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州愛派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廣州愛派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06月1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通版訊設備及配套設備批權發等。
法定代表人:蔣松柏
成立時間:2011-06-10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10400023216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廣州市越秀區麓苑路1號之1大院自3號308房(僅限辦公用途)
⑵ 蘋果與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iPad商標權爭奪案,從中可以看到什麼道理
深圳唯冠科技是個無賴公司,想把它巨額負債轉接給蘋果公司,他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楊榮山是一個實足的政治和經濟嫖客。
⑶ 蘋果公司的「被咬蘋果」標志是商標嗎iPhone、iPod、iPad等是產品名稱還是什麼
這個被咬過的「蘋果」是蘋果公司的總標志,而iphone,ipod,ipad等是蘋果公司旗下的子產品版,都是屬於權蘋果公司的,你沒有注意到嗎,不管iphone,ipod,ipad等產品後面都有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這說明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是蘋果公司的公司標志,而其他的都是產品標志。
⑷ 為什麼蘋果公司在面臨處理棘手的iPad在中國的商標侵權案,還要繼續發布iPad3呢
蘋果發布ipad3是他自己的產品研發和更新,和ipad在中國的商標侵權案完全是毫不相乾的兩回事。
以下是我的見解:
正因為深圳唯冠公司面臨破產,而蘋果又在購買ipad商標中耍了一個自以為聰明但卻是有漏洞的手段,所以深圳唯冠公司將要把官司打到底,打贏了就會得到巨額的賠款,即使打輸了,蘋果也是要保住ipad在大陸的商標(蘋果將以和解手段給一筆錢補償深圳唯冠公司)。但說到底蘋果在侵權案中的勝算不大,所以要為敗訴做准備。現在ipad已經在中國大陸下架,所以ipad3也不會在中國發售,蘋果具有除中國大陸的其他地區的發售權利,所以ipad3可以在其他地方買到。其次是蘋果面臨的敗訴將會以無法估計深圳唯冠公司的損失作為結論,根據中國法律,蘋果將以自己在中國出售的ipad所得利潤計算賠償給深圳唯冠公司,當然更為悲劇的是,中國是蘋果的一個超大代工廠,從中國生產銷往其他地區的ipad也將會一並計算利潤賠償給深圳唯冠公司,所以呢,蘋果將會減少ipad在中國工廠的生產,ipad3即使發布,也不太可能大規模生產,蘋果的正確選擇是盡量減少中國代工廠的ipad3生產(因為上面說過這一部分銷售將會計算利潤賠償給深圳唯冠公司),等到案件完結後,ipad3才會在中國工廠里大量生產了。最後要說的是蘋果要賠很多,而且計算利潤將是一件耗時很長的麻煩事。
⑸ 從侵權責任法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蘋果與唯冠公司對於ipad商標之爭事件,最好專業一些的
侵權責任的承擔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侵權行為存在
2、造成了損害後果
3、損害結內果與行為存在容因果關系(引起被引起的關系)
3、侵權行為人存在過錯(故意、重大過失,法律歸定某些情況下比如重度危險作業,只要存在危險行為就推定為存在過錯)
就蘋果與唯冠商標爭議,從侵權責任法的角度看:
1、蘋果公司對ipad商標的使用是不是侵權行為?前提就是看,這種使用是不是符合法,蘋果是不是對廣發商標擁有合法的權益,依商標法規定,商標權以注冊在先為保護原則,所以誰先合法注冊了商標,誰就擁有在法律上的權益
2、蘋果公司對ipad商標的使用是不是造成了後果,在知識產權侵害後果的計算中,常常是拿侵權方的獲利作為標準的,顯然不合法使用ipad商標是造成損害後果的;
3、4、類推;
⑹ 這次的蘋果 ipad和深圳(唯冠)的官司感覺象是一次抄作呢感覺蘋果好象改變了銷售戰略。
2000年,唯來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自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2006年,蘋果公司開始策劃推出iPad時發現,iPad商標權歸唯冠公司所有。2009年唯冠台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英國IP公司,英國IP公司又以10萬英鎊的價格轉讓給蘋果公司。但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並沒有包含在3.5萬英鎊的轉讓協議中,而且,深圳唯冠才是ipad商標權在中國內地的擁有者,唯冠台北公司沒有出售權力,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不屬於蘋果。所以蘋果在中國內地銷售ipad平板電腦,就屬於商標侵權行為,至於是否是炒作就不得而知了。
⑺ 蘋果ipad商標侵權案敗訴,蘋果公司採取了什麼樣的決定
上訴到廣東省高院,很快就會有結果。
⑻ ipad官司終審誰贏了
一定是唯冠贏了 蘋果公司是在未經唯冠公司允許在中國大陸使用ipad商標下擅自使用導致的違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