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競業禁止補償金是否必須按月支付,一次性支付或在競業限制期滿前提前支付完畢是否可以
一般來說,如果單位確實是額外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允許雙方約定支付的時間。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將本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拆分成工資和競業限制補償金發放,則屬於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應屬無效。
但從保險角度而言,用人單位最好是在離職後按月支付比較穩妥,以規避可能的法律風險。
相應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貳』 關於勞動法第二十三條「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是必須的
不給經濟補償 保密協議生效 但是競業限制協議無效 勞動者可以到相同或類內似行業工作
無法達成容一致那就是不簽競業限制協議 如果你簽了協議就表明雙方對補償問題已近達成共識
保密協議不需要進行經濟補償 競業限制協議才需要經濟補償
『叄』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補償數額怎樣算
按照雙方約定,沒有強制性規定
『肆』 勞動合同附件競業禁止中規定經濟補償金怎麼計算的
勞動合同附件競業禁止中規定經濟補償金怎麼計算的:關於競業限制補償金的問題,目前法律法規尚未設定競業禁止補償金的計算標准,只是規定了單位應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因此嚴格上來說要以你們之間的合同約定為准,如果你們當地地方有規定的,就應當以地方的規定為准。但我個人的觀點是,一般而言,每個月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不應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因為這個屬於國家為保證勞動者生活而規定的強制性規定,否則對勞動者的救濟就明顯不合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伍』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是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應該是可以的,不管是按月支付還是一次性支付,只要按約定足額支付就可以。
公司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從另一方面考慮是弊大於利,如果一次性支付完了,之後勞動者並未遵守競業限制的約定,公司雖然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但同時就要負舉證責任,舉證的難易不提,且事情到最後了想從勞動者手中拿到之前的支付的補償金,應該很不易吧,當然,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陸』 競業限制,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數額有規定嗎
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不得低於本人工資的30%,並且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六條 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但未約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履行了競業限制義務,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的30%按月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前款規定的月平均工資的30%低於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柒』 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嗎
是的,否則競業限制無效。
『捌』 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具體方式
你可以拒絕用抄人單位的該項要求;如果該用人單位未及時支付競業限制補償,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確認該競業限制無效。
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可以約定按月支付到勞動者的銀行卡內,不需要每月都去用人單位去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