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位怎樣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首先,比較一下你和勞務公司改簽合同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1、工資、保險、福利待遇,有無不同。
2、和勞務公司的合同兩年期滿後,如果公司不續簽,支付給你的補償是要根據你的本單位工作年限計算的,要是公司按兩年工齡只給你2個月經濟補償金,那你肯定虧了。
3、勞動合同的解除權及相應補償是不一樣的。勞動合同期滿,即可正常解除,每工作一年給一個月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不到期解除,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公司想解除,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或者員工違紀辭退。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支付經濟補償金待遇與合同期滿一樣,違紀辭退沒有補償。如果這些條件都不滿足,單位強行解除,就要支付兩倍的補償。
員工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是沒有補償的,結合以上的比較可以看出,原本公司是不會隨便和你解除合同的,即使解除也要支付較高的補償,但你按公司要求去做的話,兩年之後就面臨失業的風險,而且經濟補償金也會降低很多。
如果你不簽承諾,可以與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公司可以單方解除合同的情況不再贅述。如果你選擇與勞務公司簽合同,最好要求公司按你的本單位工齡支付經濟補償金。
新簽合同的條款,是勞務派遣公司中常見的約定,符合規定。
《山東省企業工資支付規定》
第三十一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企業停工、停產、歇業,企業未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停工、停產、歇業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當視同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該工資支付周期的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企業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企業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勞動者沒有到其他單位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支付勞動者基本生活費。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執行。
2.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的工資怎麼定[事業單位]
工資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決定,並體現在勞動合同中。如果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標准約定不明確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2)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機關單位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 請問,事業單位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嗎
任何單位只要涉及用工,牽扯到簽訂勞動合同,都必須執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即: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二條「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
只要符合第十四條(一)、(二)、(三)的條件,都應該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 機關事業單位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與工資
你好,可以去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經濟補償啊,到律師咨詢吧,詢問,可以聽下律師怎麼說和具體維權建議
5. 在機關單位工作十年以上可以申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嗎
提問者:如果您是具備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的正式編制,那麼簽訂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不是重要的;如果您是政府臨時聘用人員,沒有正式編制,那麼就算您簽訂了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不意味您有了「鐵飯碗」。因為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一樣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提前一個月與您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所以建議報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使您成為具有正式編制的人員,僅供參考。
6.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怎樣調動單位
這主要還是解除勞動合同與建立新的勞動關系的問題,可以在新單位接收的情況下與原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也可以依照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的程序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然後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新的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7. 國家行政單位可以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可以的。
《勞動合同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8.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兩種情形:
一、協商解除
補償標准: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補償標准:
參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8)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機關單位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這種情形下要滿足以下條件: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已經連續兩次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勞動者未提出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4)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法》39條、40條第1項和第2項規定的情形。
勞動合同解除條件:
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是勞動合同的一種類型,在履行過程中,任何一方由於某種原因希望或已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另一方只要表示同意,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就可以依據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當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或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出現,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就可以依法定條件或約定條件解除。如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出現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有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勞動者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此可見,無固定期限合同並不是沒有終止時間的「鐵飯碗」,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可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9.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可以享受機關事業參保
如果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的,要支付經濟補償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
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在勞動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不因為各自性質的不同而處於不平等地位,任何一方不得對他方進行脅迫或強制命令,嚴禁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橫加限制或強迫命令的情況。只有真正做到地位平等,才能使所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公正性。
勞動合同明確雙方在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作用,勞動合同是一種雙務有償合同,勞動者承擔和完成用人單位分配的勞動任務,用人單位付給勞動者一定的報酬,並負責勞動者的保險金額。
10. 與行政事業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否同工同酬
與行政事業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可以享受同工同酬的。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干規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將出台工資支付條例。
該條例將解決兩方面問題:
1、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內,只要工作的崗位、職級、內容相同,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僅工資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應一視同仁。「所謂『同工同酬』並非要求他們的工資數額一樣,而是允許在同一工資區間內進行浮動」。
2、將同工同酬寫入法律法規當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資支付相關法規,「同工同酬」將首次作為立法內容。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只要從事相同內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別工資待遇。
(10)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機關單位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和與用工單位訂立的勞務派遣協議,載明或者約定的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應當符合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