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酒是否存放時間越長越好
紅酒不是存放時間越長越好。
年份對於葡萄酒很重要,但葡萄酒並非儲存時間越長越好,釀造好的葡萄酒可以說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而我們通常聽說某個年份的葡萄酒是上好的佳品,正是由於這個年份信息代表了葡萄生長季所蘊含的整體信息,包括了氣象因素、土壤因素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另外,釀酒商也是決定葡萄酒品質的重要因素。
紅酒的成分相當簡單,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佔80%以上,其次是經葡萄裡面的糖份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至30%,剩餘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紅酒其他重要的成分有酒石酸,果膠,礦物質和單寧酸等。
雖然這些物質所佔的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味美的紅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1)紅酒年限擴展閱讀:
保質期
紅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紅酒上面的年份是指用當年的葡萄所釀造的。大部分(99%)的葡萄酒不具有陳年能力,最佳飲用期視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2--10年之間。只有少部分特別好的葡萄酒才具有陳年能力。
一些法國義大利的頂級紅酒的陳年能力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波爾多頂級酒庄的不少葡萄酒即使保存超過1個世紀,仍然可以適宜飲用。葡萄酒適合陳年需要單寧(即單寧酸),而赤霞珠(葡萄品種)因地理因素和其特性,是眾多葡萄品種中最適宜陳年的。
㈡ 紅酒的存放要求和年限
保存紅酒的方法: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飲葡萄酒時,「白酒宜冷凍,紅酒宜室溫」。 以白葡萄酒為例,一般輕質的白葡葡和香檳,最佳的享用溫度是7~10攝氏度;優質陳年白葡萄酒是10~12攝氏度;貴族霉甜白葡萄酒則以13~15攝氏度為佳。 玫瑰紅酒的最佳享用溫度是10~12攝氏度。紅酒宜保持在室溫時享用,這里的室溫是指17~21攝氏度。紅酒如果過暖,味道會變得怪異,活力減退。 因為葡萄酒的味道和香氣都要在適當的溫度中才能較好地揮發,在酒精揮發過程中令人產生最舒適的感覺。如果酒溫太高,苦澀、過酸等味道便會跑出來;如果酒溫太低,應有的香氣和美味又不能有效揮發。 保存葡萄酒最忌諱的是溫度的強烈變化,如果你在店家購買的時候是處於常溫之下,則在家裡只要保存於常溫之下即可。你若想飲用冰鎮過的葡萄酒於飲用前冰凍即可。如果你將葡萄酒儲存於冰箱中,只適合存放於溫度變化較小的蔬菜室內。最理想與長期的儲存環境是溫度約在攝氏12~14度間保持恆溫,濕度在65%~80%間,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於地下室。保持干凈,以免其它異味滲入酒內。 1、葡萄酒儲藏應在陰暗,涼爽,溫度穩定在11-15度,儲藏室周圍環境溫度應在攝氏12-15度左右為宜。濕度在70-75%,安靜無其它異味。 2、將葡萄酒水平放置或倒置為好,這樣可以保持瓶塞與酒的接觸,起到密封酒的作用。 擁有一個好的酒窖就可能去以好的價格買進年輕的酒,存放到最好的時候再喝。同時對於酒要有好的存放條件,酒窖要陰暗,涼爽,溫度應穩定在11-15度,濕度在70-75%,安靜無其它異味。如果沒有酒窖,也可以把酒放在專門的酒櫃中存放。 建議將葡萄酒水平放置為好,這樣可以保持瓶塞與酒的接觸,起到密封酒的作用。如果瓶子是站 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瓶塞會乾枯變細,而使酒氧化了。把要喝的酒提前幾小時打開瓶塞直立放置, 這樣沉澱物就落在瓶底了。 周圍溫度在攝氏12-15度左右為宜。微小的波動對酒沒有影響,突然急劇的溫度變化對酒是有損害的。應該知道酒在溫度高的酒窖里比在溫度低的酒窖里能更快地達到峰值。 相同年限的酒不都是最好的時侯,很多的白葡萄酒和桃紅酒是在1-2年時喝。餐桌酒或者地域型的酒以及一些新酒都是當它們上市時就喝。有些紅葡萄酒是要等一段時間再喝。少數大牌的紅,白葡萄酒要等十年以上為好。 通常的習慣,葡萄酒是不長時間放在冰箱里的,這種突變的行為會損傷酒的品質。然而有些利口酒是可以在冰箱中存放一,兩天的。香檳酒可以在開啟前在冰箱里放幾小時。
㈢ 紅酒的保存期限是多久
這要看你購買紅酒的品質了,好酒的期限存他個四五十年的沒有問專題,有的好酒能存100年,品屬質不行的,兩三年就到頭了,當然有的酒,就像博若萊新酒,是必須在半年內喝完的,保存期限也就1年。
你要是已經開瓶的紅酒,就請盡快喝掉吧,放冰箱的話蓋好蓋兒最好一周內喝完。
㈣ 紅酒年限的好壞
一般來說,我們認識到最傳統的紅酒都是來自法國的,而大家所討論的「好年份」,正正是針對著名盛產紅酒的法國波爾多地區所出產的紅酒。「好年份」的定義是指那些年份的天氣十分適合葡萄的種植,這些日長夜短、溫差少和雨水少的地方,出產的葡萄釀制的紅酒品質比較優良,至於價格的高低,就要視乎出產的數量和產地了。普遍紅酒的「好年份」就有1982年、1985年、1986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及2001年、2003年。
酒的年份(millesimes)這個詞,可在法語國際會議方案中找到嚴謹的定義:「年份是貼在葡萄酒瓶上確保生產年的格里歷年數字」。然而,一個定義並不總是足夠嚴密明確的,從1582年以來,在廣告里總要附加一些個性化的東西。
millesimes這個葡萄酒專有名詞,專指葡萄酒的出生日期。在酒的標簽上標明它的身份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證明這個酒的酒齡,以便允許葡萄酒愛好者按照他的口味和狀況選擇一個年青的酒或是陳年的酒;二是說明葡萄收獲的年份,一般來說葡萄園中的葡萄,一年和一年的收獲質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產葡萄酒的質量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在酒瓶上標明年份,可給消費者在去掉瓶塞前就能獲得酒的質量信息。各個年份酒都有它的典型性,它的演化特徵,它的名望和它的標價,為此所有的高級葡萄酒產品都會標出年份。在釀酒工藝不變的情況下,產地的自然條件對年份酒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同一年份在不同的產區或者同一葡萄園在不同的年份酒的質量都不相同。在商店的貨架上,對普通價格而言,也有很優秀的酒不標明年份,但通常這都是一些年青的酒,或者是合理的混合品種釀造的酒。
millesimes每年都不相同,這是氣候變化的傑作。從來沒有過兩個葡萄收獲期是一樣的,可以斷言,從釀造者的觀點來說,人們永遠也不會在不同的年份做出相同的酒來。氣候對於葡萄而言似乎比對其他的水果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由腳到頂的葡萄穗成熟需持續45天,果穗成熟很容易受到傷害,在收獲期天氣的好壞給葡萄質量帶來的正負面影響非常大。而好年份和差年份又是不可預見的,並沒有固定的周期。
根據波爾多地區的記錄,從1930年到1980年的50年間,好年份有20個,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30—39年只有兩個,34和37年;40—49年有三個,45、47、49年;50—59年有五個,50、52、53、55、59年;60—69年有四個,61、62、64、66年;70—79年有六個,70、71、75、76、78、79年;可見每個十年中好年份的出現數目都不同,奇數偶數雖大致相當,但並沒有什麼規律。
有那麼多好年份,那麼要不要對它們進行分級也來個比較呢?照道理作為職業品嘗者,不應該無視年份差別的出現,也不能避開年份分級的需要,應該像提出原產地命名規則一樣,給年份打分排隊。然而事實上,對一個年份的評分並不是絕對值,僅是對同一地塊收獲的不同年份酒的比較,要公正地建立一個年份等級是很困難的,因為年份具有抽象性和主觀性,它涉及到不同年齡的酒對年平均質量的比較。比如前年是2004年,其他年份怎樣能接近現在的酒型去比較呢?要綜合2002,2000,1998等年份的印象;而這些酒已經在瓶中保藏好幾年了,它們又發生了怎樣的演化呢?這就需要對這些酒先前的印象有一個很好的追溯以往的推理判斷,並再展示以往的那些年份的評價。人們明白這樣的分級不僅很麻煩而且會引來無休止的商榷。故品嘗者之間對此留有很大的餘地,能廣泛地達成共識。另一個概念是像均質一樣,在產生的年份等級系列中,應當把釀造的難易性、結果的規律性、商業氣氛等因素也納入年份的印記中,這又會導致一些大的、好的庄園處於絕對優勢地位,不可比因素更多。至於進行不同地區年份的比較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最簡便實用的辦法,就是把年份分為好和差兩級,事實上好壞年份並沒有截然不同的分界,「沒有更壞的年,只有困難的年」。這是一條定律。從這樣的理念出發,即便在葡萄原料質量欠缺的年份,現代化的工藝技術也可以彌補其不足,如果達不到高質量,也至少總能保證其沒有錯誤,中等好的年份,總能出比較好的酒。有一些葡萄酒的愛好者,局限於他們的體驗,總是想高檔酒出自於大年份,其實他們不了解精明的買主所遵循的原則是「小庄園,大年份;大庄園,小年份」。
特殊的氣候和現代的技術都是很重要的,葡萄酒工作者永遠不能忘記先天和後天的統一性。
在葡萄酒的商標上註明葡萄收成的年份,這種葡萄酒稱為「年份葡萄酒」,其意一是向消費者提供一個特殊的信息,讓高層次的消費者按年號選購酒;二是葡萄酒標明採收、釀造年份,對於葡萄酒收藏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賣一瓶就會少一瓶;三是飲用標有年份的葡萄酒,有可能引起人們的聯想,回憶那一年的歡樂與奮斗,增加飲酒時的情趣,這也是葡萄酒文化的一種享受。
在法國等歐洲國家,政府每年對於各種葡萄酒,包括年份葡萄酒的生產總量均進行登記,實行在源頭控制。所以,年份葡萄酒的銷售量在逐年減少而絕不會源源不斷!
㈤ 紅酒年限的好壞怎麼區分
這個問題我可以理解成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紅酒年份的好壞。
第二個是紅酒儲存時間長短對紅酒的影響。
第一個紅酒年份的好壞,年份對紅酒質量好壞的影響很大。所謂年份,是指用來釀酒的葡萄的採摘年份,因為葡萄是地里種出來的,每年的天氣,氣候,微氣候等等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每年的葡萄的質量都是有差異的,經常吃水果的應該都不難理解這樣的差異。所以那些氣候好,葡萄長得好的年份,這些葡萄用來釀的酒的質量肯定也就更高,葡萄酒的價格也更貴。比較經典的例子是82的拉菲,1982年是一個經典年份,比81,83都要好的多,所以現在一瓶82的拉菲要比81,83的貴三倍左右。
第二是紅酒的儲存時間。紅酒不是一釀出來就是最好喝的時候,其要放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其頂峰。至於放多久是一個問題。紅酒的生命力是一個開口向下的拋物線,開始的時候,放的越長,其品質會慢慢變好,但是生命力到達頂峰以後,再放下去,葡萄酒的各種指數都會下降。影響葡萄酒能放多久生命力能達頂峰的時間的因素主要有:葡萄品種、釀法、和儲存條件,方法等。一般高酸高單寧,經過橡木桶醇化以後的葡萄酒可以放的更長。
常規來說,一般不過橡木桶的葡萄酒,採摘年份後5年內喝掉比較好。
過橡木桶的,一般5~10年。
一些頂級酒可以達到15~25年,極少數多的甚至可以達到更長。
當然,還有一個前提是儲存條件,方法符合要求,主要是恆溫,恆濕,溫度和濕度都是在規定范圍內,還要避光,避震,放置的話酒瓶口向上傾斜30度左右放置。
㈥ 葡萄酒的年份越久越好嗎
紅酒並不是放得越久越好喝
紅酒是有生命的,每款紅酒都有自己的儲存年限,當過了最佳飲用期,進入衰老期,紅酒就沒有那麼好喝了。
紅酒之所以能存放很長時間,因為紅酒從葡萄發酵成紅酒,裡面含有大量的單寧、原花青素、有機酸、維生素、礦物質、酒精及豐富的風味物質。而單寧、原花青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作用,再加上酒精、有機酸具有很好的殺菌作用,所以紅酒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最棒的紅紅酒可以儲存上百年。
雖然單寧、原花青素、酒精、有機酸為紅酒的儲存提供了很好的支撐,但紅酒中的風味物質,即酒體中的香氣和香味物質,會隨著歲月的發展,慢慢的被氧化,果香慢慢的消退,陳釀的香氣慢慢的演變,當紅酒很老的的時候,風味物質會消退很多,果香幾乎沒有了,陳釀的香氣僅剩下幾種大分子香氣,這時候的紅酒就不好喝了。
紅酒在陳年中,會有一個發展過程:
對於紅葡萄酒,剛剛發酵結束後,裡面的單寧比較生澀,需要陳釀一段時間才會變得醇和順滑,這時候紅葡萄酒逐漸進入最佳飲用期,這時候的酒體是豐富最好喝的。隨著歲月的發展,過了最佳飲用期,紅葡萄酒會逐漸走向衰老,最後就沒有飲用價值了。
對於白葡萄酒,剛剛發酵結束後,果香最為新鮮,酸度最為清爽,這時候是最好喝的,是最佳飲用期。隨著歲月的發展,白葡萄酒的果香會慢慢減少,最後走向衰老,所以大部分的白葡萄酒年輕的時候最好喝。
所以,紅酒不是越老越好喝,而是在最佳成熟期的時候最好喝。
㈦ 如何鑒別紅酒的年限
紅酒鑒別初級教程
品紅酒。不同的葡萄產區,因水土、氣候、溫度濕度和葡萄品種的不同,內所出產
的葡萄酒在口容味上有差異,但這也正適應了人們不同口味的需要。美國加州、澳
大利亞、紐西蘭甚至南非等「新世界葡萄酒」的崛起就恰恰說明這一點。而這也
就是為什麼每一瓶葡萄酒的標簽上都要標明產地、年份、葡萄品種,而不僅僅是
品牌。對於葡萄酒而言,品牌給我們的,只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品質的保證,而
具體到那是否是我們所喜歡的口味,則來源於標簽上的上述細節。在美國生產的
和在泰國生產的同一款耐克鞋穿起來可能並無區別,但產自於澳大利亞和法國的
同一品牌的紅酒,味道可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