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安機關應在幾日內將鑒定意見告知嫌疑人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81條第二款規定,對經審查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意見,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鑒定意見之日起五日內將鑒定意見復印件送達違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第八十一條 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對鑒定意見進行審查。
對經審查作為證據使用的鑒定意見,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鑒定意見之日起五日內將鑒定意見復印件送達違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醫療機構出具的診斷證明作為公安機關認定人身傷害程度的依據的,應當將診斷證明結論書面告知違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1)鑒定結論通知期限擴展閱讀:
第八十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重新鑒定:
(一)鑒定程序違法或者違反相關專業技術要求,可能影響鑒定意見正確性的;
(二)鑒定機構、鑒定人不具備鑒定資質和條件的;
(三)鑒定意見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
(五)鑒定人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的;
(六)檢材虛假或者被損壞的;
(七)其他應當重新鑒定的。
不符合前款規定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作出不準予重新鑒定的決定,並在作出決定之日起的三日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八十三條 重新鑒定,公安機關應當另行指派或者聘請鑒定人。
第八十四條 鑒定費用由公安機關承擔,但當事人自行鑒定的除外。
㈡ 司法鑒定意見通知時限
您好,你想表達的是司法鑒定意見書製作完了什麼時間通知您,對於這個法律上沒有時限,對鑒定時間制定了30個工作日之內的時限。我建議您可以要求鑒定機構及時通知您取或者郵寄給您。希望您能採納。
㈢ 對傷情鑒定不服公安鑒定結論通知書規定的重新鑒定期限是多少
不服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再次鑒定
不過傷勢一般是會隨時間改變而改變的
最好留有當初受傷時的照片
X光片
或者醫院治療記錄
㈣ 鑒定結論出來後,告知雙方當事人是否有期限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申請重新鑒定的除外。 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結論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第二十六條 當事人申請鑒定經人民法院同意後,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有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員,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第二十七條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一)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二)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三)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四)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第二十八條 一方當事人自行委託有關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另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足以反駁並申請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對鑒定人出具的鑒定書,應當審查是否具有下列內容: (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二)委託鑒定的材料; (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五)明確的鑒定結論; (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 根據上述規定,當事人申請鑒定的,人民法院一般是允許的(但要在上述規定的時限內申請)。如果鑒定事項確與案件無關的,可不允許。可當事人堅決鑒定的,也可准許,經審查確與案件無關的,鑒定費用由申請人負擔。
㈤ 因嫌疑人找不到,刑事案件鑒定意見通知書,有通知期限嗎
你好,這個文書沒規定有期限,相關表述是「應當告知」,不告知會影響你訴訟權利的行使,實際中故意不告知這樣的程序錯誤很少發生,因為當事人可以從其他文書、意見交流等多渠道知道鑒定意見,不知道鑒定意見會影響申請重新鑒定訴訟權利的行使,一般誰委託鑒定誰告知。
㈥ 法醫鑒定結果應該什麼時間交派出所,有嚴格規定嗎
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應當在合理期限內及時送達。
鑒定結論是刑事訴訟中的重要證據之一。在故意傷害、盜竊等多發性刑事案件中,鑒定結論甚至直接影響定罪量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了鑒定結論的告知程序。但鑒定結論作出後應在什麼時限內告知當事人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這在司法實踐中引發了諸多問題。
首先,該空白可能直接造成偵查人員工作上的懈怠。因為法律沒有強制規定鑒定結論作出後,應當在多長時間內告知當事人,這樣偵查機關何時告知都不會違法,使其缺乏積極告知的主動性,也使檢察機關無法對此實施法律監督,以至於產生了僅因為鑒定結論告知過晚,當事人質疑偵查人員辦案公正性的申訴案件,損害了法律的威嚴和司法機關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
其次,鑒定結論的遲延通知可能導致案件當事人的權益得不到及時的維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對鑒定結論都有權提出異議,並可申請重新鑒定。當然,無論提出異議還是申請重新鑒定,前提都是要知道現在的鑒定結果。只有將鑒定結論及時通知當事人,這項權利才能得到有效的維護。實踐中,鑒定結論作出後一個月、兩個月後才通知當事人的情況屢見不鮮,這樣不利於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再次,由於法律沒有告知期限的強制規定,個別偵查人員在鑒定結論作出後,應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而不追究,把刑事案件當治安案件處理,為雙方當事人非法調解、私了,人為地造成司法不公,損害了法律的尊嚴。更有甚者,有的還借機辦人情案,甚至收受賄賂,出現違法犯罪現象。
因此,應當為鑒定結論告知設置法定期限。眾所周知,明確的法定期限在刑事訴訟中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有效武器。為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追求刑事訴訟的公平正義,筆者建議將《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修改為:"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於該鑒定結論作出後五日內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近親屬。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
㈦ 鑒定結論告知筆錄應在多長時間告知當事人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勘查現場之日起5日內指派或者委託專業技術版人員、具備資權格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
檢驗、鑒定應當在20日內完成;需要延期的,經設區的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可以延長10日。檢驗、鑒定周期超過時限的,須報經省級人民政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