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案件的申訴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一般申訴有效期是2年。
拓展資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專案的若干意見(屬試行)》第10條 人民法院對刑事案件的申訴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兩年內提出的申訴,應當受理;超過兩年提出申訴,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受理:
(一)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二)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屬於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對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人或申訴人超過兩年提出再審申請或申訴的,不予受理。
❷ 中國刑法案件追訴有效期最長是多少時間
刑法案件的追訴期也即追訴時效,一般根據犯罪分子所判的最高刑罰來確定,過了追訴時效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有些情況將不受追訴時效的限制,具體如下:
1、我國《刑法》中的時效,是追訴時效,指對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責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內,司法機關有權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責任。
2、追訴期限的具體規定為:
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訴期限為15年。
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追訴期限為20年。如果20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批准。
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在追訴期限以內又犯罪的,前罪追訴的期限從犯後罪之日起計算。
(2)案件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如何計算刑事犯罪追訴時效:
一般犯罪的計算
這里所說的一般犯罪,是指沒有連續與繼續狀態的犯罪。這種犯罪的「追訴期限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第89條第1款前段)。「犯罪之日」應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為符合犯罪構成之日。由於刑法對各種犯罪規定的構成要件不同,因而認定犯罪成立的標准也就不同。
對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實施行為之日即是犯罪之日;對以危害結果為要件的犯罪而言,危害結果發生之日,才是犯罪之日。
連續犯罪的計算
「犯罪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狀態的,屬於連續犯;犯罪行為有繼續狀態的,屬於繼續犯或持續犯。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的計算,刑法沒有明文規定,但從刑法規定的精神以及慣犯與連續犯的關系來看。對於慣犯的追訴期限,也應從最後一次犯罪之日起計算。
❸ 請問一般案件的有效期到底是多久啊
說白了,由於檢察院沒有找到證據所以才會取保。但是,取保就有一年的期限。之後取消了取保,由於人沒有被羈押,檢察院可以一直查,當然是暗中來查找線索。不過應當有不立案通知書的。
❹ 刑事案件有效期限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不是有效期,是追訴期。
殺人案件的追訴期基本是專20年,你提到屬的未成年時候殺人的,應該可以在20年以後,過了追訴時限了。但是條件是在這20年期間沒有其他犯罪的,過了20年,即使有證據證實他是罪犯的,也會根據規定不予追究了。
但是如果案發時就確定他是嫌疑人的,即使過了20年,還是要追究的,這樣的情況他屬於逃犯,不適用追訴時效~
具體法律規定如下:
根據刑法的規定,殺人罪的最高量刑為死刑,追訴時效一般為20年,但如果有已經立案或期限中斷情形的,則不受此20年的限制。
《刑法》
第八十七條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後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❺ 訴訟有效期的三種情形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
指訴訟時效期間行將完成之際,因發生與權利人無關的事由而使其無法行使請求權,法律為保護權利人而規定時效期間暫停計算,等中止事由消除後再繼續計算。中止事由一般指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如地震、海嘯、山洪暴發等。其他障礙如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喪失行為能力而致不能行使請求權等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根據這一規定,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致使權利人不能及時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即發生中止。
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
指因法定事由的發生,使此前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等中斷事由消滅後,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引起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的法定事由包括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等。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或為行使權利的行為,或使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明確化,因此應當從此時開始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0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的延長
指由於某種客觀上的障礙致使當事人在法定期間內未能行使請求權,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延長訴訟時效期間,從而給權利人以法律上的保護。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特別訴訟時效期間和最長訴訟時效期間都適用關於訴訟時效期間延長的規定,這是法律對權利人的一種特別保護。
綜上所述,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過程中,如果發生中止或者中斷事由,訴訟時效期間便暫停計算或者重新計算,從而使訴訟時效期間實際上又得以延長。但是,無論中止多久或者中斷多少次,都不得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即二十的期限限制。只有當事人一次性地持續不行使權利的狀態達到法定期限,並且沒有中止、中斷事由時,才屬於訴訟時效期間的經過。
最高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追訴的,就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也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有權決定對於已經過了最長追訴時效後仍追究刑事責任(一般情況下是不追究的,除非涉及國際聲譽或者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
❻ 法律規定的民事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來民法通則》第一百三自十五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6)案件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 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參考資料:中國普法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❼ 民事訴訟有效期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版期間為三權年。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7)案件的有效期擴展閱讀:
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一)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二)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上述適用一年時效之規定已被民法總則取代,民法通則適用的一年時效均適用三年時效。
勞動者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