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中葯有效期

中葯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0-12-15 16:02:58

㈠ 請問一下中草葯有「有效期」或「保質期」一說嗎

關於中草葯的保質期,目前國家尚沒有統一標准,但可以肯定的是,中草葯是有一回定保質期限的。大答多數中葯材在一定時間內只要儲藏得當,可以保持療效。但有些中葯材儲存時間長了,雖然外觀上沒有發生霉變或蟲蛀現象,現有療效卻降低了。如當歸、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粘性糖質成分,極易走油;薄荷、陳皮、檀香等含揮發性成分的葯材,儲存過久後香氣發散,會影響質量而降低療效。
中草葯儲存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葯材的性質及儲存條件而定。一般來說,草本植物不超過兩年,木本植物不超過4年,礦物質不超過10年。
蟲草、黃芪、的鹿茸的保存主要是防潮、防蛀和防蟲。蟲草保存不宜過久,過久則葯效降低;黃芪為木本類葯物,保存一般不超過4年;鹿茸也容易發霉、生蟲,

㈡ 中葯決明子的有效期

中葯決明子抄是屬於果實種子類葯材,專業術語稱中葯飲片,現階段國家還沒有對中葯飲片規定強制的有效期,只要儲存保管得當,葯物沒有發霉變質或蟲蛀,幾年的葯也是可以飲用的。換句話說,這種中葯就和家裡的糧食一樣,要儲存保管好,它是否變質,需要你自己來判斷。不過即使沒有變質,存放過久的始終沒有新鮮的好。雖然中葯飲片沒有國家強制規定的有效期,但是實際上肯定它的儲存使用是有時間限制的,不可能儲存起就可以放很久都拿來吃。最好是每次買少量,吃了再買新鮮的,葯物成分含量都要高些。。

㈢ 一般中葯的保質期是多久

你好!中葯復飲片現在國家制也沒有規定有效期,中成葯是有有效期的;由於中葯特殊,成分相對穩定,不容易定有效期;有的中葯越是時間久越是效果好,比如最常用的陳皮,浮小麥等 ;如果你買的中葯沒有生霉,蟲蛀是可以繼續服用的。

㈣ 中草葯也有有效期嗎

人們常有這樣的困惑:中草葯是否像西葯一樣也有有效期?自己家裡長期貯藏的一些中草葯還能用嗎?對於中成葯,一般其有效期在三年左右,要是超過三年就不要用了。但對於中草葯的有效期,目前國家還沒有出台統一的標准,

中草葯大都經過乾燥及炮製處理,一般可以保存較長時間,但有些葯物存放時間過長,葯效就會減退,還有一些容易揮發的葯品保存時間更短。但不同的中草葯依據其質地、儲存條件的確存在著不同的有效期,如植物類、動物類的中草葯材儲存不當易變質,而礦物質類中草葯儲存不當易揮發,出現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中葯材療效下降。有的中葯材儲存時間過長,雖然外觀上沒有發生霉變、蟲蛀等現象,但療效已降低。

從中葯材的質地來看,它們的有效期有很大的區別。如黃連可以保存10年,陳皮是儲存越久越好,而田七很堅硬,也不容易揮發。但枸杞等含有大量脂肪油的中葯材,存放時間一長極易走油,再如藿香、薄荷、荊芥等,保存時間一長,它們所含有的揮發油就揮發掉了,有效成分就降低了。此外,中草葯由於化學成分自然分解、揮發、升華而不能久貯的應特別注意,如松香,久貯後溶解度會降低,明礬、芒硝久貯易風化失水,洋地黃、麥角久貯有效成分易分解等。新鮮細辛的鎮咳作用強,當儲存6個月後就會失去鎮咳效用。

㈤ 中成葯有有效期嗎

只要是葯就會有有效期。如果你家裡的葯沒看到有效期,只有兩個可能:一
假葯內。二
你沒仔容細看清楚(有的葯品效期不容易看到)。既然放了很長時間了,建議還是別吃了。一般中成葯的有效期都是兩年左右,最長的也不超過三年。我在葯房呆了六年了,還沒見過沒有效期的葯!

㈥ 中葯有有效期嗎

中成葯都有、有效期。中草葯大部分有有效期、少數葯在合理存效下越陳越好、如陳皮、半夏、麻黃、狼毒、吳茱萸等。

㈦ 中葯飲片上面保質期和有效期法律適用上有哪些區別

中葯雖然是天然物質,大多數中葯飲片的有效成分較為固定,只要放置在通風、專乾燥的屬條件下,質量一般可以保證5~7年。但也有部分中葯飲片,如蘇合香、薄荷等,所含油質易揮發,最佳葯效時間僅有2~3年。中葯飲片在有效期內易受潮,可放在乾燥處或太陽下晾曬,不會影響療效。如果發現中葯飲片有蟲蛀、霉變等現象,即使在有效期內,也不能再服用

㈧ 中葯的保質期一般為多久

當很多人生病之後會根據病情選擇用中葯進行治療的,根據不同的疾病使用的中葯也會有所不同,在治療很多疾病的時候中葯有著特殊的功效。當然中葯也有著獨有的特性和保質期,在保存中葯的時候根據不同的中葯以及中葯的保存狀態,保質期也會有著一定的區別,當中葯變質之後就不能在使用了。

1、煎好的中葯能放多久

目前代煎的中葯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研究發現,溫度越高葯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里,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葯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2、乾的中葯能放多久

通過現代葯理學的研究手段發現,大黃中的蒽醌苷類物質是其發揮瀉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但是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蒽醌苷類物質會逐步地被水解為蒽醌的苷元,瀉下作用就會逐步地減弱。

中葯放置時間過長有效成分會丟失,所以它的葯效也會明顯降低,中葯在儲存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變異的現象,比如說容易被蟲咬、發霉、腐爛、變色變味等,所以中葯是有保質期的,不是放置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中葯變質的因素

溫度

葯材在溫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葯材質量發生變化。當溫度在35度以上時,含脂肪的葯物就會因受熱而使油質分離,從而少油;含揮發油多的葯物也會因受熱而使芳香氣味散失;動植物膠類和部分樹脂類葯物,受熱後又易於發軟、粘連成塊或融化。

溫度在20~35度時,由於有利於蟲害、黴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葯物生蟲、發霉以至變質。

濕度

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氣潮濕的程度。葯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與空氣的濕度有密切的關系。一般葯物的正常含水量約10~20%。如空氣中水蒸氣多,葯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發生霉爛變質現象。

空氣

空氣含有多種成分,其中以氧氣最容易與葯物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質量。通常所見到的丹皮、黃精等的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中葯常見變質現象

霉變

即發霉,系中成葯外表或內部生長黴菌的現象。

酸敗

亦稱酵解,即中葯經日光照射或高溫,產生發酵,變味,變色而不能葯用。

揮發

是指葯物在高溫下所含揮發油散失或走油;乙醇揮發後醇浸出物發生沉澱,從而使有效成分失去。

渾濁沉澱

是液體中葯的常見變質現象,中成葯的液體制劑在低溫條件下容易發生沉澱或變質。

閱讀全文

與中葯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