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人類滅亡期限

人類滅亡期限

發布時間:2021-07-30 21:45:08

1. 世界會滅亡嗎

地球的壽命是有限的,,或許在地球有限的生命.
當中我們的科技發達了,會把我們能轉去其他星球.
反正我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2012是騙人的

2. 人類將在什麼時候滅亡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

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學家估計,如果用化學燃料的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的星球要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真正的科學精神,是對宇宙萬物的驚訝心態和好奇導致的觀察思考,不是確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現實、不容置疑的代名詞。有人甚至認為,未來的科學就是 「思的藝術」,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國家地理雜志》節目根據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論,用電腦畫了「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這是霍金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後,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

本來,這只是一則小新聞,最多引起公眾的一點好奇心而已。可是,有意思的是國內部分網友的反應:他們對霍金的奇思妙想嗤之以鼻,甚至覺得這種空想是小說家的娛樂產物,霍金去干這事兒有點無聊。

對比恰恰就在於此。我們是一個非常講究現實的民族,只要與現實發展無關、與社會活動無關,那就只是在想像、在娛樂、在消磨時間,是青少年才會玩的東西。一位名家大師,似乎更應該做一點嚴肅事,方能匹配他的身份資歷。結果也正是如此。不妨回想一下,活躍在公眾視野里的國內科學家,但凡與他們有關的新聞,無論好壞,基本都是正經事。一個標著某某院院士的知名人物,大張旗鼓地向媒體公布,自己幻想了哪些外星物種,簡直像個笑話,會被斥為不務正業。然而《國家地理雜志》作為蜚聲全球的媒介,就是這么做了,霍金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也這么做了,絲毫沒有別扭的感覺。

問題出在哪兒呢?

「科學離不開想像力,想像力非常重要」這個論點,在中國其實早已人盡皆知,屬於中學議論文的常規命題。換句話說,一個小孩子,都可以滔滔不絕舉出愛因斯坦愛拉小提琴的例子,來表明想像力的重要。成年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科學理論、科學概念、科學假說,很多都是先有自由想像,再有後人經驗論證。想像力是發明的關鍵,沒人會否認這個觀點。可是以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大道理,經過霍金事件的檢驗,只能讓人感慨:原來我們腦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套科學態度、科學規則,真的沒把想像力放在眼裡。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並不缺乏想像力。只要看看網友的惡搞視頻和創意動漫,看看原創的博客論壇和生活點子,就必須承認,當下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絲毫不亞於霍金的 「奇思妙想」。問題的根本在於——即便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也多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消遣,與一本正經的科研工作、踏踏實實的勤勞奮斗,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的想像力出了問題,而是有的評判機制有點偏頗。

這首先是因為,很多人總是把績效、實用排在第一位。短期內看不到結果的研究,都難以維持下去。比起停留在「想像」階段的產物,還是有「應用前景」的發明更受人尊敬。或許,這是社會轉型期、加速發展期難以避免的人心浮躁和功利至上。

其次是因為,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太狹隘。科學是什麼?大多數人腦海里可以列出一堆直接等式:科學=事實=邏輯嚴謹=無可辯駁=確定性。但是回顧西方的科學發展史,答案並沒有如此簡單。

17、 18世紀,科學是人們征服自然的工具,所以近代社會,機械力學占統治地位。 19世紀後,科學家的興趣已從技術應用,轉向知識理論體系、實證性研究。於是,理想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的目的是追求客觀真理。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假說、預見事實、驗證理論。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逐漸融合,對自然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開始相互關聯。尤其是量子力學,讓科學家們感到了困惑。 「薛定諤的貓」,更是連霍金本人都喊頭疼。薛定諤自己挖苦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只有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這是違反我們的日常經驗的,因為日常經驗是,無論有沒有打開箱子看,貓死了就是死了,活著就是活著。為了更好地解釋薛定諤方程,後人提供的一種解釋是,存在 「兩個可以獨立演變下去的世界」,因為選擇的不同,每個世界都是真實的。這對歷來講究確定性答案的科學而言,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正反兩派的辯論,至今都沒有達成共識。

曾經,大家都以為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解釋已經達到終點,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精確和修正而已。然而量子力學的出現,被稱為經典物理學萬里晴空中的一朵 「烏雲」。傳統科學中,絕對化的確定性、精密性、必然性,受到了不確定性、模糊性、偶然性的影響。宇宙遠沒有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清晰、易解釋。同樣,科學本身也處在不斷推翻、再建、再推翻的發展過程中。

其實,所有的人類發明,無論科學還是藝術,無論定理還是文化,都是對宇宙、對人生、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這種追問,顯然既包括理性的觀察所得——科學體系,也包括感性的價值審美——人文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想像外星生物的存在狀態、研究人類的基因圖譜、譜寫更好聽的音樂等等,都在同一個精神層面上,都是對世界本質的探尋、對生命真諦的拷問,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希望這個答案 你能滿意

瑪雅的話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我在一個視頻資料中 記著采訪 瑪雅長老 2012年 大周期」結束後,地球和人類將進入「同化銀河系」的新紀元。古代的瑪雅人預知著這不可抗拒的運數,並留下的預言,以啟示那些能夠見證這一偉大歷史時刻的人們。生命將會進入更新,而主動同化宇宙的特性就是同化銀河系的契機。
根據麥肯拿的「時間周期」學說我們看到:2012年以後,「時間周期」不斷在縮小。換句話來說,構成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一切將越來越出於微觀,這是地球與人類同化於「銀河系」之後,他所預測要發生的變化。宇宙中越微觀的物質粒子越細膩,經過凈化後的地球,粒子是應該更細膩的。然而,同化銀河系的這一遠古的輝煌,卻不會是人類的思維所能想像的,因為人類當今的科學是非常有限的。而星星點點的一切,也都只是我們在認識宇宙真理道路上的一點啟示。我們從瑪雅預言中得知,地球將會同化銀河系。
公元2012年,地球將會走出瑪雅預言中所說的「地球更新期」,而完全同化銀河系。歷史的轉輪在不停地運轉著,而活在這段時間中的人們,是否都能在那悄然流逝的時間中,撲捉住那稍縱即逝的亘古玄機。
根據瑪雅人的預言上表示,現在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已經是在第5太陽紀,並將終結於西元2012年12月22日,到目前為止 太陽只屬於 中年期
要想真正的滅絕 幾億年以後。。我們都已經不在了

3. 人類何時會滅絕

讓我給你個最佳答案吧!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

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學家估計,如果用化學燃料的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的星球要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真正的科學精神,是對宇宙萬物的驚訝心態和好奇導致的觀察思考,不是確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現實、不容置疑的代名詞。有人甚至認為,未來的科學就是 「思的藝術」,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國家地理雜志》節目根據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論,用電腦畫了「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這是霍金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後,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

本來,這只是一則小新聞,最多引起公眾的一點好奇心而已。可是,有意思的是國內部分網友的反應:他們對霍金的奇思妙想嗤之以鼻,甚至覺得這種空想是小說家的娛樂產物,霍金去干這事兒有點無聊。

對比恰恰就在於此。我們是一個非常講究現實的民族,只要與現實發展無關、與社會活動無關,那就只是在想像、在娛樂、在消磨時間,是青少年才會玩的東西。一位名家大師,似乎更應該做一點嚴肅事,方能匹配他的身份資歷。結果也正是如此。不妨回想一下,活躍在公眾視野里的國內科學家,但凡與他們有關的新聞,無論好壞,基本都是正經事。一個標著某某院院士的知名人物,大張旗鼓地向媒體公布,自己幻想了哪些外星物種,簡直像個笑話,會被斥為不務正業。然而《國家地理雜志》作為蜚聲全球的媒介,就是這么做了,霍金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也這么做了,絲毫沒有別扭的感覺。

問題出在哪兒呢?

「科學離不開想像力,想像力非常重要」這個論點,在中國其實早已人盡皆知,屬於中學議論文的常規命題。換句話說,一個小孩子,都可以滔滔不絕舉出愛因斯坦愛拉小提琴的例子,來表明想像力的重要。成年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科學理論、科學概念、科學假說,很多都是先有自由想像,再有後人經驗論證。想像力是發明的關鍵,沒人會否認這個觀點。可是以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大道理,經過霍金事件的檢驗,只能讓人感慨:原來我們腦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套科學態度、科學規則,真的沒把想像力放在眼裡。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並不缺乏想像力。只要看看網友的惡搞視頻和創意動漫,看看原創的博客論壇和生活點子,就必須承認,當下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絲毫不亞於霍金的 「奇思妙想」。問題的根本在於——即便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也多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消遣,與一本正經的科研工作、踏踏實實的勤勞奮斗,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的想像力出了問題,而是有的評判機制有點偏頗。

這首先是因為,很多人總是把績效、實用排在第一位。短期內看不到結果的研究,都難以維持下去。比起停留在「想像」階段的產物,還是有「應用前景」的發明更受人尊敬。或許,這是社會轉型期、加速發展期難以避免的人心浮躁和功利至上。

其次是因為,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太狹隘。科學是什麼?大多數人腦海里可以列出一堆直接等式:科學=事實=邏輯嚴謹=無可辯駁=確定性。但是回顧西方的科學發展史,答案並沒有如此簡單。

17、 18世紀,科學是人們征服自然的工具,所以近代社會,機械力學占統治地位。 19世紀後,科學家的興趣已從技術應用,轉向知識理論體系、實證性研究。於是,理想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的目的是追求客觀真理。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假說、預見事實、驗證理論。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逐漸融合,對自然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開始相互關聯。尤其是量子力學,讓科學家們感到了困惑。 「薛定諤的貓」,更是連霍金本人都喊頭疼。薛定諤自己挖苦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只有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這是違反我們的日常經驗的,因為日常經驗是,無論有沒有打開箱子看,貓死了就是死了,活著就是活著。為了更好地解釋薛定諤方程,後人提供的一種解釋是,存在 「兩個可以獨立演變下去的世界」,因為選擇的不同,每個世界都是真實的。這對歷來講究確定性答案的科學而言,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正反兩派的辯論,至今都沒有達成共識。

曾經,大家都以為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解釋已經達到終點,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精確和修正而已。然而量子力學的出現,被稱為經典物理學萬里晴空中的一朵 「烏雲」。傳統科學中,絕對化的確定性、精密性、必然性,受到了不確定性、模糊性、偶然性的影響。宇宙遠沒有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清晰、易解釋。同樣,科學本身也處在不斷推翻、再建、再推翻的發展過程中。

其實,所有的人類發明,無論科學還是藝術,無論定理還是文化,都是對宇宙、對人生、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這種追問,顯然既包括理性的觀察所得——科學體系,也包括感性的價值審美——人文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想像外星生物的存在狀態、研究人類的基因圖譜、譜寫更好聽的音樂等等,都在同一個精神層面上,都是對世界本質的探尋、對生命真諦的拷問,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希望這個答案 你能滿意

瑪雅的話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我在一個視頻資料中 記著采訪 瑪雅長老 2012年 大周期」結束後,地球和人類將進入「同化銀河系」的新紀元。古代的瑪雅人預知著這不可抗拒的運數,並留下的預言,以啟示那些能夠見證這一偉大歷史時刻的人們。生命將會進入更新,而主動同化宇宙的特性就是同化銀河系的契機。
根據麥肯拿的「時間周期」學說我們看到:2012年以後,「時間周期」不斷在縮小。換句話來說,構成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一切將越來越出於微觀,這是地球與人類同化於「銀河系」之後,他所預測要發生的變化。宇宙中越微觀的物質粒子越細膩,經過凈化後的地球,粒子是應該更細膩的。然而,同化銀河系的這一遠古的輝煌,卻不會是人類的思維所能想像的,因為人類當今的科學是非常有限的。而星星點點的一切,也都只是我們在認識宇宙真理道路上的一點啟示。我們從瑪雅預言中得知,地球將會同化銀河系。
公元2012年,地球將會走出瑪雅預言中所說的「地球更新期」,而完全同化銀河系。歷史的轉輪在不停地運轉著,而活在這段時間中的人們,是否都能在那悄然流逝的時間中,撲捉住那稍縱即逝的亘古玄機。
根據瑪雅人的預言上表示,現在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已經是在第5太陽紀,並將終結於西元2012年12月22日,到目前為止 太陽只屬於 中年期
要想真正的滅絕 幾億年以後。。我們都已經不在了

4. 人類會滅絕嗎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

5. 人類何時滅絕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
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學家估計,如果用化學燃料的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的星球要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真正的科學精神,是對宇宙萬物的驚訝心態和好奇導致的觀察思考,不是確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現實、不容置疑的代名詞.有人甚至認為,未來的科學就是 「思的藝術」,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國家地理雜志》節目根據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論,用電腦畫了「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這是霍金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後,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
本來,這只是一則小新聞,最多引起公眾的一點好奇心而已.可是,有意思的是國內部分網友的反應:他們對霍金的奇思妙想嗤之以鼻,甚至覺得這種空想是小說家的娛樂產物,霍金去干這事兒有點無聊.
對比恰恰就在於此.我們是一個非常講究現實的民族,只要與現實發展無關、與社會活動無關,那就只是在想像、在娛樂、在消磨時間,是青少年才會玩的東西.一位名家大師,似乎更應該做一點嚴肅事,方能匹配他的身份資歷.結果也正是如此.不妨回想一下,活躍在公眾視野里的國內科學家,但凡與他們有關的新聞,無論好壞,基本都是正經事.一個標著某某院院士的知名人物,大張旗鼓地向媒體公布,自己幻想了哪些外星物種,簡直像個笑話,會被斥為不務正業.然而《國家地理雜志》作為蜚聲全球的媒介,就是這么做了,霍金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也這么做了,絲毫沒有別扭的感覺.
問題出在哪兒呢?
「科學離不開想像力,想像力非常重要」這個論點,在中國其實早已人盡皆知,屬於中學議論文的常規命題.換句話說,一個小孩子,都可以滔滔不絕舉出愛因斯坦愛拉小提琴的例子,來表明想像力的重要.成年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科學理論、科學概念、科學假說,很多都是先有自由想像,再有後人經驗論證.想像力是發明的關鍵,沒人會否認這個觀點.可是以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大道理,經過霍金事件的檢驗,只能讓人感慨:原來我們腦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套科學態度、科學規則,真的沒把想像力放在眼裡.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並不缺乏想像力.只要看看網友的惡搞視頻和創意動漫,看看原創的博客論壇和生活點子,就必須承認,當下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絲毫不亞於霍金的 「奇思妙想」.問題的根本在於——即便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也多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消遣,與一本正經的科研工作、踏踏實實的勤勞奮斗,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的想像力出了問題,而是有的評判機制有點偏頗.
這首先是因為,很多人總是把績效、實用排在第一位.短期內看不到結果的研究,都難以維持下去.比起停留在「想像」階段的產物,還是有「應用前景」的發明更受人尊敬.或許,這是社會轉型期、加速發展期難以避免的人心浮躁和功利至上.
其次是因為,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太狹隘.科學是什麼?大多數人腦海里可以列出一堆直接等式:科學=事實=邏輯嚴謹=無可辯駁=確定性.但是回顧西方的科學發展史,答案並沒有如此簡單.
17、 18世紀,科學是人們征服自然的工具,所以近代社會,機械力學占統治地位. 19世紀後,科學家的興趣已從技術應用,轉向知識理論體系、實證性研究.於是,理想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的目的是追求客觀真理.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假說、預見事實、驗證理論.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逐漸融合,對自然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開始相互關聯.尤其是量子力學,讓科學家們感到了困惑. 「薛定諤的貓」,更是連霍金本人都喊頭疼.薛定諤自己挖苦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只有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這是違反我們的日常經驗的,因為日常經驗是,無論有沒有打開箱子看,貓死了就是死了,活著就是活著.為了更好地解釋薛定諤方程,後人提供的一種解釋是,存在 「兩個可以獨立演變下去的世界」,因為選擇的不同,每個世界都是真實的.這對歷來講究確定性答案的科學而言,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正反兩派的辯論,至今都沒有達成共識.
曾經,大家都以為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解釋已經達到終點,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精確和修正而已.然而量子力學的出現,被稱為經典物理學萬里晴空中的一朵 「烏雲」.傳統科學中,絕對化的確定性、精密性、必然性,受到了不確定性、模糊性、偶然性的影響.宇宙遠沒有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清晰、易解釋.同樣,科學本身也處在不斷推翻、再建、再推翻的發展過程中.
其實,所有的人類發明,無論科學還是藝術,無論定理還是文化,都是對宇宙、對人生、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這種追問,顯然既包括理性的觀察所得——科學體系,也包括感性的價值審美——人文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想像外星生物的存在狀態、研究人類的基因圖譜、譜寫更好聽的音樂等等,都在同一個精神層面上,都是對世界本質的探尋、對生命真諦的拷問,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希望這個答案 你能滿意
瑪雅的話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我在一個視頻資料中 記著采訪 瑪雅長老 2012年 大周期」結束後,地球和人類將進入「同化銀河系」的新紀元.古代的瑪雅人預知著這不可抗拒的運數,並留下的預言,以啟示那些能夠見證這一偉大歷史時刻的人們.生命將會進入更新,而主動同化宇宙的特性就是同化銀河系的契機.
根據麥肯拿的「時間周期」學說我們看到:2012年以後,「時間周期」不斷在縮小.換句話來說,構成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一切將越來越出於微觀,這是地球與人類同化於「銀河系」之後,他所預測要發生的變化.宇宙中越微觀的物質粒子越細膩,經過凈化後的地球,粒子是應該更細膩的.然而,同化銀河系的這一遠古的輝煌,卻不會是人類的思維所能想像的,因為人類當今的科學是非常有限的.而星星點點的一切,也都只是我們在認識宇宙真理道路上的一點啟示.我們從瑪雅預言中得知,地球將會同化銀河系.
公元2012年,地球將會走出瑪雅預言中所說的「地球更新期」,而完全同化銀河系.歷史的轉輪在不停地運轉著,而活在這段時間中的人們,是否都能在那悄然流逝的時間中,撲捉住那稍縱即逝的亘古玄機.
根據瑪雅人的預言上表示,現在我們所生存的地球,已經是在第5太陽紀,並將終結於西元2012年12月22日,到目前為止 太陽只屬於 中年期
要想真正的滅絕 幾億年以後.我們都已經不在了

6. 霍金說地球將在200年內滅亡是真的么

霍金的確是說過,但——專家認為警示意義大於實際
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認為,200年內地球毀滅不大可能.但是,從警示人類的角度來看,我們過度開發資源、利用資源,不注重保護地 球的生態環境,導致地球環境日益惡化,人類的生存環境日漸惡劣,霍金提醒我們保護地球未嘗不可.而對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王渝生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人類至今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外星人曾造訪地球.而就目前來說人類移居外星球的可能性不大,「當然,多年以後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移居外星球也許成為 現實.」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則明確地表示:「我不確定這是否是霍金的真實言論,但我確定,地球在200年內毀滅是不可能的事,人類短期內也沒有能力移居外星球。

7. 人類什麼時候會滅亡

宇宙可能因發生第二次大爆炸而毀滅,這一結論是由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所的專家做出的。研究者預測130億年前發生的宇宙大爆炸將再次上演,但是不同的是,那次爆炸結果是宇宙由此誕生,而這一次是它的末日。但這一悲觀的論調遭到很多人反對。
世界末日論是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關於宇宙在初級發展階段的形成及未來演變大會上做出的。對於現代宇宙學的一個篇章——天文學來說,近年來的一個傳統問題是關於暗能量和暗物質。有一種理論說,宇宙是產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銀河系和所有的行星也是從所謂的某個神奇一點而產生的,在該點中存有宇宙的所有反物質。該觀點認為宇宙產生後不斷膨脹,銀河也慢慢彼此脫離。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脫離」慢慢停止。但是,幾年前研究者發現宇宙膨脹在加劇。學者認為,該力量產生了特別的宇宙能量,可以吸引所有的銀河。
這種宇宙力量學者稱之為「暗力量」,第一次大爆炸時,大部分以特有能量形式存在的物體在那一時刻轉化為了物質,構成了現在可觀察到的宇宙的開始。暗能量的發現意味著第一次大爆炸有一部分能量並沒有轉變為物質。剩餘的力量既可以在任何時候轉變為物質,也可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爆炸摧毀這個宇宙。至於何時會發生,這是個偶然現象,因為暗能量體系現在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
有學者反對這一觀點,因為暗能量也許會出現,但那也不會早於數百億年以後,而地球是否在那個時候還存在還是個問題。
網路上目前流傳著世界末日論,他們匯集了各種宗教預言和科學假設,甚至預言2020年將出現《聖經·啟示錄》中的12個預言。
流傳最廣的關於「世界末日論」的名單中提到2008年將出現混亂,如果幸運,地球可以走過2020年。
2008年——地球將會被直徑超過800米的行星撞擊。
2009年——諾查丹馬斯《諸世紀》預言應驗,哈米吉多頓將發生(譯者註:這是指世界末日之時善惡對決的最終戰場,只一次出現在《新約聖經·啟示錄》)
2010年——石油耗盡,世界爆發能源大戰,或者是地球離開太陽。但是這只是短暫的「末日」;
2011年——瑪雅人日歷周期結束;
2012年——發生一系列的事件;
2013年——開始審判日;
2014年——形成宇宙塵雲,清掃一切;
2015年——文明消亡;
2016年——有學者曾預言所有冰川將消融,大陸將被淹沒;
2017年——按照體系災難力量,世界末日到來;
2018年——核戰爭爆發;
2019年——比較老的版本,與2002
NT7行星相撞;
2020年——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根據《啟示錄》預測世界末日就在這一年。

8. 人類還可以在地球生存多久,科學家是怎麼分析的

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數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眾多的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也坐上了地球霸主的位置,經過歲月的變遷歲月的洗禮,一步步的發展成為燦爛的人類文明,從物種的起源上來看,人類出現在地球也是一種偶然,但是任何生物都會走向滅亡和滅絕的那一天,其實是人類也難逃脫這種大自然法則定律!

且撇開這些不說,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總會有一天被人類消耗殆盡,畢竟現在人類所用的資源大多數都是地球經過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漫長時間生存的,有一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而近年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綜合地球各方面原因因素,最終給大家帶來了你可以想不到的答案:地球在未來20億年之久都是適合人類居住的,但是在未來的15億年之後,地球就會大幅度的升溫!而20億年只是一個期限值,真正能夠保持像目前這樣舒適的環境,時間大概只有10億年左右!

9. 地球何時會滅亡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此消息一出,引起坊間熱議。有學者表示,霍金之說更多的不是建立在相關科學依據上,而應該理解為「霍大師對人類的一個忠告」。但我覺得現在目前還是需要考慮2029年的阿波菲斯彗星撞擊地球。也許地球也會在那一刻終結。道教之語曾曰:「宇宙萬物,有成,然有滅。」

10. 200年後人類真的會滅絕嗎不知道請別猜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學家估計,如果用化學燃料的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的星球要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不知道霍金說的是不是真的。即使真的,那也不可怕,也沒有什麼。我們不但不會再活200年,就是二分之一也活不到,四分之一也活不到。 即使是2012年也不可怕,也沒有什麼。 即使像科學家說的,一顆小行星可能會在2182年撞地球。也不可怕,也沒有什麼。 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來臨,我們人類隨地球一起消失,那對誰都是公平的,是徹底的公平,是人類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公平。 無論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無論你富有得金山銀山,無論你貧窮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無論你三房四妾情人紅顏三千,無論你一生不知異性滋味,無論你是白種人、黑種人還是黃種人,無論你是美女還是巫婆,我們都會和地球一起消失得無影無蹤。 即使像流星劃過,那也只是一道閃光,即使濺落到別的星體,那也只是一顆隕石。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我們不能與生我們養我們的地球分離。我們不能乘坐飛行器移民到別的星球,那是既是是寄人籬下,也會生不如死。那些星球上的生命即使不把我們當豬狗看待,當奴隸使用,就是我們的望鄉之情也會是我們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且不說200年能不能造出飛行器,就是造出,也不可能把地球上的人類和動物全部轉移走,假如只能轉移少數人,那誰該走誰該留?即使留下一個人,也是不公平的,也是殘忍的。 霍金的大腦是奇異的,他的很多想法也是靈異的,是我們不能理解的。但是霍金闡釋的道理是淺顯的:「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 其實,霍金是在告訴我們,對地球資源無限制的掠奪,是要遭受懲罰的。 現代工業文明加速了對資源的掠奪,加速縮小了人類、動物和植物生存的空間。這樣的工業文明不是文明而是野蠻。 與其說加速工業發展區製造飛行器轉移人類,倒不如放棄工業文明,回到田園牧歌時代,最大限度減緩甚至不會發生世界末日的來臨,可能更容易實現。 日出日落,花開花謝,有生有死。世界末日總是要來臨的,只是來早與來遲。加速破壞就會來早,減少破壞,就會來遲。 傳說的諾亞方舟並無實證,製造轉移人類的飛行器只是幻想,為此的一切努力只能加速末日的來臨,當沒有造出時,末日就到了。 丟掉幻想,愛護地球,才是減緩世界末日到了的唯一途徑

閱讀全文

與人類滅亡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