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灣丈夫過世大陸妻子繼承遺產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大陸妻子是否已在台灣辦過結婚登記
如果在台灣已辦理台灣登記為夫妻且丈夫無任何遺囑分配,則必須在兩年內登記放棄或繼承遺產
❷ 台灣遺產繼承法和大陸的繼承順序一樣嗎
台灣民法典第1138條規定: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子女、孫子女..)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
而大陸《繼承法》第10條規定的順序為: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❸ 關於台灣遺產的繼承
遺產部份超過時限太久,已經沒戲了。如果你爺爺的兄弟在台無親人,領取骨灰是有可能的,可以先詢問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的詳細情況後再咨詢當地台辦。
❹ 關於繼承台灣父母遺產繼承問題!
它適用的法律比較復雜,涉台繼承公證既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也可能導致適用台灣現行的有關規定。可到當地公證處先辦理涉台繼承公證。要注意因超過台灣關於繼承時效的限制而喪失繼承權;注意繼承遺產的限制;不要遺漏其他繼承人。建議在台灣部分工作盡量委託台灣律師。
❺ 台灣繼承有效最多能在二十年內嗎
沒有這個規定。 或許是理解有誤。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也就是說,只要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遺產,就視為接受繼承。 只有因繼承糾紛而需要通過法律程序解決時,才適用《繼承法》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的規定。 上述規定中的二十年,是指訴訟時效,與「超過二十年沒有要就不可以繼承了」南轅北轍
❻ 繼承台灣遺產有沒有時效限制哪些人屬於法律規定的合法
根據台灣地區《台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的相關規定,大陸居民繼承台灣親屬在台遺產,應於繼承開始起3年內向被繼承人住所地的法院申請,但1992年9月18日以前死亡的現役或退除役人員的遺產繼承時效,不在此范圍。
根據大陸法律有關規定及台灣地區有關法規,繼承台灣地區居民在台灣遺產的法定繼承人范圍如下:
(1)配偶為任一順序繼承人;
(2)第一順序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如:子女(含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及胎兒)、孫子女、曾孫子女等,以親等近者為先,可代位繼承;
(3)第二順序繼承人為父母(含生父母、養父母等);
(4)第三順序繼承人為兄弟姐妹(含同父母兄弟姐妹、同父異母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等);
(5)第四順序繼承人為祖父母、外祖父母。
大陸居民須符合上述繼承人范圍才可以申請辦理繼承其台灣親屬在台灣的遺產
❼ 有關大陸子女繼承台灣遺產的年限 我爺爺已經去世15年了,但是一直沒有台灣方面的人通知我們,現在去
不行
繼承時限早已過去
台灣繼承人的繼承期限只有3個月
而就是考慮通知的問題,大陸人繼承人的繼承期限為2年
去世15年後才發現對方早已去世
表示你們根本就沒有親情維系
這並不受法律的保障范圍
❽ 如何申請繼承台灣遺產
三年內必須申報才能繼承。
最高200萬台幣。 相關規定如下
大陸地區人民如何辦理繼承在台親屬遺產
依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以下簡稱兩岸條例) 第 66 條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繼承台灣地區人民之遺產,應 於繼承開始起 3 年內,以書面向被繼承人住所地法院為繼 承表示。如果自繼承開始起,超過 3 年期間未向法院為繼 承表示,則視為拋棄繼承權利,不能再要求繼承。
一、 管轄法院: 繼承開始時被繼承人最後住所地的地方(少年及家事)法院。
二、 聲請人: 依照台灣地區民法第 1138 條規定有繼承權的人。已經出養的子女無繼承權,有前面順位的繼承人時,後順位的繼承人也不能聲請繼承(例如 有第一順位的子女時,只有子女有繼承權,可以提出聲請,第二至四順 位的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就不能聲請繼承)。
三、 表示繼承期間: 繼承開始(即被繼承人死亡)時起 3 年內。
四、 應准備的文件: 1. 聲請狀。 2. 被繼承人的除戶謄本或死亡證明書。 3. 繼承系統表。 4. 符合繼承人的身分證明文件(如「親屬關系公證書」,依繼承人親等之不同,載明被繼承人在大陸有無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及其存歿情形)。 5. 委託公證書(因大陸地區人民來台之許可范圍及停留時間有所限制,建議委託在台親友或律師辦理)。 6. 其他法院要求提出的文件。 ~因「親屬關系公證書」、「委託公證書」系於大陸地區作成之文書,應先經海基會驗證。
五、 大陸地區繼承人繼承時的限制: 依兩岸條例第 67 條規定: 1. 大陸地區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在台灣地區的遺產時,每位所得財產 總額,不得超過新台幣 200 萬元。 2. 超過新台幣 200 萬元部分,歸屬台灣地區同順位的繼承人;台灣地 區無同順位的繼承人時,歸屬台灣地區後順位的繼承人;台灣地區 無繼承人時,歸屬國庫。 3. 被繼承人以遺囑將在台灣地區財產遺贈予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 體或其他機構者,其總額不得逾新台幣 200 萬元。 4. 遺產中如果有不動產時,應將大陸地區繼承人的繼承權利折算為價 額。但如果是台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之不動產時,大陸地區繼承 人不可以繼承,在決定大陸地區繼承人應得部分時,不動產的價額 不計入遺產總額。 5. 大陸地區人民為台灣地區人民的配偶,繼承配偶在台灣地區的遺產 時,總額可以超過新台幣 200 萬元;可以在台灣地區長期居留的大 陸配偶得繼承不動產。但不動產為台灣地區繼承人賴以居住者,不 得繼承。
六、 法院通知: 1. 法院就是否為繼承人的身分,為形式審查後,通知是否准予備查。 2. 繼承表示經法院准許,法院會寄送通知予聲請人、其他繼承人及遺產管理人。利害關系人如對聲請人之繼承權有爭執時,應循訴訟程序解決。 3. 如法院審查駁回聲請時,當事人如對裁定不服,應於收到裁定後 10日內向原法院提出抗告,抗告書應敘明不服理由及證據。
七、 其他: 1. 大陸地區人民收到法院准予備查通知後,得向遺產管理人(被繼承人為一般民眾時,遺產管理人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被繼承人為現 役軍人者,遺產管理人為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被繼承人為退除役官 兵者,遺產管理人為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安養機構或服 務機構)要求計算並交付遺產。 2. 大陸地區人民繼承台灣地區遺產時,依法應辦理遺產稅申報,相關 事宜可查閱財政部網站,或逕洽財政部各地國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