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中國企業生存年限

中國企業生存年限

發布時間:2021-07-26 19:01:35

A.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據美國《財富》雜志報道,美國中小企業平均壽命不到7年,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而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美國每年倒閉的企業約10萬家,而中國有100萬家,是美國的10倍。不僅企業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

部分企業,從成立到破產,甚至連財務都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說起財務就只知道發票、報稅,即便是後期公司業務增多,注意到財務方面去聘請專職會計,給公司記賬、報稅、申請發票,處理企業常規財務問題,但專職會計的精力和經驗畢竟是有限的,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財務上的挑戰也會接踵而至。

(1)中國企業生存年限擴展閱讀

從另一份財經雜志《福布斯》發表的全球400首富排行榜也可以看出,與20年前同一排行榜的數據相比,平均每五名榜上有名的超級富豪當中,只有一名能留在榜上連續20年。

對很多家族來說,20年連一代都還未過完,更別說三代了。此外,其他的一些研究也顯示,能夠傳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數量不足總數的13%,能夠在第三代以後還為股東繼續賺錢的,只剩下20個,即5%而已!

要知道這里列的是國際大富豪,在全球67億人口中只有400人(或家族)夠資格上榜,亦即每1675萬人當中才有一人入選;傳到第四代還大富大貴的就更加少了,平均要3億3500萬人才出一個。換句話說,如果這一級別的富豪家族在世界上是以「非常平均的」形式出現的話,美國還分不到一個,因為它的人口剛過3億而已。

B. 中國企業生命周期為何短

因為中國的眾多企業都是「大而不強」 而這些企業的管理層全部都「急功近利」 所以你說中國都是這樣的一些企業 生命周期還會長嗎?

C. 中國企業存活20年以上的企業有多少比率

中國企業存活20年以上的企業有1%-3%比率

D. 中國企業存活時間超過十五年的比例

國企還行民營難

E. 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我國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為 7、8 年,小企業的平均壽命 2.9 年,每年有近100 萬家企業倒閉。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曾在2016年經濟日報中,發表文章《中國企業平均壽命為什麼短》,有抽樣調查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僅 3.7 年,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更是只有 2.5 年;而在美國與日本,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分別為 8.2年、12.5 年。

另外曾在2012年《中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白皮書》公布的數據,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7、8年。而曾在2014年《福州晚報》 的文章《統計稱中國小微企業壽命不到3年》中稱,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業還不到3年。

(5)中國企業生存年限擴展閱讀

從企業內部看,來自企業和創業者層面的主觀性因素,決定了我國企業難以跨越成長瓶頸,實現持續發展。

一方面,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創業者存在先天的劣勢與不足:歐美國家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明顯高於我國,創業者文化素質總體上高於我國,而且歐美國家創業教育體系發達,大學普遍開設創業教育課程,而我國近年來才開始重視創業教育;

歐美國家應用型大學佔比高達80%,致力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技術型人才,而我國大學教育普遍盲目追求學術型人才培養,多數大學畢業生既不精通學術也不善於應用,難以有效將所學知識與創業實踐相結合;

企業家應該是一群風險愛好者,能通過不斷創新來應對不確定性,但我國創業者中很大一部分人並不尊崇企業家精神,而是心浮氣躁,妄圖一夜暴富,很難指望他們帶領企業實現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我國新創企業自我成長能力欠缺,不足以支撐企業持續發展:我國新創企業大量集中於餐飲、批發與零售服務、低端消費品製造領域,這些領域門檻低、競爭激烈、需求變化快,創業者難以打造差異化優勢以實現長期發展;

持續創新是當前企業競爭的必然要求,但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創新意識,不願意進行創新與設備改造投入,企業產品與服務附加價值低,盈利空間有限,難以通過自我積累實現持續發展。

從企業外部看,不完善的企業發展環境,是阻礙我國新創企業持續成長的外因。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比過去有了較大改善,但與成熟市場經濟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融資難、融資貴,是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只有少數中小企業能夠順利從銀行獲得信貸支持,而且融資成本明顯高於銀行基準利率,部分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甚至在20%以上。

有一大批中小企業不是死於慘烈的競爭,而是死於高融資成本的拖累,「過橋」成本與互聯互保風險的爆發,更進一步推高了中小企業的死亡率。一些快速擴張的新創企業,由於不能及時得到融資支持,因資金鏈斷裂而意外死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F. 中國民營企業一般壽命是多少年

中國民營企業自己得歷史,平均壽命不到3年,據說存活10年得不到5%。

【內容提要】我國得民營企業能夠生存並發展到今天,應該感謝那些為民營企業得發展出過力、作過犧牲得人。但是也應該承認,企業「短壽」歸根結底還是企業領導人得素質問題。能做成大事得人,必須在人生觀層次上達到必要得修養。這恐怕是我國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得一個迫切問題

經過將近20年得抗爭,中國得民營企業終於有了立足之地,而且狀況不斷有所改進。如果總結過去得經驗得話,那就是進步是靠博弈得到得,而博弈是要花力氣、下功夫得。我國得民營企業能夠生存並發展到今天,應該感謝那些為民營企業合法存在得博弈出過力、作過犧牲得人。也應該讓那些阻礙民營企業發展得人有所反省。我國得改革還沒有完成,但願今後改革遭遇得阻力小一點,作出得犧牲也小一點。

民營企業在今天,已經非同小可了。可以毫不誇張得說,如果沒有民營企業,中國得經濟一天也混不下去。現在全國人民每天所消費得產品中有一半以上是民營企業生產出來得;每年新增加得上千萬名准備就業得青年人要靠民營企業創造就業機會;每年出口掙得外匯有一半以上靠民營和外資企業。改革前清一色國營企業得形式已經完全改變。如果看發展,民營企業還會有更大得機會,國家對民營企業得政策也會進一步放開。只要改革開放得大方向不變,這一點是可以肯定得。

以上是從大環境看,從民營企業自己得情況看問題並不少。翻看中國民營企業自己得歷史,平均壽命不到3年,據說存活10年得不到5%。原因在哪兒?當然有生存環境得問題。有些民營企業就是被不合理得稅收、政府得刁難搞垮得。但是也應該承認,民營企業自身得原因也是存在得,甚至還是很主要得原因。按理說,大部分企業3年內關門得現象並不稀奇,全世界都差不多。只不過中國得比例特別高。這和我們剛剛進入市場經濟,缺乏經驗有關。在企業開辦時,對市場缺乏了解,對競爭者沒有充分估計,對自己得優勢劣勢不清楚,犯了主觀主義得毛病。也有因為宏觀形勢變化而遭遇不幸得。

現在我國得市場經濟越來越成熟,總體上看,創業得經驗已經很豐富,問題逐漸轉移到創業之後得持續發展上來。頭3年以後,最初得難關已經過去,初步站住了腳跟,但是以後還有失敗得。當然,失敗得原因多種多樣,很難一概而論。根據我得觀察,有不少是因為企業之間得糾紛而倒閉得。欠錢不還,合同不遵守,打官司負擔太重。埋怨環境不好當然是對得,但是也應該看到,自己得環境也是別人得環境,所以也要在這方面做自我反省。只有每個企業都努力改進自己,整個環境才能夠改善。光指責別人,自己紋絲不動,只聽見吵鬧聲,不見實際行動,大環境永遠改進不了。

有許多很好得企業、很成功得企業也搞垮了,非常可惜。原因之一是勝利沖昏了頭腦,盲目投資,資金調度過於綳緊,不留退路。有得是經營得目標有問題,不是利人利己,為社會創造財富,為自己賺錢,而是追求個人影響,出風頭。教訓是要扎扎實實把企業做穩、做強,不要圖虛名。有得企業失敗是因為取巧經營,自作聰明,只想佔便宜,不為對方著想,造成各方面得關系緊張。不但和相關企業得關系緊張,對自己得員工也不培養、不愛惜,眼睛裡只有自己。最近西方國家提出企業得社會責任觀念,這和過去得企業經營得目標僅僅是利潤極大化完全不同。它要照顧到所有利益相關者得要求。其中包括股東、員工、債權人、債務人、消費者、政府、所在社區等等。照顧各方面得利益並不是不追求利潤、犧牲自己得利益,而是要能夠換位思考,想一想自己得決策別人會怎樣反應。現在大家都懂得要講守法,都在研究法律。但是光有法律是不夠得,還要有道德。法律只是利益界限得粗線條劃分,具體得情況千變萬化,不同得立場看法會非常不同。各方都覺得自己有理,所以才會打官司。如果各人都能夠換位思考,勞民傷財得許多官司本來是可以避免得。

尤其可惜得是有些很成功得企業賺了很多錢,正在鵬程萬里、前景如畫得時候,因為領導人之間意見不合,鬧得不歡而散,把企業搞垮。企業開始創辦時,大家志同道合,可以共患難。創業中,困難不克服企業就得死亡,容不得半點虛偽或鬆懈。辛苦幾年,回頭一看,財富積累了許多,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等到坐下來歇一口氣,准備享受一下自己得勞動成果時,問題就來了。這些財富是幾個創業者共同創造得,但是具體得分配,誰得多少,就有看法得不同。道理並不復雜,按勞分配。但是這個勞如何測量?不論經濟學家如何聰明,方法如何精巧,天下還沒有分配集體勞動成果得計算理論。此事只能靠估計。而估計就帶有主觀性。各人得估計不同,一般得規律總是把自己得貢獻看重了。這並不奇怪,因為自己做得事自己很清楚,別人做了些什麼總不如自己做得清楚。所以爭論就難免了。

創業得人都不是平庸之輩。他們之間得斗爭就不是一般得意見不合,要說服他們是幾乎不可能得。本來只是一個財富分配得問題,慢慢地變成了對個人能力得承認問題,個人在企業里得地位問題、權力問題,問題越來越復雜。平時難免有得一些小摩擦,現在發展成了原則分歧。爭論漸漸變成了意氣之爭,無所不用其極,連起碼得道德也不顧了。這時候,領導人之間得爭論擴散成為全企業之爭,更多得員工介入,企業就到了垮台得階段。前景如畫得企業就是這么人為地結束了。

這樣得例子並不少見。為什麼事情發展到最後,是誰都不希望看到得結局?歸根結底還是領導人得素質問題。能做成大事得人,必須在人生觀層次上達到必要得修養。這恐怕是我國當前民營企業發展中一個迫切問題。

G. 一般而言企業的生命周期是幾年

目前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2.9年,集團公司的平均壽命為7-8年,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5年
http://www..com/link?url=8u99VxtgKJFpDv-NUz--TP1

H. 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從企業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只有 3.9 年。因為企業沒有找到存在的理由,只為了賺錢而盯著短期利益。

許多國內企業,尤其是家族企業,在具體運作中很多事情沒有統一的標准。即使有標准,也只是場面上用的。標準是一回事,具體辦理、執行又是另一回事。在處理事情時大都因人而異,因事不同,因時各樣,靠感覺、靠經驗、靠傳承來辦理各種事情,導致企業一大就管理混亂。

(8)中國企業生存年限擴展閱讀

企業長久的注意事項:

制定高效科學的發展規劃。企業在的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戰略目標。個人推薦,最好能夠通過「市場供需調查、項目開發可行性、風險性評估、預案提報」等多個方面著手,對未來短期長期盈利模式和執行要點做一個全面深度的規劃。

統籌監管。以企業盈利為核心,業務管理和行為管理為出發點,從人力資源、運作成本、技術支持、文化理念和制度等多方面入手,站在企業管理層的角度,宏觀的發現、調整企業內部運作的大方向和環境。

明確崗位職責。「將責任落實到人」是企業薪酬績效管理政策中最關鍵的部分。企業只有將員工工資績效跟崗位工作無接縫的關聯在一起,才能夠最大化保證員工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做好工作內容。

I. 在中國100家企業能生存10年有多少

中國國家工商總局企業局、信息中心2013年發布的中國「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顯示——2008年初至2012年底,五年內全國累計退出市場的企業共394.22萬戶,近五成企業壽命不足5年,平均壽命為6.09年,但高於美國《財富》雜志的美國企業數據(美國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
所以100家10年來計,剩下的有一成左右。

J. 中國的企業為什麼存活時間短,難出百年企業

深入分析中國的歷史和國情,中國很少出現百年企業實質上是很正常的,其基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只有一百多年,在這樣一個很短的歷史中,出現經營百年以上的企業自然是鳳毛麟角了。 二、中國沒有建立起保護私有財產憲法制度,尤其是1949年以後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所謂的「社會主義改造」,所有的私營企業都沒改造了,根絕了,因此,中國沒有真正經營過百年的企業是必然的。 三、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真正算起來,才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不可能出現經營百年的企業。 以上這三點,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有真正經營百年的企業。當然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問題的關鍵是:今後我們中國會不會出現經營超過百年的企業,這才是我們所關心和關注的。 中國要出現百年企業,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必須建立起保護私有財產的憲法制度,並且表明私有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性,任何政府、政黨甚至政權的更迭,都必須保證這一制度的實施。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共產」或者實行所謂的「共產主義改造」,實施變相的剝奪和橫征暴斂,中國便不可能出現百年企業,那些企業家們自然要逃到能夠保證他們利益的國家。目前,在許多人的腦殼里這種思想依然存在,這種危險並未消除。 第二、只有建立起對私有產權的保護制度,才能激發人的積極性,才能產生傳承,才能產生一代一代人的努力和奮斗,沒有這種制度,沒有這種一代一代人的傳承,不可能產生百年企業。 第三、追求百年生存的企業和追求眼前利益的企業是不同的。百年企業關注的是信譽、是形象、是品牌、是文化、是投入、是長遠;而追求眼前利益的企業,追求的是眼前的利益,甚至使多數企業為了追去短期利益而不講信譽,不講道德,不講品牌,不重形象,不重品牌,不重長遠,竭澤而漁,搞短期行為,這樣一種心態,一種追求,不可能產生百年的企業。

閱讀全文

與中國企業生存年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