醫療機構和血液提供機構給予患者一定的補償。
對於免責條款,意見規定醫療機構能夠證明由於患者病情異常或者患者體質特殊,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難以診療而發生醫療意外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對於如何承擔賠償責任指導意見規定,確定醫療損害賠償數額,應當綜合考慮醫療過錯行為在損害結果中的責任程度、損害結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以及醫療科學發展水平、醫療風險狀況等因素綜合考評予以確定。
希望我的講解可以幫助你!我知道的也就是這么多了.答題不易,如覺得滿意,望採納,感謝您的鼓勵如若不懂可以上法律直通車尋找醫療事故律師http://www.lawztc.com/yljf/
『貳』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時,索賠金額超過多少應當進行鑒定
有些省份規定超過十萬元以上就應當進行鑒定,有些省份則執行全國統一的標准,沒有規定金額超過需要鑒定,醫患雙方可以自行申請調解或者直接起訴。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三十四條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需要進行醫療損害鑒定以明確責任的,由醫患雙方共同委託醫學會或者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也可以經醫患雙方同意,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委託鑒定。
《江西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第四十二條 醫患雙方當事人申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對索賠金額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且醫患雙方對醫療責任存在爭議的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委託其專家庫中相關專家進行咨詢;專家出具的書面咨詢意見應當明確醫患雙方的責任。
對索賠金額十萬元以上且醫患雙方對醫療責任存在爭議的醫療糾紛,應當先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或者醫療損害鑒定,明確責任。鑒定應當委託醫學會等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費由醫患雙方按照責任比例承擔。
《江蘇省醫療糾紛處理條例》第三十五條 醫患雙方不願自行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也可以主動調解。當事人一方明確拒絕調解的,不得調解。
糾紛與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無關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不予受理。
醫患雙方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是否存在過錯致使患者受到損害有爭議,患方索賠金額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組織專家咨詢,或者由醫患雙方共同委託醫療損害鑒定;索賠金額十萬元以上的,應當由醫患雙方共同委託醫療損害鑒定。
《安徽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辦法》第二十條 醫患雙方可以在賠償限額內自行協商解決醫療糾紛。雙方協商一致的,可以製作和解協議書。
患方提出的賠償數額超過賠償限額的,醫患雙方可以向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醫調委申請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
前款規定的賠償限額,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規定。
《福建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第四十一條 對索賠金額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醫療糾紛,醫調委應當向其專家庫中相關專家進行咨詢,徵得專家咨詢意見和調解建議。
對索賠金額10萬元以上的醫療糾紛,應當先進行醫療損害鑒定或者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明確責任。
醫療損害鑒定或者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執行。
《河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置暫行辦法》第二十九條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醫療糾紛應當自受理調解開始之日起1個月內調結。當事人同意延期的,可以再延期1個月。調解到期仍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視為調解不成,當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江蘇省最高賠償醫療糾紛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第三十條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醫患雙方人數較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每方代表人數不超過5人。
協商解決醫療糾紛應當堅持自願、合法、平等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權利,尊重客觀事實。醫患雙方應當文明、理性表達意見和要求,不得有違法行為。
協商確定賠付金額應當以事實為依據,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對分歧較大或者索賠數額較高的醫療糾紛,鼓勵醫患雙方通過人民調解的途徑解決。
醫患雙方經協商達成一致的,應當簽署書面和解協議書。
『叄』 醫療糾紛調解一般賠償標準是多少
1、醫療費賠償;2、誤工費賠償;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 ;5、傷殘生活補助費賠償;6、殘疾用具費賠償金額;7、喪葬費賠償金額;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撫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