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交通行政處罰案件立案的時限是多少天
《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七條規定,適用
一般程序
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案情復雜,不能在規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
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
『貳』 交通事故案件訴訟期限是多久
民事訴訟期限簡單來說,凡是與侵犯你的健康權,所有權有關的,就是1年。
而其他的就是2年。
涉外的例外。
另外,當事人確實不知的,或者不知道誰侵害者是誰的,訴訟期效可以延長為20年。
具體的如下:民法通則第七章 訴訟時效
第一百三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第一百三十八條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願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第一百四十條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第一百四十一條 法律對訴訟時效另有規定的,依照法律規定。
關於民法通則訴訟時效的司法解釋:
165.在民法通則實施前,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民法通則實施後,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和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從1987年1月1日起算。
166.民法通則實施前,民事權利被侵害超過二十年的,民法通則實施後,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分別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二年或者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一年,從1987年1月1日起算。
167.民法通則實施後,屬於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八年後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或者屬於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一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九年後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提起訴訟請求的權利,應當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予保護。
168.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169.權利人由於客觀的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屬於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特殊情況"。
170.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171.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後,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
172.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的,可以認定為因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中止。
173.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後,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者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可以認定訴訟時效中斷。
174.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處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期間即重新起算;如調處達成協議,義務人未按協議所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期限屆滿時重新起算。
175.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二十年"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延長的規定,不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176.法律、法規對索賠時間和對產品質量等提出異議的時間有特殊規定的,按特殊規定辦理。
177.繼承的訴訟時效按繼承法的規定執行。但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的,即為共同共有。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延長,均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如果想了解清楚這些的話,可以找下民法通則還有相關的司法解釋來看看。
『叄』 關於交通事故的各種期限規定是什麼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經過勘驗、檢查現場的交通事故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10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果確定之日起5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各方當事人一致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的,應當在收到交通事故認定書之日起10日內提出書面調解申請。
對交通事故致死的,調解從辦理喪葬事宜結束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致傷的,調解從治療終結或者定殘之日起開始;對交通事故造成財產損失的,調解從確定損失之日起開始。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期限為10日。調解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製作調解書送交各方當事人,調解書經各方當事人共同簽字後生效;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製作調解終結書送交各方當事人。
『肆』 試論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交通案件時使用的各類期限有哪些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說通俗點就是公安機關的交警部門和車管所,其職責各有不同。
主要職責: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維護城鄉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
拓展資料:
承擔 的主要職責如下:
(一)負責維護疏導路面交通秩序;依法糾正處罰各類交通違法行為;辦理各類機動車通行證件;
(二)負責重大國事外事活動、重要首腦外賓的交通安全保衛;
(三)負責全市地方(含外事機構、外籍人員)機動車和駕駛員管理;
(四)負責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監督、檢查社會各單位履行交通安全責任情況;
(五)負責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查緝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六)負責起草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監督、檢查交通民警執法行為;行政復議應訴、行政訴訟工作;
(七)負責開發應用智能交通科學技術,規劃設置和維護管理城市道路交通標志設施;
(八)負責承辦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和市公安局交辦的其他工作事項。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掌握全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情況;草擬並審核領導講話,審核局機關文件;負責重要會議和重大事項的組織協調;督辦重要議定事項;負責局機關文秘、機要、檔案、保密、外事、網站管理和行政事務;聯系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政治處負責本局人事、黨務、紀檢等工作。
(二)秩序管理處。
擬訂道路交通管理政策、法規; 指導、監督地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指導地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參與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和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規劃;指導城市道路交通組織、指揮和疏堵工作;指導大型活動的交通保衛
『伍』 交通事故可以立案的期限是多少天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版訴等材料,按照權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交通事故可以立案的期限為24小時(即一天)。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交通事故處理工作規范》的有關規定:對交通事故,交通警察應當自勘查現場之時起24小時內辦理立案或不予立案手續。決定立案的,應填寫「交通事故立案登記表」,交事故處理機構負責人審批。另外,根據《民法通則》規定,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因此,在發生交通事故後,應當在一年內向法院申請起訴立案。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一)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二)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三)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