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抗震等級使用年限

抗震等級使用年限

發布時間:2021-07-26 23:12:20

A. 設防烈度為7度的磚混結構,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等級為幾級

跟結構重要性分類有關,應該是可抗8級地震,一般來說抗震等級應為3級。記不太清了,去翻翻抗震規范吧。

B. 建築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設防分類為乙類,抗震

對於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表3.2.1對於建築結構的安全等級分三級內:一級,為重容要的建築物,破壞的結果很嚴重;二級,為一般的建築物,破壞的結果嚴重。大多數建築物的安全等級都屬於二級。抗震設防類別為乙類的建築,應該分具體情況來判定是一級還是二級。
使用年限為50屬於正常的建築使用年限,就是經設計後的建築可保證50年內承載力極限狀態和正常使用極好狀態滿足要求。
抗震設防分類,根據《抗震規范》規定有四類,即甲、乙、丙、丁。這是根據建築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功能來劃分的。其中甲類要求最高,丁類最寬松。
抗震設防烈度(提醒下你的「烈」字寫錯了!):是指按國家規定的許可權批准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在中國規范中共有6度、7度(0.10g,0.15g)、8度(0.2g,0.3g)、9度。
抗震等級是按照結構類型,高度,抗震設防烈度,場地類別,將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劃分為不同的抗震等級,共分四級,即,一、二、三、四。同樣條件下,一級要求最嚴,四級最寬松。

C. 建築抗震等級一、二、三、四級怎樣定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50011-2010上規定有『現澆鋼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級』表。是按照不同結構類型、不同高度及所在地區的設防烈度來劃分的,表下有附註,接下還有例外情況的適用條文。

D.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7級,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抗震等級幾級

你好,抗震等級主抄要根據結構類型、場地類別和抗震設防烈度而定,你沒有說明結構類型和場地類別,所以無法確定。

知道結構類型和場地類別後,你可參照我發給你圖片自行確定。另外由於你的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所以取設防烈度時,應比本地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級。

還不懂的話繼續提問。

E. 抗震等級是怎麼確定的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等級確定

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4)抗震設計時、與主樓連為整體的裙樓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部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較大而柱中軸力較大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或採用高強度混凝土柱。

6)高層建築結構中,抗震等級為特一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除應符合一級抗震等級的基本要求外,尚應符台下列規定: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V`,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O.02採用;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中、邊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L.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U%;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③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R`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0.03採用,且箍筋體積配箍率不應小於1.6%;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取1.6%。

⑷筒體、剪力牆應符合下列要求:

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35%,底部加強部位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取為0.4%;

③約束邊緣構件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率應取為1.4%.配箍特徵值宜增大20%;構造邊緣構件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於1.2%;框支剪力牆結構的落地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邊緣構件宜配置型鋼,型鋼宜向上、下 各延伸一層。

⑸剪力牆和簡體的連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當跨高比不大於2時,應配置交叉暗撐;

②當跨高比不大於1時,宜配置交叉暗撐;

③交叉暗撐的計算和構造宜符合本書第10章10.7條的規定。

(5)抗震等級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地震震級 M ,用地震面波質點運動最大值 (A/T)max 測定,(度)。

計算公式為:

M=lg(A/T)max+ σ ( Δ )

式中: A ---- 地震面波最大地動位移,取兩水平分向地動位移的矢量和,μ m ;

T ----相應周期, S ;

Δ----震中距, ( 度 ) 。

測量最大地動位移的兩水平分量時,要取同一時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內的震動。若兩分量周期不一致時,則取加權和:

T=(T N ×A N +T E× A E )/(A N +A E )

式中: A N ------ 南北分量地動位移,μ m;

A E ------ 東西分量地動位移,μ m;

T N ------ A N 的相應周期, S ;

T E ------ A E 的相應周期, S ;

量規函數σ ( Δ ) 為:

σ ( Δ )=1.66lg Δ +3.5

不能使用與表一中給出的值相差很大的周期來測定地震震級 M 。

地震震級 M 應根據多台的平均值確定。

中國使用的震級標准,是國際上通用的里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在實際測量中,由於其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沒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多用矩震級來表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震震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震等級

F. 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房屋年限的50到100年.請問抗震等級是多少級

缺少條件, 框架高度、場地類別等! 請參考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11-2010
若 高度小等於24m,3~4場地類別,抗震等級三級;
若 高度大於24m,3~4場地類別,抗震等級二級;
1 類場地 以上抗震等級降低一級

G. 國家有沒有規定房子抗震等級

國家規定了房子抗震等級。

等級確定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

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台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4)抗震設計時、與主樓連為整體的裙樓的抗震等級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部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

5)房屋高度大、柱距較大而柱中軸力較大時,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或採用高強度混凝土柱。

6)高層建築結構中,抗震等級為特一級的鋼筋混凝土構件,除應符合一級抗震等級的基本要求外,尚應符台下列規定: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鋼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區最小配箍特徵值`∧_V`,應按表5-13的數值增大O.02採用;全部縱向鋼筋最小構造配筋百分率,中、邊柱取1.4%,角柱取1.6%。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按國家規范,房屋的設防烈度為7度,就是說至少能承受烈度為7度的地震。抗震度數和地震的里氏級數不一樣。我國抗震設防烈度分6-9度,度數越高要求越嚴。

根據2002年起實施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度及以上地區的建築必須進行抗震設計,要求做到:當遭受低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響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使用;

當遭受相當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時,可能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使用;當遭受高於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預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時,不致倒塌或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7)抗震等級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一般規定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⑴框架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C`.應增大20%;

⑵框架梁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數≈「應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區箍筋構造最小配箍率應增大10%。

⑶框支柱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採用型鋼混凝士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②底層柱下端及與轉換層相連的柱上端的彎矩增大系數取1.8,其餘層柱端彎矩增大系數`Η_R`應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數`Η_VR`應增大20%;地震作用產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數取1.8,但計算柱軸壓比時可不計該項增大;

H. 怎麼算抗震等級

不是計算的,是按抗震設防標准進行確定的。以下參考一下;1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抗震設防類別有關,建築抗震設防類別的劃分,應符合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50223的規定。
2 抗震等級建築物的場地類別有關,按建築抗震設防類別及場地類別確定用於確定抗震等級的烈度.
3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01
6.1.2 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
註:1建築場地為Ⅰ類時,除6度外可按表內降低一度所對應的抗震等級採取抗震構造措施,但相應的計算要求不應降低;
2 接近或等於高度分界時,應允許結合房屋不規則程度及場地、地基條件確定抗震等級;
3 部分框支抗震牆結構中,抗震牆加強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應允許按抗震牆結構確定其抗震等級。
6.1.3 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的確定,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抗震牆結構,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傾覆力矩大於結構總地震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級應按框架結構確定,最大適用高度可比框架結構適當增加。
2 裙房與主樓相連,除應按裙房本身確定外,不應低於主樓的抗震等級;主樓結構在裙房頂層及相鄰上下各一層應適當加強抗震構造措施。裙房與主樓分離時,應按裙房本身確定抗震等級。
3 當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部位時,地下一層的抗震等級應與上部結構相同地下一層以下的抗震等級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地下室中無上部結構的部分,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三級或更低等級。
4 抗震設防類別為甲、乙、丁類的建築,應按本規范第3.1.3條規定和表6.1.2確定抗震等級;其中8度乙類建築高度超過表6.1.2規定的范圍時,應經專門研究採取比一級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4 砌體結構、排架無抗震等級;
5 應注意規范中對抗震等級的調整(特別是高規

I. 抗震類別甲乙丙丁和抗震等級一二三四級有什麼關系請具體說明根據

沒關系,因為兩者不是根據同樣的因素確定的。

抗震類別實在抗震設計中,建築根據其在地震時產生的後果及在抗震救災中所起的作用分為四類。

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設防類別、結構類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個因素確定,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一級至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在中國建築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准。

(9)抗震等級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乙、丙、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建築的抗震設防類別劃分見國家標准《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准》GB 50223的規定,也可見《建築抗震設計手冊》(1994年版)高層建築沒有丁類抗震設防。

各抗震設防類別的高層建築結構,其抗震措施應符台下列要求:

1、甲類、乙類建築:當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該地區的設防烈度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當建築場地為Ⅰ類時,應允許仍按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2、抗震設計時,B級高度丙類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應按表3-12確定。

3、建築場地為Ⅲ、Ⅳ類時,對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 15G和O.30G的地區,宜分別按抗震設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時各類建築的要求採取抗震構造措施。

J. 建築抗震等級

《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規定,四個抗震等級:根據烈度、結構類型、房屋高度將各類抗震建築結構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建築結構安全等級(專業中簡稱為安全等級、結構安全等級),是為了區別在近似概率論極限狀態設計方法中,針對重要性不同的建築物,採用不同的結構可靠度而提出的。


(10)抗震等級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抗震等級的劃分標准:

1、抗震等級:是設計部門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按「建築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准」,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等,而採用不同抗震等級進行的具體設計。

2、地震烈度:是國家主管部門根據地理、地質和歷史資料,經科學勘查和驗證,對我國主要城市和地區進行的抗震設防與地震分組的經驗數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設防類別分為甲、乙、丁類建築,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屋抗震設防烈度一般為8度。

3、震級是表示地震強度所劃分的等級,中國把地震劃分為六級:小地震3級,有感地震3-4.5級,中強地震4.5-6級,強烈地震6-7級,大地震7-8級,大於8級的為巨大地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結構抗震等級

閱讀全文

與抗震等級使用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