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除合同條件起訴時未成就,訴訟過程中成就能否判決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權是指當事人一方根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在一定條件下單方解除合同,使合同效力提前終止的權利。[①]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當事人依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的效力。但在審判實踐中,對於當事人以訴訟方式行使合同解除權是否可以,仍存在爭議。筆者擬對該問題做一粗淺探討。 對於該問題理論界和實務界均有不同的觀點,有觀點認為解除權的行使是雙方之間的行為,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解除權人不能直接起訴,即使起訴,法院應當向當事人釋明而不能直接受理並裁判解除合同;也有的觀點認為解除權人可以通過向法院起訴來解除合同,法院受理後其向對方送達的文書就相當於解除權人解除合同的通知,因此不應該否認解除權人直接通過訴訟或者仲裁請求解除合同。筆者認為,《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該條款的用語是「應當」,而不是「可以」,說明通知對方是解除權人的法定義務。在沒有履行法定義務的情況下直接起訴,不符合起訴的前提條件。無相關的法律規定了法院直接解除當事人之間合同的權利,法院直接受理其實是將一種民事權利的行使作為了一訴訟來處理。法律合同解除權本質上是屬於形成權,其完全是當事人一方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而自行行使,使合同效力歸於消滅的單方意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原則上是當事人的一種民事權利,不應由法院或仲裁機構代行。只有相對人對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提出異議並訴至法院或仲裁機構時,法院或仲裁機構才有權力依照法律規定進行事後審查,對合同解除的效力予以確認。若當事人未向對方送達解除合同通知即向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立案法官應向當事人釋明其不享有直接請求法院解除合同的請求權,可指導或建議其履行了通知義務後再起訴。同時,在當事人履行了通知義務後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依法解除雙方訂立的合同的,法院應指導其變更訴訟請求為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現在我國正處於各種矛盾凸顯期而司法資源又相對緊張,引導當事人依規定積極行使權利,只有在解決不了情況下再求助法院。這樣不僅可以節約司法資源減輕法院的案件壓力,而且有利於促進糾紛的盡早解決,減輕當事人的經濟成本。(文章來源:禹會法院網)
② 當事人請求解除合同,但是法院卻判決繼續履行屬於什麼錯誤
合同解除權有約定解除權和法定解除權。如果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向法院起訴要求解除合同的,法院應當判決解除合同,否則法院可判決繼續履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第九十三條【合同約定解除】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六條【解除權的行使】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七條【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③ 房屋買賣合同中的違約方是否享有單方解除權判決書
是否單獨解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合同的解除有三種類型。①雙方協議解除: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②單方約定解除: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立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③單方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a.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b.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c.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d.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共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e.法規定的其了情形。因不可抗力產生的法定解除 ,發生不可抗力一主與非發生不可抗力一方均享有。因預期違約、根本違約、遲迮履行、其他情形下 定解除權,僅由非違約方單方享有。
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能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解除權人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到對方是 。合同的解除權是典型的形成權,解除權人只要將解除和意思表示通知對方,即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不以對方同意為生效要件。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④ 原告起訴撤銷合同,法院可判決解除合同嗎
撤銷合同與解除合同,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如果原告起訴要求撤銷合同,法院就不能判決解除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後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⑤ 法院有權直接判決解除合同嗎
不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 解除權的行使
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5)合同解除權行使期限判例擴展閱讀: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39條)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⑥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從起訴到判決一般需要多久一定要經過法院嗎,可以雙方自行解除終止合同嗎
合同本來就是在雙方自願情況下達成的交易,雙方自願解除,只要不影響第三方合法權益,當然可以協商解除。
⑦ 法院判決解除合同後如何起算解除日期
根據《合同法》第96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依據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合同雙方當事人均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根據當事人訴訟請求的不同,解除合同效力的起算時間點也不同。如果一方當事人請求確認解除合同通知效力的,法院經審查認為對方的異議不成立,則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如果一方當事人起訴請求判令解除合同,法院經審查認為符合約定解除或法定解除條件的,則合同自法院判決生效之日起解除。(載《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總第35期)
⑧ 解除合同的一審判決書有效嗎合同解除的條件有哪些
您好,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於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作為合同解除條件,它一是要求債務人有過錯,二是拒絕行為違法(無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後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對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為重要,如債務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實現,於此情形,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時,也應如此。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針對某些具體合同規定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的,從其規定。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
合同協議解除的條件,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原合同關系。其實質是在原合同當事人之間重新成立了一個合同,其主要內容為廢棄雙方原合同關系,使雙方基於原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歸於消滅。
協議解除採取合同(即解除協議)方式,因此應具備合同的有效要件,即:當事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不違反強行法規范和社會公共利益;採取適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