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律對債務人行使抵銷權有怎樣的規定
《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為法定抵銷。《合同法》第一百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為合意抵銷。新《企業破產法》第40條規定:債權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前對債務人負有債務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張抵消。《企業破產法》規定了不得進行抵消的情形:(1)債務人的債務人在破產申請受理後取得他人對債務人的債權的。(2)債權人已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破產申請的事實,對債務人負擔債務的;但是,債權人因為法律規定或者有破產申請一年前所發生的原因而負擔債務的除外。(3)債務人的債務人已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破產申請的事實,對債務人取得債權的;但是,債務人的債務人因為法律規定或者有破產申請一年前發生的原因而取得債權的除外。
❷ 行使法定抵銷權會被認為破產前6個月的個別清償嗎
您好,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到破產程序終結前的期間內行使,不會被認定為個別清償。《破產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債權人對破產企業負有債務的,可以在破產清算前抵銷。」根據這一規定,債權人在破產宣告前對破產人負有債務的,無論是否已到清償期限,無論債務標的、給付種類是否相同,均可在破產清算前相互抵銷,這就是破產抵銷權。
需要注意的是,破產抵銷權應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到破產程序終結前的期間內行使;
有破產抵銷權的債權人應依破產程序申報債權;
破產債權人行使抵銷權後,超出抵銷額以外的債務仍然存在。
❸ 抵銷權約定異議期限可以多久
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屬自然債權,其本質在於「不能通過訴訟程序強制債務履行」,並不專是不能通過其他方式實屬現,更不是債權債務關系不存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只喪失勝訴權,債權人的實體債權仍然存在,只要雙方互享到期債權,且種類、品質相同的,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人就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只需通知對方即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當事人只喪失勝訴權,不喪失起訴權和實體權利,債務人自願履行,債權人可以接受,法律對此是予以確認的。債務人不自願履行的,但雙方互負債務,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且符合法定抵銷權構成要件的,債權人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無須徵得對方同意,更無須通過訴訟程序。對方如有異議,可在通知到達後合理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僅就抵銷權是否成立進行審查和裁判。
以上內容是我在大律師網那邊咨詢過後整理出來的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❹ 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可以行使抵消權嗎
您好,關於抵銷權,《合同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
在理論和司法實踐中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能否行使抵銷權一直爭議比較大。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是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因為超過訴訟時效,當事人只喪失勝訴權,債權人實體債權並未喪失,只要雙方互享到期債權,且種類、品質相同的,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人是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
另一種觀點認為,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是不得作為主動債權進行抵銷的,因為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不再受法律保護,若規定債權人對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可以行使法定抵銷權,無異於強迫對方履行自然之債,勢必會損害未過時效一方當事人的時效利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❺ 抵銷權是不是只法定抵銷權
《合同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為法定抵銷。
《合同法》第一百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為合意抵銷。
甲乙之間若要抵消,應是合意抵消
❻ 對具備法定抵消的債權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不抵消,能否約定條件理由
1、法定抵銷。《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法定抵銷中的抵銷權性質上屬於形成權,因此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2、約定抵銷。《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抵銷有法定抵銷和約定抵銷之分,對於法定抵銷,《合同法》第99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銷,但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質不得抵銷的除外。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而約定抵銷,第100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標的物種類、品質不相同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抵銷。」
3、債務法定抵消的條件:
(1)抵消的債務必須是同種類的給付。如果雙方互負債務的標的物種類不同,如允許抵消,則不免使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目的難以實現。用以抵銷的通常是同種類的貨幣或者實物。如果種類相同而品質不同,用品質較高者與品質較差者抵消時,對於被抵消人並無不利,應當允許。如果一方或者雙方的債權標的物為特定物,原則上不允許抵消,尤其是以種類物債權抵銷特定物債權時,更不允許。
(2)抵消人與被抵消人之間互負債務、互相債權。雙方互享債權、互負債務為雙方行使抵消的前提條件。另外,當事人雙方存在的兩個債權債務關系,須均為合法存在。其中任何一個債為不法,均不得主張抵消。
(3)必須雙方債務均已屆清償期。抵消具有相互清償的作用,應自雙方債務均已屆清償期,始得為抵消,債務未到清償期,債權人尚不能請求履行,因而不能以自己的債權用作抵消,否則等於強令債務人期前清償。如果清償期限利益系為債務人而設時,原則上債務人得提前清償,此時債務人主張以自己的未屆清償期的債務與對方當事人已屆清償期的債務抵消,可認為其放棄期限利益,應允許抵消。
(4)雙方適用抵消的債務是能抵消的債務。不得用於抵消的債務,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性質上不得抵消。例如不作為債務、提供勞務的債務以及撫恤金、退休金、撫養費等與人身不可分離的債務。
(二)法律規定不得抵消。如:禁止強制執行的債務(保留被執行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故意侵權行為所發生的債務,此種債務如允許抵消,有違公序良俗;約定應向第三人為給付的債務。
(三)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抵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