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上公務員後,在之前工作的工齡怎麼計算啊
按社保繳納的年限算,七個月以上算一年,我是去年考上的,我們局有個同事參加工作時間短,交了6個月的社保,不算一年,白交了。
⑵ 公務員入職認定工齡
根據《勞動法》其工齡是包括前面兩年的,今後計算基本工資、工齡津貼、三金等按此計算。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機關公務員確認工齡,不管你考上公務員前在什麼單位工作,只要是按規定繳納了社保,通過聯網系統有紀錄可查的,都可以計入工齡,在單位如常辦理入職手續即可,工齡認定不需要你專門提供材料。但崗位工作年限是不包括前兩年的,計算崗位工資、提拔等按崗位工作年限。具體依據參閱如下:一、勞動法關於工齡計算工齡是指職工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它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二、計算工齡的方法 1、連續計演算法,也叫工齡連續計算。例如,某職工從甲單位調到乙單位工作,其在甲、乙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應不間斷地計算為連續工齡。如果職工被錯誤處理,後經復查、平反,其受錯誤處理的時間可與錯誤處理前連續計算工齡的時間和平反後的工作時間,連續計算為連續工齡。 2、合並計演算法,也叫合並計算連續工齡。是指職工的工作經歷中,一般非本人主觀原因間斷了一段時間,把這段間斷的時間扣除,間斷前後兩段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如精簡退職的工人和職員,退職前和重新參加工作後的連續工作時間可合並計算。
⑶ 公務員工齡與工資、級別的問題
不知道你是哪的,但是肯定不一樣。
你是本科畢業,根據中組部(2008)20號文第四條規定: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雙學士學位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含學制為六年以上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研究生班畢業和未獲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任命為科員,定為二十五(二)其他新錄用的公務員:原具有公務員身份的,可參考其原任職務與級別,比照本機關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職務與級別。其他具有工作經歷的,可根據其資歷和工齡,比照本機關同等條件人員,確定職務與級別。新錄用公務員任職時間從試用期滿之日起計算。
至於工資這塊,根據我知道的,按照國標算的話,有工作經歷的比大學畢業直接進入公務員的要高150左右(具體可以問人事局工資處有文件。)
⑷ 公務員工作經驗 和工齡
工齡是看你是否有單位給你交養老保險,也就是說你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了,且你的養老保險由單位和你共同繳納,而非個人全額繳納,那樣的年限就算工作經驗。因為公務員核工齡的憑證是養老保險管理中心給開具的繳費明細。
⑸ 公務員工作年限怎麼算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例1、2008年7月參加基層工作至今,算2008年專1年+2009年1年=2年
例2、2008年8月參加基層工作至今,屬只算2009年的1年
例3、2007年12月參加基層工作至今,算2008年1年+2009年1年=2年(2007年那1個月不足半年,不計)
例4、2007年12月參加基層工作至2008年3月,然後中斷工作,2008年10月重新參加基層工作至今,算2008年1年(1-3月算3月+10-12月算3月,合計6月)+2009年1年=2年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⑹ 關於公務員工齡認定的問題
你所從事過的工作都算是私企(機關那段也不算正式,就歸為私企吧),國家對私企員工的工齡認定標准有兩條,1是簽訂正式勞動合同,2是在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繳納了養老保險。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和你老爹公司或是和你朋友公司補簽一個你畢業時間的勞動合同,同時以公司名義補交這一段時間的養老保險,同時將檔案和人事關系做一下人事代理,並將你的勞動關系和社保證明材料歸入檔案,這樣你的工齡就算了,同時提醒你,畢業一年要辦理轉正定級手續,在人才就能辦理,辦理後就有了幹部身份,這樣你才能考公務員。
⑺ 工作兩年後考上公務員如何算工齡
工齡算,但是不算公務員工作年限。在l企業上工齡也沒有斷,工齡都是算的,5險可以取出來,五險都是跟著自己一起的。
工作兩年後考上公務員,根據《勞動法》其工齡是包括前面兩年的,今後計算基本工資、工齡津貼、三金等按此計算。
機關公務員確認工齡,只要是按規定繳納了社保,都可以計入工齡但崗位工作年限是不包括前兩年的,計算崗位工資、提拔等按崗位工作年限。
《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管理辦法(試行)》: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自報到之日起計算,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後考核評審。新錄用公務員應當履行公務員法規定的義務,享有公務員法規定的相應權利,其依法履行職務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法律依據可參見《公務員法》,其中第十九條就有明文規定:「試用期」記入公務員工齡。
(7)公務員工作年限和工齡擴展閱讀:
公務員工齡的計算方法如下:
1、公務員的工齡是從任命為公務員之日所屬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屬月份的年數(不滿一年時,每個月按1/12計算)。
2、退休的公務員、軍人、私立學校教職員(不適用公務員年金法、軍人年金法、私立學校教員年金法者除外。)被重新任命為公務員時,按照本人意願,根據以前的年金法計算的工齡或服役時間可以與第1項的工齡合並計算。
3、任用為公務員以前的符合兵役法的現役軍人或不是志願而任用的下士官的服役時間可以計入第1項的工齡。
4、給予退休津貼時,除了因下列情況以外的離職期間,需從工齡中減去其1/2。
(1)因公負傷、職業病;
(2)按照兵役法服役時間;
(3)被國家機構,外國機構臨時僱用;
(4)執行其他法律規定的義務工作時間合並計算的工齡。
網路-公務員法
⑻ 公務員的工齡如何計算
公務員的工齡計算方法如下:
1、公務員的工齡是從任命為公務員之日所屬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屬月份的年數(不滿1年時,每個月按1/12計算)。
2、退休的公務員、軍人、私立學校教職員(不適用公務員年金法,軍人年金法,私立學校教員年金法者除外。)重新任命為公務員時,按照本人意願,根據以前的年金法計算的工齡或服役時間可以與第1項的工齡合並計算。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
職工發生以下情況,其前後工齡連續計算:
1.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動工作、安排下崗者,調動、下崗(與企業保持勞動關系)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2.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調派國內外學習者,其學習期間以及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3.因企業停工歇業或者破產,職工經企業管理機關調派到其他企業工作者,調派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4.企業經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原有職工仍留企業工作者,其轉讓、改組或者合並前後的工齡應連續計算;
5.職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醫療期間,在6個月以內者,連續計算為本企業工齡;超過6個月病癒後,仍回原企業工作者,除超過6個月的期間不算工齡以外,其前後工齡應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