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申請流程及被授予的條件有哪些
專利申請流程及被授予的條件有哪些?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專利權的保護,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現在各大影視平台網站都紛紛採取了收費觀看影片的方式,為的就是保護影視著作的專利。那麼申請專利和被授予專利的條件是什麼呢?專利申請流程有哪些?(1)初審專利申請的各項文件符合格式要求且按照規定繳納了申請費,則自動進入初審階段。初審程序主要對申請是否存在明顯實質性缺陷進行審查。(2)公布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就進入等待公布階段。申請人請求提前公布的。則申請立即進入公布准備程序。大約3個月後,在《專利公報》上公布。(3)實質審查。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以後,如果申請人提出實質審查請求並已繳納了實質審查費,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將發出進入實審程序通知書,申請同時進入實審程序。專利被授予的條件有哪些?我國《專利法》規定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1)新穎性,是指該發明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4)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所以,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是授予發明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發明專利申請程序,包括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授權及公告7個階段。申請專利應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規定的專利申請文件,必須採用書面或電子形式,並按照規定格式填寫。申請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發明專利請求書、說明書(必要時應當有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附圖各一式兩份。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關於專利申請流程及被授予的條件有哪些?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想要申請專利,請聯系我們在線客服,或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全國免費服務熱線,我們有著多年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一流的業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理念,一定能幫助您順利申請。
2. 如何論述其專利申請可以被授予專利權的理由
請問,你是答復新穎性還是答復創造性?如果是答復新穎性的話,就需要論述你的申請內文件和審查員下發容的審查意見中提供的對比文件的「不同的技術特徵」所帶來了的新的有益效果了。如果你是申請的實用新型只要論述不同即可。如果你是申請的發明專利的話,除了答復新穎性外,還需要答復創造性,即,你的技術特徵不適簡單的幾種現有技術的結合。
3. 專利審查意見,專利申請中沒有可以被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性內容,有沒有救呢
樓上說的對,沒有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性內容屬於標准語段,不是說你肯定沒戲,還是要看你怎麼答復。最好是從結合啟示這方面下手,看看創造性評價的是不是很牽強。主要從這個角度答復
4. 專利授予基本原則是什麼
國家鼓勵發明和創造,並且出台了相關法律法規保護發明和創造的專專利,未經過專利人的允許屬其他人不得使用專利,專利人同意的除外,而且取得專利也必須經過嚴格的程序,也不是每個專利都能受到法律保護。
在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是國務院主管全國專利工作和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的直屬機構。
5. 專利申請中沒有可以被授予專利的實質內容,還有希望嗎
是審查員傾向於不授權的結論。
但是一般來講都是可以陳述自己意見的版,回到二審以權後,所以,盡可能的表述你跟對比文件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審查員採納了,那麼你的專利就有希望了。
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電話過去問問審查員,然後確認到底怎麼改才能授權,或者到底審查員認為那個地方不符合,更有針對性的刪減。
6. 簡述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一項發明抄或者實用新襲型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權,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7.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的實質要件是什麼求解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專利法》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新穎性的要求是相同的。
所謂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換句話說,一項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向社會公開過,發明創造的內容不構成公眾能夠得知的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
我國以申請日作為判斷新穎性的時間標准。凡是在申請日以前,已經有相同的發明創造由他人完成並公開或者發明人自己公開,比如在新聞發布會、科研鑒定會、展覽會上披露了發明創造的實質性內容,在技術成果誕生後不及時申請專利,而是在產品生產出來試銷或者完全投放市場後才去申請專利,都會導致新穎性的喪失而無法獲得專利權,多年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分別做了規定。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發明應當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用新型應當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本質區別,對於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是顯而易見的,普通技術人員不能直接從現有技術中得出該發明的全部必要的技術特徵,也不能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試驗而得到。「顯著的進步」是指從發明的技術效果上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表現在發明解決了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沒有獲得成功的技術難題,或者該發明克服了技術偏見,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研究路線,或者該發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或者代表著某種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對於實用新型來說,它的創造性比發明要低,只要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所區別和進步,就可以認為該實用新型具備了創造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根據這一規定,發明創造具備下列條件即認為其具有實用性:
(1)產業實用性。這里的「產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工業、農業、礦業、林業、水產業、畜牧業和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只要在任何一個產業部門能夠製造或者使用,能夠在實踐中實現,就說明它具備了產業實用性。
(2)可重復再現性。所謂「可重復再現性」,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專利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能夠重復實施專利申請中所記載的技術內容,這種重復實施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並且重復實施的結果是相同的。比如,根據產品發明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有關的技術人員能夠製造出相同的新產品,說明該項發明具備了可重復再現性,但是,類似像上海新浦大橋這樣的整體建築受特定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等限制的技術方案,就不具有可重復再現性,因為它不可能在其他地點完整地再現。
(3)有益性。發明創造的有益性,是說一項專利技術實施後應當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技術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任何脫離社會需要、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的發明創造,則因缺乏積極效果而不能授予專利。
8. 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是什麼
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權,專簡稱「專利」,屬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
9. 兩個人同一日申請同一專利,應該授予誰
根據專利法:第四十一條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同日(指申請日;有優先權版的,指優先權日)分別就權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應當在收到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的通知後自行協商確定申請人。協商後確認一方放棄,另一方授權,如果協商不成功的,都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