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審計工作底稿被歸為長期檔案的,應自審計報告核發之日起至少保存多少年
審計工作底稿被歸為長期檔案的,應自審計報告核發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供參考!
Ⅱ 審計底稿歸檔期限為審計報告日後或審計報告中止日後多久
一、審計工作底稿歸檔的要求
1、歸檔期限
(1)審計報告日後60天內;
(2)或審計業務中止後內的60天內。
2、歸檔容要求
針對客戶的同一財務信息執行不同的委託業務,出具兩個或多個不同的報告,應當將其分別歸整為最終審計檔案。
二、審計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
會計事務所應當自審計報告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如果注冊會計師未能完成審計業務,會計事務所應當自業務中止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註:組成部分保存期限起始日不早於集團項目組出具集團審計報告的日期。
Ⅲ 檔案保存年限是多少年
1. 如果是留校保管的話,兩年。掛在人才市場與用人單位的話,沒具體時間限制的,只要每年交保管費就可以了,聽說還可以掛在街道辦的,據說這個事免費的。
2. 一般分永久、長期、短期三種。永久保存,就是無限期地盡可能長遠地保存下去。長期保存,一般是指檔案須保存十六年至五十年左右;短期保存,一般是指十五年以下。後兩者稱為定期保存。定期保存的計算方法,一般是從文件產生後的第二年起計算,有些特殊文件和專門文件可以從其失效、結案後算起。所有確定為定期保存的檔案,到保管期滿後還須復查一次,如發現有繼續需要保存的,仍應保存下去,有的延長保管期限,有的轉為永久保存。 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各地檔案部門的詳細規定。
Ⅳ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工作底稿要求保留幾年
審計工作底稿的保管:
審計工作底稿按照一定的標准歸入審計檔案後,應交由會計師事務所檔案管理部門進行管理。會計師事務所應建立審計檔案保管制度,以確保審計檔案的安全、完整。對於永久性和當期審計檔案。
保管年限分別如下:
⑴永久性審計檔案應長期保管。
⑵當期審計檔案自審計報告簽發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
⑶不再繼續審計的被審計單位,其永久性審計檔案的保管年限與最近一年當期檔案的保管年限相同。對於保管期限屆滿的審計檔案,會計師事務所可以決定將其銷毀。銷毀時,應根據有關檔案管理規定履行必要的手續。
(4)審計檔案保存期限至少擴展閱讀:
獨立性是審計的本質特徵,也是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國內外審計實踐經驗表明,審計在組織上、人員上、工作上、 經費上均具有獨立性。為確保審計機構獨立地行使審計監督權,審 計機構必須是獨立的專職機構,應單獨設置,與被審計單位沒有組織上的隸屬關系。
為確保審計人員能夠實事求是地檢查、客觀 公正地評價與報告,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應當不存在任何經濟利益關系,不參與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如果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或者審計事項有利害關系,應當迴避。審計人員依法行使審計職權應當受到國家法律保護。
Ⅳ 審計永久性檔案保存期限
請搜閱《國家檔案局第8號令》 查看原帖>>
Ⅵ 審計工作底稿歸整形成審計檔案,永久性檔案需要永久保存,當期檔案至少保存十年。這句話為什麼不對
分永久和定期 定期最少10年
Ⅶ 審計工作底稿歸檔保存年限有什麼要求
審計工作底稿歸檔保存年限,
應該沒有有什麼要求,
沒有明確一致的要求標准,
一般保存五年左右應該還是必要的。
Ⅷ 關於審計檔案歸檔期限
准則規定,審計報告日後60天內歸檔審計工作底稿,延遲歸檔可能導致審計檔案不完整,CPA可能會銷毀審計工作底稿,
Ⅸ 審計檔案永久保存和10年怎麼區別
根據《中復國注冊會制計師審計准則第 1131 號——審計工作底稿》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准則第5101號——業務質量控制》的規定:
會計師事務所將審計檔案分為永久性檔案和當期檔案。
永久性檔案
定義:記錄內容相對穩定,具有長期使用價值,並對以後審計工作具有重要影響和直接作用的審計檔案
舉例: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批准證書、營業執照、章程、重要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證明文件復印件等
當期檔案
定義:記錄內容經常變化,主要供當期和下期審計使用的審計檔案
舉例: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
永久性檔案永久保存和當期檔案保存至少十年。
永久性檔案主要是被審計單位基本資料和重要資產的權證。
當期檔案主要是業務類和綜合類工作底稿。
Ⅹ 審計檔案保存
《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准則第5101號--業務質量控制》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內准則第1131號--審計工作容底稿》對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涉及歸檔工作的性質和期限,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自審計報告日起,對審計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 審計報告自簽發之日起至少保存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