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申請技術創新

專利申請技術創新

發布時間:2021-01-26 07:47:30

Ⅰ 方法上的創新可以申請專利嗎,如果可以要怎麼做

方法發抄明專利的概念:襲方法發明是人們為製造或者解決某個技術課題而研究發明出來的操作方法,製造方法及工藝流程等技術方案。這是算專利的。專利申請文件:
一請求書。
應寫明1。發明的名成2。發明人的姓名3。申請人姓名4。地址
二說明書。應對發明做出完整,清楚的說明。
三說明書摘要。發明的名稱及所屬領域,並清除反映所要解決的技術領域,用途。。。。
4四權利要求書
要注意,專利的申請有申請優先權(誰先遞交申請書,誰就是專利權人)。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專利,以防被別人先申請了
建議你去看一本書《知識產權法》

Ⅱ 一個創意產品有多個創新技術想申請專利,是整體申請專利好還是幾個創新技術各自申請專利好

如果這兩個創新點所要達到的目的是相同的,即可以替換,可以申請在同一項專利中.
如果兩個創內新點達到的容目的不同,但是必須同時組合使用,也可以申請同一項專利.
如果兩個創新點的目的、技術手段和技術效果均不同,則屬於不同的發明創造,缺乏單一性,即使在同一專利中申請,也會被要求分案,即拆分成兩個單獨的專利。

Ⅲ 技術創新應該怎麼保護 是申請專利,還是知識產權

疾病的治療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但是可以作為商業秘密加以保密。

Ⅳ 創新型專利是什麼意思,怎麼申請呢

  1. 專利分為三種類型,實用新型、發明和外觀設計。

  2. 你說的創新型專利內應該是指的專利的新創性高,容就是新穎性、創造性高,這樣我的建議

    是申請發明專利。

  3. 具體的申請步驟:

    (1)去國家知識產權局下載申請表格;

    (2)申請一個賬戶,具體方式去專利代辦處辦理(國家知識產權局上能顯示各地的代辦處)

    (3)撰寫文稿,遞交即可。

Ⅳ 什麼樣的創新可以申請專利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應當具備的條件包括兩方面內容:形式條件和實質性條件。

一、形式條件:

是指要求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應當以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格式,書面記載在專利申請文件上,並依照法定程序履行各種必要的手續。文件或者手續如果不符合要求,應當在法律規定或者專利局指定的期限內補正,經過補正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專利局將予以駁回。

二、實質性條件:

也稱專利性條件,它是對發明創造授權的本質依據。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1新穎性

專利法所說的新穎性是指:

(1)在申請提交到專利局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創造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這里的出版物,不但包括書籍、報刊、雜志等紙件,也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及唱片等音、影件。
(2)在國內沒有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所謂公開使用過,是指以商品形式銷售或用技術交流等方式進行傳播、應用,乃至通過電視和廣播為公眾所知。
(3)在該申請提交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因此,在提交申請以前,申請人應當對其發明創造的新穎性作普遍調查,對明顯沒有新穎性的,就不必申請專利。

1.2創造性

專利法所說的創造性是指:

專利申請同申請提交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所謂「實質性特點」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本質上的差異,有質的飛躍和突破,而且申請的這種技術上的變化和突破,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並非是顯而易見的。所謂「同現有技術相比有進步」是指該發明或實用新型比現有技術有技術優點或有明顯的技術優點。

1.3實用性

專利法所說的實用性是指: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能夠在工農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中批量製造或能夠在產業上或生活中應用,並能產生積極的效果。
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夕卜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並且不相近似。
「不相同」是授予專利權的夕卜觀設計應當具備新穎性。它既不能同現有的同類產品的外觀設計雷同,更不能是對它們的仿製、抄襲。
「不相近似」是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具有獨創性。它既不能是對現有同類產品外觀設計的簡單模仿,也不能與它們只有本領域技術人員才能看得出的微小的差別,而應有公眾一眼就能看出的明顯的不同和變化里的「出版物」和「公開使用」同發明、實用新型中有同樣的含義。

Ⅵ 什麼樣的創新才可以申請專利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

判斷要滿足下列條件:

專利法規定:「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能夠製造或者使用,是指發明創造能夠在工農業及其它行業的生產中大量製造,並且應用在工農業生產上和人民生活中,同時產生積極效果。這里必須指出的是,專利法並不要求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專利之前已經經過生產實踐,而是分析和推斷在工農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中可以實現。


非顯而易見性

非顯而易見的(nonobviousness):專利發明必須明顯不同於習知技藝(prior art)。所以,獲得專利的發明必須是在既有之技術或知識上有顯著的進步,而不能只是已知技術或知識的顯而易見的改良。這樣的規定是要避免發明人只針對既有產品做小部份的修改就提出專利申請。若運用習知技藝或為熟習該類技術都能輕易完成,無論是否增加功效,均不符合專利的進步性精神;而在該專業或技術領域的人都想得到的構想,就是顯而易見的(obviousness),是不能獲得專利權的。


適度揭露性

適度揭露(adequate disclosure):為促進產業發展,國家賦予發明人獨占的利益,而發明人則需充分描述其發明的結構與運用方式,以便利他人在取得專利權人同意或專利到期之後,能夠實施此發明,或是透過專利授權實現發明或者再利用再發明。如此,一個有價值的發明能對社會、國家發展有所貢獻。

Ⅶ 哪些創新可以申請專利

1、屬於保護客體
屬於被《專利法》保護的產品或技術,應
不違法、不害人、不缺德,即該產品或技術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
不屬於科學發現,如發現某一特殊物質是不算創新的;
不是在活人身上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方法,該規定是避免某些治病的方法被壟斷後不利於病人康復;
不被其他知識產權法保護,如「動物和植物新品種」由知識產權法中《動物和植物新品種》保護,商標應該由《商標法》保護;
不是通過原子核變換獲得的物質,也不是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2、新的: 即《專利法》里規定的「新穎性」,要求申請專利的技術必須是申請日之前沒有出現過的。具體情形包括:
未公開發表過,即在申請提交到專利局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創造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這里的出版物,不但包括書籍、報刊、雜志等紙件,也包括錄音帶、錄像帶及唱片等音、影件。
沒有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即沒有以商品形式銷售或用技術交流等方式進行傳播、應用,乃至通過電視和廣播為公眾所知。
沒有申請過專利,即在該申請提交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3、通過對現有技術的簡單疊加得不到的
即《專利法》里規定的「創造性」,要求通過將兩種及兩種以上的技術直接疊加,仍不能得到申請文件中的技術方案。用《專利法》里的表述是「非顯而易見」。
4、可批量復制的方案:即《專利法》里規定的「實用性」。法條里規定的實用性是指能夠在工農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中批量製造或能夠在產業上或生活中應用。
專利保護的初衷在於以申請換保護,即利用公開的技術使更多的人知道,其根本目的在於該創新技術的傳播,讓新技術更有利於推動社會進步。因此,該技術一定要求是可以復制的,即其他人可以在看到該專利後可以「復制」,以達到促進大家學習該新技術的目的。
5、可使用且能帶來好的效果: 即申請專利的技術,一定是要可以使用在工業生產中,且應用後能帶來好的效果的技術,才能申請專利,即新技術一定在某些方面優於原有技術。
6、符合專利邏輯
專利邏輯可將其分為問題—手段—效果三部分,即存在「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手段」「利用該手段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如果「效果」與「問題」能正好對應,即該「技術效果」恰好可以解決前述的「技術問題」,則符合專利申請的邏輯,可以申請專利。 上述的6個條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時滿足上述6個條件,才能申請專利,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Ⅷ 請問一篇專利的創新點是如何總結出來的呢

創新點就是你的創造性,哪就是你要保護的技術特徵。在專利中你應該寫成xxxxxxxx創新的內容,其特徵在於xxxxxxxxxxx。

Ⅸ 先申請專利後技術創新對嗎

先有創新,後有專利。只是申請專利的時間,可以選擇在創新的不同階段。

閱讀全文

與專利申請技術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