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般玻璃幕牆的正常使用年限為多少年規范設計年限為25年。
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 102—2003
12.2.2
定期檢查和維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幕牆工程竣工驗收後一年時,應對幕牆工程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此後每五年應檢查一次。檢查項目應包括:
1)幕牆整體有無變形、錯位、松動,如有,則應對該部位對應的隱蔽結構進行進一步檢查;幕牆的主要承力構件、連接構件和連接螺栓等是否損壞、連接是否可靠、有無銹蝕等;
2)玻璃面板有無松動和損壞;
3)密封膠有無脫膠、開裂、起泡,密封膠條有無脫落、老化等損壞現象;
4)開啟部分是否啟閉靈活,五金附件是否有功能障礙或損壞,安裝螺栓或螺釘是否松動和失效;
5)幕牆排水系統是否通暢。
2 應對第1款檢查項目中不符合要求者進行維修或更換;
3 施加預拉力的拉桿或拉索結構的幕牆工程在工程竣工驗收後六個月時,必須對該工程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拉力檢查和調整,此後每三年應檢查一次;
4 幕牆工程使用十年後應對該工程不同部位的結構硅酮密封膠進行粘接性能的抽樣檢查;此後每三年宜檢查一次。
12.2.3 災後檢查和修復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幕牆遭遇強風襲擊後,應及時對幕牆進行全面的檢查,修復或更換損壞的構件。對施加預拉力的拉桿或拉索結構的幕牆工程,應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拉力檢查和調整;
2 當幕牆遭遇地震、火災等災害後,應由專業技術人員對幕牆進行全面的檢查,並根據損壞程度制定處理方案,及時處理。
『貳』 一般建築的使用壽命大概是多長時間
身邊的混凝土建築物會不會突然坍塌呢,實際上混凝土的成分是和砂石幾乎相同的。理論上來說它幾乎可以達到上千年或者更長時間,這些從出土的遺跡中就可以初步推測出來。
但這些只是理論,遺跡中保存的混凝土是需要一些特定的條件的,而且保存的不是很完整。在現實的建築當中,混凝土設計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是在七八十年左右,也就是按照商品房屋的產權年限設計的。順便一提,我國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水壩工程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它最初的設計使用年限就是100年。
那麼為什麼混凝土的設計建造壽命和理論上的壽命為什麼會相差這么多,並不是相差三五年而是和理論壽命相差千百年?這么來說,我們首先要考慮到它的用途,因為在建築物中混凝土的使用環境很少是它的最理想的保存環境。設計師首先都會考慮到這一點,以及自然中惡劣的天氣條件混凝土內部的水分和承受的壓力等很復雜的狀況,還有各種人為的狀況。
我們的建築初衷就是為了能更好的使用它,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物,而不是各種分開的混凝土塊。總不能因為它的理論壽命,而給它隔離在一個專門的理想條件中吧。
說起混凝土我們都會想到鋼筋,高樓和橋梁的建築中絕對離不開鋼筋和混凝土。混凝土在大型的建築物當中承重的能力不是很理想,而鋼筋容易生銹,它們兩個組合在一起,可以在使用中相互優化彼此的缺點,可謂是非常的互補。
一般的民用建築物都是50年的年限就是為了盡可能的保障這個時間內的安全問題。當然這些只是最低年限,實際上100年也是沒有問題的
『叄』 一般玻璃幕牆設計使用年限多久
一般不低於50年,幕牆結構膠不低於15年,具體如果建設方有要求,結構強度可以通過計算,達到50年以上。
『肆』 幕牆設計使用年限。
JGJ 102―2003《玻璃幕牆工程技術規范》條文說明第12.1.1條指出:玻璃幕牆屬於易於替換的結構件,玻璃幕牆設計使用年限屬二類,其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第5.1.6條指出:除預埋件之外,其餘幕牆構件的安全等級一般不會超過二級,設計使用年限一般考慮為25年)。
大型的可以按50年或100年考慮
『伍』 擋土牆的施工工藝
擋土牆的施工工藝:
1、石料要求
(1)砌體石料必須質地堅硬、新鮮,不得有剝落層或裂紋。其基本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設計規定。
(2)石料從採石場專門開采,表面的泥垢等雜質,砌築前應清洗干凈。
(3)石料的規格要求:一般由成層岩石爆破而成或大塊石料鍥切而得,要求上下兩面大致平整且平行,無尖角、薄邊,塊厚宜大於20cm。
2、膠結材料要求
(1)砌石體的膠結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漿和混凝土。水泥砂漿是由水泥、砂、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2)水泥:應符合國家標准及部頒標準的規定,水泥標號不低於32.5級。
(3)水:拌和用的水要求符合國家標准規定。
(4)水泥砂漿的沉入度應控制在4~6cm。
3、砌築要求
(1)已砌好的砌體,在抗壓強度未達到2.5Mpa前不得進行上層砌石的准備工作。
(2)砌石必須採用鋪漿法砌築,砌築時,石塊宜分層卧砌,上下錯縫,內外搭砌。
(3)在鋪砌前,將石料灑水濕潤,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殘留積水。砌體外露面在砌築後12至18小時之內給予養護,繼續砌築前,將砌體表面浮碴清除,再行砌築。
(4)水泥砂漿砌石體在砌築時,應做到大面朝下,適當搖動或敲擊,使其穩定;嚴禁石塊無漿貼靠,豎在填塞砂漿後用扁鐵插搗至表面泛漿;同一砌築層內,相鄰石塊應錯縫砌築,不得存在順流向通縫,上下相鄰砌築的石塊,也應錯縫搭接,避免豎向通縫。必要時,可每隔一定距離立置丁石。
(5)雨天施工不得使用過濕的石塊,以免砂漿流淌,影響砌體的質量,並做好表面的保護工作。如沒有做好防雨棚,降雨量大於5mm時,應停止砌築作業。
4、砌築方法:
(1)一般要求
1)砂漿必須要有試驗配合比,強度須滿足設計要求,且應有試塊試驗報告,試塊應在砌築現場隨機製取。
2)砌築前,應在砌體外將石料上的泥垢沖洗干凈,砌築時保持砌石表面濕潤。
3)砌築因故停頓,砂漿已超過初凝時間,應待砂漿強度達到2.5Mpa後才可繼續施工;在繼續砌築前,應將原砌體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築時應避免震動下層砌體。
4)砌石體應採用鋪漿法砌築,砂灰漿厚度應為20~30mm,當氣溫變化時,應適當調整。
5)採用漿砌法砌築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對不同時砌築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並應砌成斜搓。
6)砌石體尺寸和位置的允許偏差,不應超過有關的規定。
(2)塊石砌體
1)砌築牆體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且將大面朝下。
2)砌體應風皮卧砌,並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不得採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築方法。
3)砌體的灰縫厚度應為20~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後用碎塊或片石嵌實,不得先擺碎石塊後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石塊間不應相互接觸。
4)砌體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築。
5)石牆必須設置拉結石。拉結石必須均勻分布、相互錯開,一般每0.7m2牆面至少應設置一塊,且同皮內的中距不應大於2m。
拉結石的長度,若其牆厚等於或小於400mm時,應等於牆厚;牆厚大於400mm時,可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50mm,且其中一塊長度不應小於牆厚的2/3。
6)砌體每日的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2m。
5、養護
砌體外露面,在砌築後12~18h之間應及時養護,經常保持外露面的濕潤,養護時間:水泥砂漿砌體一般為14天。
6、砌石表面勾縫
勾縫砂漿採用細砂,用較小的水灰比,採用32.5級水泥拌制砂漿。灰砂比應控制在1:1至1:2之間。清縫在料石砌築24小時後進行,縫寬不小於砌縫寬度,縫深不小於縫寬的二倍。勾縫前必須將槽縫沖洗干凈,不得殘留灰渣和積水,並保持縫面濕潤。勾縫砂漿必須單獨拌制,嚴禁與砌石體砂漿混用。拌制好的砂漿向縫內分幾次填充並用力壓實,直到與表面平齊,然後抹光。砂漿初凝後砌體不得擾動。勾縫表面與塊石應自然接縫,力求美觀、勻稱,砌體表面濺上的砂漿要清除干凈。當勾縫完成和砂漿初凝後,砌體表面應刷洗干凈,至少用浸濕物覆蓋保持21天,在養護期間應經常灑水,使砌體保持濕潤,避免碰撞和振動。
『陸』 室內裝飾設計的合理使用年限應為幾年
至少兩年。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便處於保修期內,不同的部分質保時間不同,但至少是兩年,出現問題要盡早發出保修通知,對於保修費用由質量缺陷的責任方承擔。
建設工程質量保修制度指建設工程在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後,在規定的保修期限內,因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質量缺陷,應當由施工承包單位負責維修、返工或更換,由責任單位負責賠償損失.建設工程實行質量保修制度是落實建設工程質量責任的重要措施。
(6)擋土牆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建築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2000年6月30日建設部令第80號發布)對該項制度的規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最低保修期限
建設工程承包單位在向建設單位提交竣工驗收報告時,應當向建設單位出具質量保修書.質量保修書中應當明確建設工程的保修范圍、保修期限和保修責任等.
第七條保修范圍和正常使用條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1)基礎設施工程、房屋建築的地基基礎工程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2)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3)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4)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和裝修工程,為2年.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發包方與承包方約定.建設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因使用不當或者第三方造成的質量缺陷,以及不可抗力造成的質量缺陷,不屬於法律規定的保修范圍.
第八條房屋建築工程保修期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第九條房屋建築工程在保修期限內出現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應當向施工單位發出保修通知。
施工單位接到保修通知後,應當到現場核查情況,在保修書約定的時間內予以保修。發生涉及結構安全或者嚴重影響使用功能的緊急搶修事故,施工單位接到保修通知後,應當立即到達現場搶修。
第十條發生涉及結構安全的質量缺陷,建設單位或者房屋建築所有人應當立即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由原設計單位或者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設計單位提出保修方案,施工單位實施保修,原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負責監督。
2、質量問題
建設工程在保修范圍和保修期限內發生質量問題的,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並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對在保修期限內和保修范圍內發生的質量問題,一般應先由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等單位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確定維修方案,由施工單位負責維修。
但當問題較嚴重復雜時,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只要是在保修范圍內,均先由施工單位履行保修義務,不得推諉扯皮.對於保修費用,則由質量缺陷的責任方承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築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
『柒』 普通民用住宅設計年限是幾年
設計年限是100年,使用年限是70年,每家住戶裝修中,敲敲打打,傷筋動骨,砸承重牆,割主鋼筋,房子壽命大大減少了,不到規定年限,已經變成了危房,現在已經有房子在裝修中突然倒塌,怪誰?怪設計?怪施工?
『捌』 混凝土使用年限多少
通常混凝土的使用年限為年。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在不出現天災人禍的前提下,可以保存的非常久,非常耐用,但是為了令混凝土始終維持在一個安全的狀態,通常60年會做一次換新。
只要混凝土或砂漿處於良好環境,即沒有腐蝕、沒有凍融、沒有高溫(100°C以上)等等對混凝土/砂漿的破壞因素存在,混凝土/砂漿的強度就不會降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這是混凝土/砂漿優於有機材料和金屬材料的地方。
由水泥凝結的混凝土/砂漿屬於無機礦物材料,本身的穩定性很好。但實際工程應用的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是處於自然環境中,必然會遭遇許多破壞因素,例如北方的橋梁、碼頭必然冬季會受凍,跨海大橋、沿海碼頭必然會受海水侵蝕(海水中氯能滲透進入混凝土導致鋼筋銹蝕),有些地區土壤中含硫酸鹽或有酸雨會腐蝕混凝土,等等。
此外,混凝土還可能發生內部自身膨脹破壞,例如鹼-骨料反應、延遲鈣礬石生成,等等。如果對這些破壞因素沒有採取措施防範,混凝土結構的壽命最短可能只有十幾年,甚至幾年。所幸的是,目前混凝土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外部因素的破壞和防止發生內部破壞。
最新頒布的標准GB/T50476-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就是針對混凝土結構所處環境和可能存在的破壞因素,進行結構和混凝土設計,保證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根據工程的重要性,設計使用壽命不低於50年和100年。
(8)擋土牆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混凝土材料是一種耐久性材料,但是本質上是一種非均勻的多孔材料,在二氧化碳、水、氯離子、硫酸鹽等的介質的侵蝕作用下,不可避免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而腐蝕,混凝土會加速破壞,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鹽類結晶
當混凝土與含有大量可溶性鹽類化合物的水接觸時,這些鹽類化合物會滲入混凝土中,經過水分的蒸發,鹽類在混凝土中不斷濃縮,最後形成結晶,而結晶過程還往往伴隨體積的增大。因此,造成混凝土材料的開裂破壞。典型當屬硫酸鹽腐蝕。
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中,化學腐蝕中最廣泛和最普通的形式是硫酸鹽的腐蝕。硫酸鹽與水泥中的鈣釩石發生反應生成硫鋁酸鹽,並伴有體積的增大,而導致混凝土材料的開裂。這種開裂進一步加速了硫酸鹽對混凝土基體的腐蝕。
滲濾鹽霜
當水分能從混凝土表面滲出時,混凝土表面總會出現鹽霜。這些鹽類由混凝土滲析出,經蒸發水分後結晶而成,或是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相互作用的結晶。表明混凝土內部發生了明顯的滲濾,嚴重的滲濾導致孔隙率增加,從而降低了混凝土層的強度和增加了受侵蝕性化合物的作用。
酸鹼腐蝕
混凝土材料是一種鹼性材料,一般不會遭受鹼性物質的腐蝕。但在化工企業中,長時間接觸高濃度鹼性物質也會使混凝土材料破壞。混凝土材料對酸的抵抗能力較弱。比如,碳酸與氫氧化鈣反應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因此,碳酸對混凝土有較大的腐蝕性,即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混凝土材料產生腐蝕的原因。
資料來源:網路:混泥土腐蝕性
『玖』 為什麼樓房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房屋使用年限是由審批的土地使用年限來決定的,並不是指鋼筋和砼到了50年就專到壽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屬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9)擋土牆設計年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
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這使得住宅業主感到安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問題,消除了二手房購買者對土地使用權年限的後顧之憂,將促進二手房的流轉,有利於提高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