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住樓的使用年限與住宅樓有什麼區別
商住樓的使用年限與住宅樓不同,因商住樓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商業性質,所以產權年限為40年,住宅樓的土地使用權為住宅性質,產權年限為70年;除此之外,商住樓的水、電、物業費要高於一般住宅樓的費用。住宅樓可以辦理落戶手續,商住樓不可以。
除了土地性質上的差別,商住樓和住宅樓的差別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價格的差別
由於兩者土地性質的不同,商住樓的商業性質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住宅性質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所以就帶給兩種類型房子了土地出讓金的不同,土地出讓金的差別,由於土地出讓金商業性質的土地低於住宅性質的土地就造成了建築成本的不同。
第二、生活成本的不同
由於商業性質的土地和住宅性質的土地在水電費等生活成本上的定價是不一樣。所以,商住樓和住宅樓的生活成本差很多。
商業標準的水電都要比住宅標準的高不少。雖然前期購房的時候購買商住樓的人感覺賺到了。但是後期生活成本算下來,也許還是虧的呢。同時當土地使用期限滿了之後續租土地的費用商住樓也要比住宅樓掏的多。所以,生活成本上還是相差不少的。
第三、公攤面積的不同
對於商住樓和住宅樓來說,公攤面積其實相差還是很多的。由於商住樓一般都會有底商的,底商的存在就佔用了底部幾層的面積。在相同樓層的商住樓和住宅樓里來說,住宅樓可以有更多的住宅面積。
但是商住樓的底商當中還有上到住宅部分的核心筒,這部分面積會分攤到樓上的住宅部分,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商住樓的公攤面積會大於住宅樓。
『貳』 商住兩用房產權是多少年的,到期後怎麼辦呢
商住兩用房產權是50年的,普通居民住房是70年大產權,但是商住兩用房的水電比普通居民住房貴一點,是按照商業住房方收取的。
商住房產權到期後處理辦法:不可續期,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許可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2)商住年限擴展閱讀:
商住兩用房因商用土地年限從30年-50年不等,引發了許多模糊觀念,甚至有商住都是小產權的誤解。
而事實上,在房屋所有權年限方面與住宅並無差別都是永久的,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根據《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後,自動續期。而「非住宅建設用地土地使用權」,不能自動續期。
所以相對於普通住宅,商住兩用房的隱性成本其實很高。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50年 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地50年。
『叄』 商住產權年限到期會怎麼處理
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後將要繳納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讓金來延續使用年限,新實施的物權法內規定住容宅使用70年後自動續期,對於其他性質下的土地到期後如何處理並沒做詳細的規定,通常需要向管理部門申請
商住產權到期處理辦法有可能有三種可能:
1.可以續期,需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2.不可續期,土地使用權收回,對土地上建築物、構築物予以補償;
3.不可續期,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肆』 商住樓,土地使用年限一般是多少
房屋產權是從拿地的時間開始算起的,不可能把建房的時間給你減去,而70年產權和40年產權是根據房屋的性質決定的,這個是規定好的。而且現在大陸還沒有確切的消息說是產權年限到期的解決辦法。
『伍』 商住兩用房年限是多少年
我們通常所說的房屋產權大致分為:
1.住宅用地,產權年限是70年;
2.綜合用地,產權年限是50年;
3.商業用地,產權年限是40年。
你說的商住房,就是綜合用地的50年產權年限。
『陸』 商住兩用房產權年限怎麼算
商住兩用房是作為住宅的補充,土地使用年限為40-50年,既可以居住,又可內以注冊公司辦公,是適應一線城容市發展政策和年輕人生活發展的新型居住形式。
房產權年限起算時間是從開發商拿到使用權開始的,所以住戶能使用的期限是土地使用年限-開發商開發時間。
比如合同上說土地使用年限是40年,而開發商從拿到使用權開始用了2年開發建好房子,住戶馬上拿到房子,那麼使用年限就是40-2=38年。
而事實上,在房屋所有權年限方面與住宅並無差別都是永久的,根據[1] 第二十二條和[2] 第一百四十九條相關規定,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屆滿可自動續期,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徵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補的費用不會超過5位數。另外,商業產權到期如國家沒又其他規劃,業主只需需要土地出讓金即可繼續使用;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柒』 商住超出了產權年限怎麼辦
目前新的物權法已經生效。該法明確了公私財產的平等受保護權。我國規定住宅用地的最高年限70年,商業用地40年(有特殊50年限),綜合用地50年。現已明確,屆滿可自動續期,續費按當時的1%-10%來徵收(即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但對如何續期並沒有說明,這個問題是物權法制定之後預留的問題。
購房者只需要在屆滿期前一年申請續費即可5位數。
關於大家耿耿於懷的商業產權,商業產權到期如國家沒又其他規劃,業主只需需要土地出讓金即可繼續使用;若有其他規劃,需要拆遷,則商業補償按照1:3賠償,為住宅的三倍。
產權到期後處理方案
方案一
允許延長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由房屋業主聯名提出,補交土地出讓金,這個價格應該低於同類的土地出讓金的價格,類似於成本價和市場價的差額。
方案二
根據規劃需要,國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築物的,對業主進行相應補償,用類似拆遷安置的辦法解決。
附:
《物權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後的續期,依照法律規定辦理。該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的歸屬,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二條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繼續使用土地的,應當至遲於屆滿前一年申請續期,除根據社會公共利益需要收回該幅土地的,應當予以批准。經批准准予續期的,應當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依照規定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捌』 商住用地使用年限多少年
國有土地出讓的時候,因為規劃土地的使用用途不同而劃分為居住用地(70年);工版業用地(50年);教育權、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主要區別是用途及使用年限不同,開發商交納的土地出讓金多少也有區別。
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編「用益物權」第十二章「建設用地使用權」第一百四十八條:「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的,自動續期」。
(8)商住年限擴展閱讀:
商業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權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業用地改變成住宅用地繳土地出讓金是肯定的,要想把你的一套房屋改變土地使用性質是不能的,按照現行土地出讓辦法的規定。
其出讓應當通過招標、拍賣或掛牌等方式公開進行,工業用地原使用人和買受人不得自行進行買賣。改變為商業用途的,必須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並需經過規劃部門批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住用地
『玖』 商住兩用房 產權多少年
1、產權年限是指房屋建築產權的歸屬年限,包括:民用住宅建築,商用建築,工專業用建築。產權屬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的當天開始計算時間的。
2、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綜合用地性質的建築產權年限是50年。這個要具體看該項目的土地性質是屬於什麼性質的就清楚了,在國有土地使用證上是有具體的時間顯示的。
3、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間屆滿,自動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