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6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有入伍年限規定嗎)
2016年全國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是有入伍年限滿12年才可以安置工作的。專
依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屬》(國務院令第608號) 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九條規定: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
(二)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
(三)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㈡ 退役軍人安置的條件和需要等待的時間
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三章規定,安置分為自主就業、安排工作和退休與供養三種情況。《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35條規定,安置地人民政府應當在接收退役士兵的6個月內,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務。
自主就業: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義務兵和服現役不滿12年的士官退出現役的,由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業。
安排工作: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1、士官服現役滿12年的;2、服現役期間平時榮獲二等功以上獎勵或者戰時榮獲三等功以上獎勵的;3、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8級殘疾等級的;4、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退役士兵在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服現役的,優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礙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予以妥善安置。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退役時自願選擇自主就業的,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一節的規定辦理。
退休與供養:根據《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中級以上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1、年滿55周歲的;2、服現役滿30年的;3、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1級至6級殘疾等級的;4、經軍隊醫院證明和軍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審核確認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
退休的退役士官,其生活、住房、醫療等保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中級以上士官因戰致殘被評定為5級至6級殘疾等級,本人自願放棄退休安置選擇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可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二節的規定辦理。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被評定為1級至4級殘疾等級的義務兵和初級士官退出現役的,由國家供養終身。
(2)退伍兵安置期限擴展閱讀:
退役士兵的「服現役年限」計算方法: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第五條第二款規定,士兵服現役年限「自兵役機關批准服現役之日起,至部隊下達退役命令之日止計算」。士兵服役期間被處以刑罰、勞動教養的,服刑和勞動教養時間不計入服現役年限。
士兵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退出現役:
1、義務兵服現役期滿未被選取為士官的;2、士官服現役滿本級規定最高年限未被選取為高一級士官的,在本級服現役期限內因崗位編制限制不能繼續服現役的;3、服現役滿30年需要退出現役的或者年滿55周歲的;4、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殘疾等級後,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5、患病醫療期滿或者醫療終結,經軍隊醫院證明和軍級以上單位衛生部門審核確認,不適宜繼續服現役的;6、因軍隊編制調整需要退出現役的;7、因國家建設需要退出現役的;
8、士兵家庭成員遇有重大疾病、遭受重大災難等變故,確需本人維持家庭正常生活,經士兵家庭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證明,經師(旅)級以上單位司令機關批准退出現役的;9、其他原因不適宜繼續服現役,經師(旅)級以上單位司令機關批准退出現役的。
㈢ 退伍軍人有安置卡,有效期多久!
從2002年開始,民政部抄為切實解決當前優待安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優待安置工作,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徵兵命令》和《退伍通知》精神,在全國實行《優待安置證》制度。該證是義務兵及其家屬、復員士官享受現行優待安置政策的合法憑證,沒有《優待安置證》的一律不享受各級政府規定的優待安置政策。《優待安置證》是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每年下達的全國「非農」戶口與「農業」戶口青年的徵集比例和數量,由民政部統一制發。所以,《優待安置證》的具體發放范圍是所有被徵集的新兵。按照實行《優待安置證》制度的有關通知,「農業」戶口的士兵,其家屬憑證享受優待,本人退役後回農村安置;「非農」戶口的士兵,本人及家屬憑證按規定享受優撫安置待遇。所以說安置卡沒有設置有效期,原則上始終有效,安置卡一直到給你安排完工作後就算完成了任務。
㈣ 退役軍人沒滿安置年限的就該被拋棄嗎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你說退役軍人美滿安置年限的就該拋棄嗎?我認為這是不合理的,這個你可以找軍人安置辦公室。
㈤ 退伍軍人如何安置
有退伍安置卡的到分配的地方。沒有的可以自謀職業
㈥ 退役士兵有安置卡有有效期嗎
安置卡沒有設置有效期,
原則上始終有效,
安置卡一直到給你安排完工作後就算完成了任務。
㈦ 退役軍人安置工作是否有試用期
法律沒有特別規定,應適用一般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試用期應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商,即可以約定試用期,也可以不約定試用期。對退役軍人安置工作問題,勞動合同法並未作出特別規定。
㈧ 退伍兵待安置時間養老保險
1.根據國務院第259號令《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繳費單位和繳費個人應當以貨幣形式全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不得減免。退伍軍人跟普通市民一樣自己交錢辦理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費到60歲之後開始享受養老金。但達到退伍軍人的服役年限(軍齡)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即參軍的10年雖然沒有繳納養老保險費,但視同他已經繳納,就是說在他繳納保險費年限的基礎上多算10年。
2.退伍軍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的統一標准發給。個人帳戶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帳戶化。具體為:以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待遇當年繳費檔次的平均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軍齡(不滿1年按1年算)計算帳戶化額度,該額度計入個人帳戶儲存額。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其繳費年限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優待養老金,對退伍軍人晚年生活的經濟保障,具有國家政策支持。
3.城鎮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間連續工齡計算問題。
根據國家民政部《關於印發對<退伍義務兵安置條例>若干規定的說明的通知》(民安字[1988]19號)及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2001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新政辦[2001]188號)關於「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依法參加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其軍齡連同待分配期一並計算為連續工齡,並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待分配時間,是指《安置條例》規定的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退伍軍人回到原徵集地後等待分配的時間。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可適當延長。」今後,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待分配時間從報到之日起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因組織造成的原因和其他特殊情況導致待分配時間延長的,經當地安置部門出具證明,其待分配的時間可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3年。對因本人原因導致待分配期限延長的,其延長時間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符合在城鎮安置就業的退役士兵,應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及時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㈨ 國家政策是怎樣規定兩年退伍兵安置的
2011年以前入伍,有安置卡的,可以安置工作。
2011年11月以後入伍,就有安置卡一說了,兩年退伍兵不安置工作了,只發一萬多的退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