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則天在位時間多長,做了哪些事情了
武則天中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了,在當時的時代女人沒有地位的,武則天卻打破了規矩,甚至稱帝。武則天稱帝絕不是所有人都反對。
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許多人對她的作為作過評論,或褒或貶,莫衷一是。而我則認為武則天的一生雖然充滿了傳奇色彩,但她畢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而且是一個女人。
『貳』 武則天當皇帝在位時間及年號
公元690年登基
公元705年去位
則天皇帝(武則天)8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
武則天於655年被高宗立為皇後,開始參與朝政,690年自立為帝,國號「周」,雖然稱帝十幾年,實際統治卻有五十多年。武則天當政期間,社會發展很快,國庫豐盈。她注意選拔人才,量才適用。她於705年讓位與李顯,同年病死,時年82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叄』 武則天統治的時期是公元多少到多少年
武則天(624年-705年),名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
在位時間:690年 - 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肆』 武則天當了多久的皇帝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705年),並州文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huo的女兒,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代女政治家。性巧慧,多權術。
637 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業寺別發為尼。時王皇後正與蕭淑妃爭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發,獻給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是長子李弘,晉為昭儀。
武氏再次入宮,得力於王皇後,開始對王皇後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後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後,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寵後,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把王皇後打下去。654 年,武昭儀產下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後閑得無聊,到昭僅宮中逗小公主玩了一回,然後離去。武氏在王皇後來時,她故意避開,及王皇後離去,將小公主弄死,嫁禍於王皇後。655 年,王氏被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後位,立武氏為皇後。此後又生了三子一女:李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位。
武氏自立為皇後之後,開始參預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683 年,高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後,由太後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後掌實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
武則天稱帝後,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後來「開元盛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的譴斥。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後。」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聖」之一。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娘》詩雲: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於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雲: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後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則天於某年冬遊上苑,令花神催開百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骨,獨不奉詔。武後大怒,貶之洛陽,「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高承:《事物紀原》卷十《牡丹》)。案此詩寫於691年,是武則天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詩》於此詩題解雲:「天授二年,臘,卿相欲詐稱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雲雲。於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後托術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也。」此說較為可信,所謂今花神催開百花,乃出於政治宣傳的需要,實先有所布置。
據《新唐書·藝文志》錄有武則天《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務已佚。令人輯有《武則天集》行於世。
----------------
功
1、政治較清明
這主要表現在武則天提倡科學,能夠破格用人。在她統治時期進一步發展了科學制,創立了殿試和武舉。並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舉。武則天通過科舉、自舉和別人推薦,選拔了一批傑出的人才,成為武周政權的中流砥柱,如狄仁傑、姚崇、宋璟,後來成為開元時期的賢相。唐中期的宰相陸贊揚武則天善於用人,賞罰分明。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亦認為,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因而那種認為武則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寵,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觀點,是值得商榷。
2、經濟有發展
武則天重視農業生產。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家足人足,則國自安」。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行天下。她繼續推行均田制。在邊遠地區實行軍事性屯田、營田,成效顯著。重視和提倡興修水利,在獨掌政權的二十一年裡,地方水利工程有19項。還以境內農田好壞作為獎懲地主官吏的標准。武則天的這些措施,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其一,國家倉庫里儲滿了糧食;其二,地方儲糧亦很豐富;其三,戶口顯著增加。
武則天時代的手工業也在發展。主要表現在采礦業、鑄造業和紡織業上。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又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主要表現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貿易的發達。武周時期的交業事業,亦相應發達。(以上詳見拙作《武則天統治時期的社會經濟》,收入《武則天與洛陽》,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3、國力很強盛
中國自秦漢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統一是歷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願望。因此,衡量和評價任何一個帝王的好壞、是非功過,都要看其如何處理各民族的關系,能否維護國家的版圖和主權。武則天執政的時代,繼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懷柔政策和「降則撫之,叛則討之」的策略,對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貴族的侵擾和叛亂,採取了堅決抵抗、討伐的態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現在,長壽元年(692),武則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復「安西四鎮」的請求,並慧眼識英雄,在眾多的將領中擢拔王孝傑為全軍主帥、武威軍總管,率軍大破吐蕃,一舉收復「安西四鎮」(龜茲、於闐、疏勤、碎葉),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派兵鎮守,加強了對西域的統治。長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則天又在庭州設置北庭大都護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薩爾縣),與安西大都護府分別管轄天山南北兩路,維護了國家主權和版圖完整,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增進了與中亞人民的友誼。
4、文化已發達
武則天在位時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視古建築的修建,較著名的有長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發展。武則天本人遵儒、寵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華江為一本《三教諸英》。發展科舉,提高官僚隊伍的文化素質,開放殿試,增加制舉次數和常舉難度。
過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武則天重用了各種各樣人才。剛開始時,她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禮、周興、來俊臣等酷吏,濫殺了許多無辜,招致群情激憤。武則天便反過來殺酷吏「以雪蒼生之憤」,實際上酷吏們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來,這是耍弄權術的把戲,不值得贊賞。但是要承認,當時所殺的多是李唐宗室貴戚、舊朝元勛大臣,這在客觀上削弱了已經腐朽的士族勢力。可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勢和地位,武則天又有殘暴的一面。她不惜殺害一代忠臣長孫無忌,用毒酒殺死長子李弘;貶黜著名書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賢、三子李顯、四子李旦等。她對於膽敢違抗自己的朝中重臣來濟、韓瑗、柳弼等,一概嚴懲不貸;對於王皇後、蕭淑妃這樣的「姐妹」輩,先是誣告上許多罪名,再讓她們受盡非人的折磨,最後置之於死地,連她們的女兒也不放過。因此,要說武則天是個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據。
不過歷史上對她貶斥最多的是,她曾擁有幾個男寵,這便成為她千古難泯的丑聞,成為文人墨客顛來倒去的話題,以至於連同她創造的卓著政治業績也隨之淹沒了。武則天寵幸的人主要有薛懷義、沈南蓼及張易之、張昌宗等。
總的來說,武則天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傑出的女軍事戰略家。「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她在各方面都發展了貞觀之治,並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當然,武則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經濟上也有過財政困難時期等等。但比起她的歷史功績,這些畢竟是第二位的。還應該指出當時經濟有發展、國力很強盛,都不是武則天個人的功勞。由於均田制的推選和科舉制的勃興,使世襲貴族勢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階層急劇崛起,大批文人學士昂然躋身政壇,這種歷史趨勢把武則天推上了女皇寶座。武則天順應了歷史時代,又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伍』 武則天時期是在什麼時候
從公元690年到公元705年,武則天稱帝16年,即親自執政16年。而許多資料都說武則天執政達半個世紀之久。就連唐中宗在即位不久的一份《答敬暉請削武氏王爵表敕》中也說:"則天大聖皇帝,內輔外臨,將五十載,在朕躬則為慈母,於士庶即是明君。""內輔"是指武則天佐高宗治理朝政;"外臨"是說武則天稱帝這16年。對唐史有涉獵的朋友自然非常清楚,唐中宗用"內輔外臨,將五十載"八個字來概括武則天的執政時間是比較中肯准確的。武則天參與朝政是從立為皇後開始的,當時逼殺、罷黜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顧命老臣,雖然是高宗下的詔書,但實際上是工於心計的皇後武則天操縱的。這一事件,也是武則天在政治舞台上的小試鋒芒。從此之後,武則天雖未能象唐代以前的一些皇後那樣懷抱幼主,於簾內執掌朝政,卻己經假手性格懦弱、體弱多病的高宗皇帝,開始在枕上左右政局了,以至終於造成了"政歸中宮"的局面。到公元664年(高宗麟德元年),唐高宗對武則天的大權獨攬有所不滿,宰相上官儀乘機擬就了一份《廢武後詔》,善於應變的武則天卻經而易舉地使自己從這場危機中解脫出來,高宗不僅未能廢掉武則天,反而讓武則天抓住了把柄,牢牢握住權力不放,以至每當高宗上朝時,武則天便垂簾於後,大小政事,都須讓她知道。所以皇宮內外以"二聖"相稱,這就明確表示當時的朝政由大帝高宗和天後武則天共同執掌。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三月,高宗頭暈目眩,到了目不能視的程度,不得不於宮中靜養休息,這期間武則天自然成了高宗皇帝的全權代表,所有軍國大事,均由武則天以高宗的名義代為處理。曾經一度高宗還想下詔書公開令天後攝政,但經人勸阻,終沒有這樣。而臨閉眼時,仍不忘叮嚀太子及諸位顧命大臣,"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而實際上即是當時高宗不強調,他死後將由武則天執政的局勢業己形成,並難以改變了。更何況武則天耳聞目睹皇宮里的明爭暗鬥,己經萌發了當女皇的念頭並有意識地開始實施各項執政方案,所以如此算來,盡管武則天是從690年開始當皇帝的,但她實際執政卻應從"政歸中宮"的659年算起。這就是一般資料都說武則天執政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緣由。
『陸』 武則天實際統治時期是哪年到哪年
武則天,在位時間690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最大的皇帝(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柒』 武則天在位多長時間
武則天在位15年(690年-705年)。
一、即位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二、退位去世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7)武則天年限擴展閱讀:
對於武則天,從唐代開始,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評價。唐代前期,由於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孫,並且儒家正統觀念還沒完全占據統治地位,所以當時對武則天的評價相對比較積極正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司馬光所主編之《資治通鑒》,對武氏嚴厲批判。
程朱理學在中國思想上占據主導地位後,輕女的輿論決定了對武則天的評價。譬如明末清初的時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評價武則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後善治國、重視延攬人才,首創科舉考試的「殿試」制度,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傑、張柬之、桓彥范、敬暉、姚崇等中興名臣。
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有「貞觀遺風」的美譽,亦為其孫唐玄宗的開元之治打下了長治久安的基礎,武則天對歷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捌』 武則天統治的時期是公元多少到多少年
唐朝從武則天執政後,婦女觀有了重大改變。公元690年, 年近七旬的武則天登上皇帝寶座,這在中國古代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單是先侍奉父親,後改嫁兒子就為傳統禮法所不容,更不必說堂而皇之地當皇帝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出現在唐朝並非偶然,這是唐朝初年最高統治集團貞節觀念淡薄及唐朝前期女性開放潑辣的最有力證據。武則天當皇帝使唐朝婦女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為了證明女人當皇帝的合理性,名正言順地君臨天下,武則天千方百計地尋找根據,製造輿論。武周天授二年(691), 武則天頒行《大雲經》,並下令:「自今已後,釋教宜在道法之上。」〔15〕(《唐大詔令集》「武周天授二年三月釋教在道法之上制」)武則天之所以崇佛抑道,並頒行佛教大乘急進派的經典《大雲經》,陳寅恪先生曾詳加考證,一語道破:武則天此舉是「借佛教經典之教義,以證明其政治上所享之特殊地位」〔16〕。武則天當皇帝,對唐人婦女觀產生了重大影響。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引《李義山文集》「宜都內人事」略雲:「武後篡既久,頗放縱,耽內習,不敬宗廟。四方日有叛逆,防禦不暇。時宜都內人以唾壺進,思有以諫。後坐幃下倚欄幾,與語,問天下事。宜都內人曰:大家(指武則天)知古女卑於男耶?後曰:知。內人曰:古有女媧亦不正是天子,佐伏羲理九州耳。後世娘姥有越出房閣斷天下事者,皆不得其正,多是輔昏主,不然抱小兒。獨大家革天姓,改去釵釧,襲服冠冕,符瑞日至,大臣不敢動,真天子也。大家始今日能屏去男妾,獨立天下,則陽之剛亢明烈可有矣。如是過萬萬世,男子益削,女子益專。妾之願在此。」〔16〕從宜都內人和武則天的對話中,我們可注意三點:第一,武則天以一個女人當上皇帝,使眾多大臣俯首貼耳聽命於她,這是對自古以來男尊女卑觀念的沖擊。第二,作為皇帝的武則天的理想形象應當是「獨立天下」,具有「剛亢明烈」的陽剛之氣。第三,「男子益削,女子益專」是武則天周圍的女人們的願望。這三點代表了武則天時期唐人婦女觀的變化,對當時政治和社會生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們從韋後、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宮廷女人呼風喚雨的生活軌跡中不難看出這一點。安樂公主發出感慨:「阿武子(指武則天)尚為天子,天子女有何不可乎!」〔7 〕(《新唐書
『玖』 武則天時期距今多少年
唐朝於公元618年建立,今年是2009年,一共經歷了1391年。如果從武則天入宮的時間為貞觀11年(637年)距今1372年。
『拾』 武則天的時間
詳細資料http://ke..com/view/2225.htm?fr=ala0_1_1
貼吧http://tieba..com/f?kw=%CE%E4%D4%F2%CC%EC&fr=ala0
才人: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娘」,但不久便將她冷落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武則天和唐太宗的兒子後來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感葉寺: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為尼。
封昭儀:(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後,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感業寺為尼,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唐高宗即位後,他的妃子蕭淑妃專寵,永徽二年,皇後復召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這年武則天26歲。武則天回宮後的確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高宗的寵愛,第二年(670)便升為昭儀(二品),後還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李弘
生女: 27歲才產下長(651) 生女兒時間651
登帝: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東都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