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離職申請簽完後勞動合同還有效嗎
離職申請簽署之後勞動合同有效。
勞動者申請離職,是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離職申請只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要約,遞交了離職申請,需要用人單位批准,用人單位同意的,雙方簽署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同意的,勞動合同履行。
因此,離職申請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只有解除合同協議書簽署,勞動合同才會解除。
⑵ 如果 離職後 之前簽署了合同有效么
1、原來你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因為你已經離職,按照規定是勞動合同已經終止了。
2、如果你們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了保密內容與競業禁止的內容,此部分條款還是有效的,此部分條款是需要等到其時間到了後才終止的。
3、至於你與公司簽訂的其他的合同,是需要看具體是什麼情況、什麼合同而定。
⑶ 業務員離職後簽的合同有效嗎
1、如果用人單位有約定競業限制的話,離職後二年內不能從事同行業的,但是用人單位應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的。
2、《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⑷ 關於合同有效期離職違約金的問題
"合同有效期提前離職":如規定了合同期限為2004年6月到2010年6月,而是在2010年6月這前離職,就是這種情況。
避免方式:一、工作到約定期滿
二、與單位協商不用違約金,並且讓單位寫個證明。支持你的理由: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2種情況下才能約定違約金:1因培訓協議約定了工年年限,而違反工作年限規定的;2有競業禁止和知識產權保密義務的約定而自己違反的。而你可能都不屬於兩者,所以約定的違約金因違法而無效。
⑸ 離職協議有沒有法律有效期,是否有法律效應
是有法律效力的,這種情況雙方以後可以再補充作出約定,如果沒有約定,那麼就以實際履行合同內容的時間為合同開始的時間,至於有效期,只要雙方均沒有異議,那就可以一直按照
合同履行
義務。
⑹ 離職證明的合同時間和實際時間不符,算不算有效合同,該如何處理
要求公司重新開具真實的離職證明,並補繳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等。
⑺ 與公司簽訂的保密協議在離職後多少年內有效!!
一、目前沒有法律規定保密期限,保密費需要勞資雙方協商。約定保密期限為無限期、保密費為0並不違法。
二、協議中競業禁止條款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24條,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兩年。10年的競業限制期限條款明顯是無效的。
三、根據你所述的情況,如果你簽署了該協議,表示你同意競業限制,雖然10年期限無效,但2年的競業限制期限還是要遵守的。
三、在你離職後的競業限制期內,甲方必須按月發放競業禁止補償金。
1、補償金按你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30%支付,如果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最低工資支付。
2、如果甲方沒有支付補償金,你就不受競業限制約束。
四、相關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①、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②、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2、《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
①、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③、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7)離職後合同是否有效期擴展閱讀
一、協議、合同無效或失效情況: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二、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⑻ 離職了,後來又回原單位上班。合同還有效嗎
這肯定是無效的,你離職後等於和原單位沒有任何關系了。你在回原單位等於是新員工了。需要重新簽合同。
⑼ 簽訂合同人已經離職對合同是否有效嗎
與你簽訂合同的人走了,不表示你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就失效了,勞動合同是與用人簽訂的,與代表單位簽字的人沒有關系,履行合同的人是你和用人單位雙方。
如果用人單位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注意收集證據。如果將來仲裁或訴訟,這很重要。
⑽ 離職後代表公司簽訂的合同還有效么
離職後代表公司簽訂的合同無效,離職後就代表勞動者和公司解除了勞動關系,如果簽訂合同的對方並不知悉勞動者已經離開公司的事實,則勞動者和簽訂合同的對方構成了表見代理,兩者之間簽訂的合同只要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合法有效的。
勞動者離職,公司需要及時將相關人員離職信息知會相關人員。
《合同法》
第四十九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