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泥壽命多少年
水泥的壽命一般為60-70年左右。目前我國房子房產證的期限是70年,房子的設計壽命是55年左右,所以水泥的壽命為60-70年。但是設計合理使用年限不同,水泥的壽命就不同,正常使用應該不少於100年的。
拓展資料:
水泥地面的養護
1.首先我們要考慮好薄膜的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了。因為太厚會造成資源浪費,太薄又會使塑料薄膜容易破,這樣就起不到保濕的作用了。然後是塑料薄膜的寬度,我們應該保證塑料薄膜的寬度要大於地面寬,兩側用泥土蓋住,防止水分流失。
2.用布、氈、麻袋等吸水性較好的材料覆蓋地面進行保濕養護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及時對覆蓋物灑水來保持覆蓋物的濕潤,在覆蓋地面時也要保證覆蓋物切實將地面完全覆蓋住,不要在覆蓋物之間留有空隙,否則會使水泥地面的質量降低,造成水泥地面局部不達標等情況的出現。
3.最後就是地面的保養時間問題了。最主要的保養是保養的前7天。在這7天內,我們一定要保證地面被無縫隙保濕。一般的地面保養時間在兩到三個周,如果氣溫比較高就少保養幾天,但也不可小於兩個周,如果天氣較冷就要適當延長保養時間,要在三個周以上。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地段則需要保養一個月之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4.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採用其他養護方式,如:封閉養護,包括薄膜覆蓋養護、養護劑養護,其中薄膜覆蓋養護應選擇厚度大於13μm的白色、黑色或透明的聚乙烯薄膜覆蓋,白色宜在夏季,黑色應避免夏季使用。
❷ 設計使用年限50年的普通住宅,其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於多少
設計年限為50年的建築物,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5
如果強調 是大截面應不低於C20
❸ 混凝土建築使用期是多少年
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
首先是設計標准,一般民用建築是50年,大型或者比較重要的建築回為80年或以上,當然其答使用壽命肯定回大於設計年限的,如果說自然壽命,那就不好說了,與混凝土材料特性,結構設計,還有自然條件的影響都密切相關,其壽命相對而言不是很長,主要是由於建築時間長了會出現缺陷,比如混凝土開裂對鋼筋的保護降低,導致破壞加速,從而壽命大大降低,還有自然的侵蝕風化作用,但其使用壽命肯定大於設計年限,如果有後期維護的話,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彌補,其使用壽命會大大地提高的
我是學生,有什麼不正確的地方敬請指正
那些建築都會有人定期的檢查的,發現隱患肯定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早發現早處理,這樣建築物的壽命會大大提高的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不同建築結構的折舊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
❹ 設計使用年限50年的普通住宅,其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於多少
正確答案為:b選項來
答案解析:設自計年限為50
年的建築物,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干c25。參見教材p6
。;按p5,設計年限為50
年的建築物,大截面混凝土墩柱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20
,答案a;從答案排放順序看,答案是b
❺ 鋼筋混凝土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混凝土構件的使用壽命因其所處環境狀況不同而異,壽命不定。
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環境使用,其設計使用期不應小於50年。對特殊重要結構不應小於100年。
❻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其自然壽命是多少年
不同建築結構的使用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自然壽命一般是高於60年的,但是使用狀況不一樣,所以壽命不一。
使用壽命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首先是設計標准,一般民用建築是50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型或者比較重要的建築為80年或以上,當然其使用壽命肯定會大於設計年限的。
如果說自然壽命,與混凝土材料特性,結構設計,還有自然條件的影響都密切相關,其壽命相對而言不是很長,主要是由於建築時間長了會出現缺陷,比如混凝土開裂對鋼筋的保護降低,導致破壞加速,從而壽命大大降低,還有自然的侵蝕風化作用,但其使用壽命肯定大於設計年限。
如果有後期維護的話,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彌補,其使用壽命會大大地提高的,建築都會有人定期的檢查的,發現隱患肯定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早發現早處理,這樣建築物的壽命會大大提高的。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
(6)混凝土房屋使用年限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要求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和建造圍繞著工業化的標准和實際中的考慮,而這兩者又隨著工業化中積累的經驗和研究慢慢地發展。當新的沒計方法、製作過程、建造技術不斷產生的同時,建築材料也在穩定地發展。
從某些方面講,工業化的標准一般反映出的足被大家接受的思想以及根據建設規范所從事的實踐。但是,規范通常講的只是某些最低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如果你期望的不只是最低要求,那麼滿足最基本的要求就不是你理想中的目標。
因為設計和建造混凝土結構是一件很實際的事情,所以許多設計人員更注重的是更為有效的工業標准,而不是印刷成文的規范。因此,工業生產標准影響了以下關於結構設計和建造的幾個方面:
(1)設計的方法和准則。
(2)生產建造過程。
(3)所需要的測試和證明。
(4)影響建造計劃和細節的一般規范要求。
(5)特別的規范要求(例如防火)。
設計人員一般不直接參與建造工作,但他們必須考慮以下在實際中會碰到的一些問題。
1.一次澆築的最大量
澆築的尺寸受到時間(如8小時工作時間)、工作量的大小、場地的條件、運送混凝土的車輛的數目、澆築方法以及結構形式的影響(例如在實際澆築中對於多層建築只能一次澆築一層)。
對於大型結構的最大澆築量通常儀是整個結構澆築量的一部分。當澆築停止了一段時間後,已澆築的混凝土在下一次澆築前將會結硬。
新舊混凝土的連接處稱為冷接縫或者施工縫。設計人員必須預先考慮這一問題——例如,由於現澆結構被認為是單一的連續的結構,設計人員必須仔細考慮這種施工縫的影響。
2.混凝上設計強度(fc)
在設計過程的前期階段,設計人員必須先確定混凝土的設計強度。毫無疑問,這一關鍵值和結構的性能有關。設計人員也必須考慮現今所應用的技術、承建商的能力以及項目的預算。
因此,有一些設計會不斷超越現今建造技術的極限,要求使用盡可能好的混凝土(例如設計高層建築),而其他一些設計只要求使用低強度的混凝土。
3.建造的准確度
現場澆築是一個非常粗略的工作,很少能達到精確的幾何尺寸或光滑的面層。經驗告訴設計人員什麼樣的誤差是允許的,什麼樣的誤差是可以進行改善的——他們學會了仔細地寫一些設計說明,特意選擇一定的材料或在現場做一些監督。
但是,一般來說,工廠預制的混凝土的質量要高於現澆混凝土。這些構件尺寸精確而且可以進行修改。雖然精確的尺寸要求和光滑的面層對基本結構的形成不是關鍵的,但它們能使得建築物在表面處理和其他建築上的工藝更優越。
當然,如果建成後混凝土被其他東西覆蓋或包住,那麼這一缺點的影響就不大了。但是,設計人員必須了解結構中較為精細的連接構件所要求達到的精確度,認識到建造混凝土結構精確度的最低要求。
4.混凝土構件的最小尺寸
因為實際建造上的原因,為廠滿足保護層和鋼筋間距的不同要求,一些鋼筋混凝土構什必須有特定的尺寸。
當板、牆、梁中配有受彎鋼筋時,它的尺寸主要是受拉鋼筋和受壓混凝土外邊緣之間的距離決定。因此在非常薄的梁、薄板和牆中,受彎鋼筋不起什麼作用。
一般地,在板和牆中要布置兩個方向的鋼筋。即使受彎作用只發生在一個方向,規范也要求在另一個方向必須配有一定數量的鋼筋來控制由於收縮和溫度變化而產生的裂縫。
即使採用最小的保護層厚度和最小截面積的鋼筋,板的最小厚度也應大致達到2in,但是除了托梁或井式結構,板的厚度通常較大從而提高廠抗彎能力。一般的鋼筋布置在頂部還是底部主要由彎矩的正負決定。
建築規范常常要求附加保護層厚度,規定最小厚度板的保護層厚度為4in或更大,從而保證較高的耐火等級。
提示板的厚度是由所用骨料的大小決定的。
l0in厚的牆或更厚的牆常常有兩層鋼筋[見圖4.1(c)]。每一層都在允許的情況下和牆體外表面很接近。具有十字交叉鋼筋的牆(例如,有水平、垂直鋼筋)一般厚度很少小於6in。
❼ 混凝土結構的房屋使用壽命多少年
使用復壽命要根據具體情制況來看,首先是設計標准,一般民用建築是50年,鋼筋混凝土結構大型或者比較重要的建築為80年或以上。
當然其使用壽命肯定會大於設計年限的,如果說自然壽命,與混凝土材料特性,結構設計,還有自然條件的影響都密切相關,其壽命相對而言不是很長,主要是由於建築時間長了會出現缺陷,比如混凝土開裂對鋼筋的保護降低,導致破壞加速,從而壽命大大降低,還有自然的侵蝕風化作用,但其使用壽命肯定大於設計年限,如果有後期維護的話,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彌補,其使用壽命會大大地提高的。
建築都會有人定期的檢查的,發現隱患肯定要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早發現早處理,這樣建築物的壽命會大大提高的,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
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不同建築結構的折舊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
❽ 設計使用年限50年的普通住宅,其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於多少
設計使用年限是設計規定的一個時期,在這一規定的時期內,只需要進行正常的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即房屋建築在正常設計、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維護下所應達到的使用年限。(參見《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GB50068-2001)1.0.4條文說明。 建築設計中國家規定的使用年限就四中如下: 1、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 為臨時性結構 2、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 為易於替換的結構構件 3、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 為普通房屋和構築物 4、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 為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結構 按照建設部和質檢總局制定的[民用建築通則],混凝土、磚混結構的住宅設計使用年限一般為50年,這只是建議性的合理使用年限,並不意味著老百姓只能使用50年,達到設計使用年限50年以後,能否安全使用,這與建築的設計、施工材料等多方面有關,需要進行檢測鑒定後才能確定。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居住是用地是70年,工業用地是50年,商業用地是40年,綜合用地是50年。有時候開發商會偷換概念,打著使用年限為70年的旗號賣房子,但是他們說的也並無錯,因為他們說的是居住地塊的國有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我就是做設計的,一般我們做的樓設計使用年限就是50年,除非重大的特殊的設計使用年限會是100年。說50年也就是設計上保證50年內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除了地震來襲),地震來了,從設計角度保證的是小震不倒,中震可修。結構設計中都會考慮地震作用的,會根據GB50011中規定的抗震設防烈度來進行設計的。 希望能幫到你和其他網友。!
❾ 磚混結構房子使用壽命多少年
磚混結構房子的使用壽命,在正規設計院設計,施工沒有偷工減料的情況下使用年限是50年。磚混結構的優點主要表現在:
由於磚是最小的標准化構件,對施工場地和施工技術要求低,可砌成各種形狀的牆體,各地都可生產。 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學穩定性和大氣穩定性。
可節省水泥、鋼材和木材,不需模板,造價較低。施工技術與施工設備簡單。磚的隔音和保溫隔熱性要優於混凝土和其他牆體材料,因而在住宅建設中運用得最為普遍。
使用年限,是住宅實物形態在外界的物理、化學因素作用下,從而發生有形的磨損;在有形的磨損下,住宅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稱為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
住宅的結構類型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材料來劃分的。目前的商品房大都是磚混結構的,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和小部分鋼筋混凝土構件,只適用於多層住宅。
它的優點是造價低,保溫、隔熱性能好,便於施工。缺點是房屋開間、進深受限制,室內格局一般不能改變,牆體結構占據空間過多,整體性、耐久性較差。
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不同建築結構的折舊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
❿ 現澆鋼筋混凝土保修年限
在正常使用下復,房屋制建築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為:
一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為設計文件規定的該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
三供熱與供冷系統,為2個採暖期、供冷期;
四電氣系統、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
五裝修工程為2年。
其他項目的保修期限由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約定。
現澆混凝土樓板,應該屬於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工程。保修期最低為設計上註明的工程使用年限。具體情況(如果需要延長的話)還可以通過建設方與施工方,通過合同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