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奧斯卡有效期

奧斯卡有效期

發布時間:2021-03-23 15:39:45

㈠ 奧斯卡評獎制度

簡單來說,前者是電影獎項,後者是音樂獎項

奧斯卡的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mo 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
學院獎的獎杯是一個小金人,據說某年一個小女孩向學院獎組委會提出這個小金人和她的叔叔奧斯卡長的很像,從那以後,「學院獎」逐漸被「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

「格萊美」(GRAMMY)是英文Gramophone(留聲機)的變異諧音。以它命名的音樂獎迄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獎杯形狀如一架老式的留聲機。1957年,美國洛杉磯一批音樂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員倡議成立一個代表音樂製品藝術和科學的機構,並通過這個機構鼓勵有才華的音樂家、歌手及幕後音樂製作人員。美國國家錄音藝術與科學學會(簡稱錄音學會)及名為格萊美的音樂獎因此誕生。首屆格萊美音樂獎於1958年頒發,以後錄音學會每年舉行一次頒獎儀式,獎項也由最初時的26項增加到28大類共101項。
格萊美獎有三打特點:
1)權威性——美國錄音學會是一個由眾多資深音樂人組成的機構,已在美國各地設置了12個地區分會和一個製作人與工程師分會,目前會員超過萬人。歌唱家、演奏家、詞作者、作曲家、指揮、攝影、解說詞作者以及音樂錄像片製作人等15類專業人員均可申請擔任評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發行的人才有資格擔任此職。沒有真才實學和對音樂事業缺乏執著追求的人一般是進不了評委會的。由如此眾多資深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委會理所當然地會受到音樂愛好者的信任。
2)公正性。格萊美音樂獎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薦的作品必需選自當年。作品推薦上來後,首先要經過來自音樂界各領域的150多名專家篩選和資格確認,而後進行分類。除需由特別提名委員會投票的作品外,初選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評委進行第一輪投票。但每個評委只能從其中挑選自己專精的9項進行投票,當然他們還要投票選出當年的年度唱片、年度專輯、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個獎項。初評後的名單再交評委進行第二輪投票,每個評委的投票權除4個基本獎外,只能選擇8個獎項進行投票。這些嚴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選的公正性。
3)廣泛的影響性。格萊美獎問世之初並沒有多大名氣,是電視幫了忙。電視不僅將格萊美原本刻板的頒獎儀式變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還通過向全球直播極大地提高了格萊美音樂獎的國際知名度。大量歐美歌壇巨星登台獻藝,加上美國人擅長運用的舞台藝術和技術手段,更使格萊美的頒獎儀式成了風靡世界的娛樂活動。今年2月舉行的第44屆格萊美頒獎晚會就吸引了全球170個國家的約17億觀眾收看。

另外,電影方面的獎項在國際上比較有影響的還有:
柏林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1951年創辦於當時的西柏林,每年一次,2~3 月間舉行,為期兩周。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主要活動有 :① 舉行影片比賽評獎,設有金熊、銀熊獎,評委會特別獎,分別授予最佳影片、導演、男女演員、編劇、攝影等;②舉行會外放映;③舉辦回顧展;④開設電影市場;⑤舉辦宣傳品展覽。80年代後,平均每年有30~40個國家參加,放映影片近 300 部。
中國的國際知名的大導演大多都是通過這個電影節為世界影壇所知,譬如張藝謀就有《紅高粱》和《我的父親母親》得過獎,近幾年,柏林電影節有很多中國電影、導演和演員拿過獎,譬如《圖雅的婚事》、《十七歲的單車》和今年的《青紅》。

嘎納電影節——戛納電影節成立於1939年夏天,而其間因二次世界大戰及財務因素,曾斷斷續續進行數年,1969年後的影展活動日漸穩定,且增設了「導演雙周」,到1971年後,戛納電影節市場交易就愈來愈熱門。 在短短雙周之內,電影節的活動分為六個項目:「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會外市場展」。有兩組評審委員分別評審長片和短片,「正式競賽」的部分由各國電影文化界人士組成,其人選都是頗有聲望的導演、演員、編劇、影評人、配樂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擔任主席。然而,主席常會影響到大獎評審的客觀性,所以,最近幾年常遭人詬病。另外,在非競賽的部分,主要則是提拔新人,以及讓傑出的非商業影片有機會公開上映,且「導演雙周」及「一種注視」幾乎已發掘了不少有潛力或已成功的導演。
張曼玉和梁朝偉都曾獲得過戛納影後或影帝。張藝謀、陳凱歌都曾經在戛納電影節上有所斬獲。

威尼斯電影節——始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但此後間隔1年,於1934年舉辦了第2屆.1943年-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辦.1969年-1978年,電影節雖仍在舉辦,但未評出正式大獎,其中1973年、1977年、1978年停辦。第34屆(1969年)取消評獎、第35屆(1973年)取消評獎。1973年,電影節更名為「義大利電影評論日」,1975年又改名為「雙年電影節」,1979年恢復正常舉辦,1980年恢復「金獅獎」。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共有20多部影片參展,共設7個獎項,包括最受喜愛女演員獎、最受喜愛男演員獎、最佳原創故事獎、最佳導演獎、最感人電影獎、最有趣電影獎和最佳技術獎。第一屆威尼斯電影節是由觀眾投票選出喜歡的電影和演員,沒有固定的評委會。 從1934年開始,威尼斯電影節開始趨於穩定,並於每年的8月底9月初舉辦。但威尼斯電影節曾一度被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所控制,獎杯叫「墨索里尼杯」。也因此緣故,威尼斯電影節從1938年到1942年的評獎不為後人承認。但於1942年後開始趨於穩定且權威。
去年李安導演的《色,戒》就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得到了最佳影片和最佳攝影獎。

㈡ 奧斯卡獎的評分標準是什麼

奧斯卡評獎規則
奧斯卡規則簡述
在美國,影響最為巨大的兩大電影獎項為:奧斯卡和金球獎。金球獎由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成立於1944年,每年由90多名會員選出,獎勵優秀的電影電視作品是它的一貫宗旨,影響遜於前者,但因其被稱為奧斯卡的「晴雨表」,所以也不可小窺。金球獎上獲獎的影片若能在奧斯卡上再度獲獎的話,那是對影片自身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的一種飛躍性提升。無怪乎金球獎獲獎得主的謝詞中總少不了那句: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奧斯卡!

奧斯卡如此持久不衰的影響力令世人矚目,也令世人困惑。它究竟靠的是什麼?解決此問題我們必須得真正走近它。

首先從它的具體規則開始了解。

奧斯卡評審規則由兩部分組成:評審機構規則、評審獎項規則。

奧斯卡的評審機構概說起來並不復雜,分為二級金字塔形式,最高層是學院主席評審團,下設學院分支評審團。主席評審團人員從下屬14個分支學會(演員協會、導演協會、藝術指導協會、攝影協會、美術師協會、編劇協會,電影執行人員協會、電影剪輯協會、電影製片協會、音樂協會、錄音協會、公共關系協會、短片和長片動畫協會、視覺效果和作者協會)中選撥出來。除主席團主席來自電影剪輯協會外,其他成員分別從餘下每個協會中分別挑出三名代表組成。主席團官員包括主席、第一副主席、兩個副主席、財務主管和秘書長,任期為一年,連任不超過四任。學院的管理活動主要在學院主席所任命的執行官監督下進行。主席團成員每屆任期一年,在同樣職位連任不超過三屆。主席團成員資格聘選的主要條件是你在這一行業的貢獻和聲譽,和最少兩名在職委員的推薦。主席團下設的分支學會評審團,除了職業評委外,還包括一支龐大的自願參與會員隊伍,每個分支自願參與會員達到五、六千人次,這其實才是奧斯卡影響的真正來源,。

相對於奧斯卡的評審機構規則,奧斯卡的評審獎項規則可謂相當繁瑣,有幾十頁之多。奧斯卡的年度規則盡管近些年來幾乎無甚變化,但仍然還是會被准時、一絲不苟地發布到官方網站 http://www.oscars.org上。下面,筆者將把這些繁瑣的規則進行整理綜合:

在每一屆奧斯卡獎項規則的一開頭,列出的都是一個「an important note」——警告協會成員謹防不正當的拉票活動。

之後是奧斯卡完全日程安排,以2003年度(76屆)為例:

2003年8月1日
科學技術獎提交截止

2003年9月1日
編劇獎項提交截止

2003年10月1日
外語片及其短片類提交截止

2003年11月3日
最佳影片提交截止

2003年12月1日
合格影片提交給評審委員會官方放映許可證截止、音樂類獎項提交截止

2003年12月31日
午夜零點整,年度奧斯卡各類獎項提交總截止日

2004年1月2日
最佳提名開始投票,匿名郵寄開始

2004年1月17日
下午5:00提名獎投票結束

2004年1月27日
上午5:30在Samuel Goldwyn 劇院宣布提名獎得主

2004年2月4日
影片決賽投票郵寄開始

2004年2月9日
在Beverly Hilton Hotel為提名獎得主舉行午餐

2004年2月14日
下午6:00,舉行科學技術獎頒獎晚會。

2004年2月24日
下午5:00決賽輪投票結束

2004年2月29日
76屆奧斯卡頒獎晚會在柯達劇場舉行, 由ABC電視台從下五5:30開始進行一個半小時的節目轉播。

當然,23項固設大獎的名單會照例出現在規則中。包括:表演獎、最佳影片、藝術指導獎、攝影獎、服裝設計獎、最佳導演獎、紀錄片獎、電影剪輯獎、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化妝、最佳音樂、最佳畫面、最佳科學技術獎、最佳短片、最佳音效、最佳聲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著作獎、特別成就獎、三個特設獎、Gordon E. Sawyer 獎和榮譽獎。

規則正題包括幾大部分——對參賽影片的資格條件限定、投票規則限定以及針對各類獎項的具體評選辦法。

(一)學院對參評影片的評選資格的限制。
1、長片電影時間長度長於40分鍾,用35mm或740mm的膠片或是非錄像帶公開放映過。

2、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放映過,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3、在洛杉磯上映前也還要在美國之外的商業院線首映過,影片的公開首映若不是在劇場放映的(如廣播、有線電視及家庭錄像片和互聯網等),將無資格參加奧斯卡評選。首映後的六個月之內不可以在除影院之外的媒體上公映,六個月之後才可在非院線媒體上映。

4、在獎項規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5、提交的時候要附帶全面而真實的電影可靠的電影製作職員名單以及影片被放映的洛杉磯院線名稱及放映日期。

6、送交理事會參評的影片不能於2004年1月31日收回。

7、理事會將最後確定評選資格,理事會不會受任何人為障礙約束干擾,它會為獎項評選做出自己的獨立決定。

8、如果發生任何爭執,理事會有權保留獎項直至爭議解決再作評定。

(二)獎項投票規則限定
1、 各類獎項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

2、 有資格參評的影片將被放入奧斯卡年度「評選放映表」。

3、 除了表演獎投票外,提名投票的單張「評選放映表」僅指參評影片名稱而不包括相關個人名字。

4、 提名和獎項是秘密投票選出的,由學院提供印製的選票,無記名投票。由學院主席指派合格的公證員開啟和計算票數。

5、 在提名投票中,所有選票的計分採用優先選擇和加權平均值制。非提名影片無資格參加最後評選。

6、 每個獎項的提名不超過五部。

7、 如果一項提名影片因為某種特殊原因被理事會宣布廢除評選資格,不會增加新影片填補空缺,此項將以少一個提名名額的方式進入下一輪投票。

8、 投票得將的影片如果是合作完成的,則作品作者都會得到小金人,除非此項獎項獎品數有數額限定。若最終投票中有兩部影片得分一樣,就兩部都授獎。

至於各類具體獎項評選辦法規則,限於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羅列了。但要特別提到的是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因為這才似乎和我們關系真正緊密一點。

最佳外語片的評選規則:

1、參評奧斯卡獎項的外語影片是指片長長於40分鍾,在美國之外的地方發行製作,主要用非英文對話的影片。

2、參賽外語片必須在2003年11月1日至2003年10月31日在國內首映,用35mm或70mm膠片在商業劇院連續上映七天以上。

3、選用對話應該是該國母語。准確達意的影片英文標題是需要的。

4、一個國家只能遞交一部影片。

5、學院會向參評機構發放正式報名表,便於參評影片的製作公司填寫詳細信息。2003年11月1日(且是周四前)學院辦公室必須收到參評影片報名表、演員表、製作人員表、簡短英文該葯、導演介紹、影片海報等。

6、同時還應寄一份影片副本,內容必須和正本相同。

7、外語片評委獎秘密投票產生五部最佳提名。

8、最佳外語片的最後一輪投票只有那些積極的終身的學院成員才具有的資格參與。

9、外語片也可以參加別的獎項評選,但是條件是必須要在洛杉磯的某家商業院線連續放映至少七天以上,且在此上映期間的廣告和市場開發符合業界慣例,上映的時間必須在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之間。

10、獲最佳外語片獎項後,由導演代表團隊領取奧斯卡獎。

以上就是奧斯卡規則一個粗略的梗概。從這些乾巴巴、了無新意的條例中,我們似乎看不出奧斯卡有任何一點過人之處。的確,所謂的規則僅是奧斯卡的「硬體」,雖然重要,但必須要有相應的「軟體」與之匹配,才能發揮威力——從某種意義上對整體而言,「軟體」才是真正的關鍵。

「軟體」其實就是奧斯卡策略的代名詞。

奧斯卡策略之一——權威的樹立。奧斯卡權威的樹立並非一蹴而就,它這一方面依賴於其本身對規則的嚴格執行和對電影藝術的尊重;另一方面,則完全是沾了政治的光。奧斯卡舉辦初期,力主把自己定位於民間組織形式,對官方一直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1920年代,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被置於金融寡頭摩根集團和企業財閥洛克菲勒控制之下,而此時電影工業在美國也開始暫露頭角,兩大財團竭力企圖在各方面控制好萊塢八大影片公司,華納和福斯兩家電影公司曾為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提出訴訟,皆以失敗而告終。與此同時,兩大財團也通過白宮作為總代理名正言順地表達了自己對學院獎的關注,在第四屆學院獎,不僅送來了會務費,而且副總統還親臨會場。此舉雖說是財團控制下的白宮為滿足一己之私的自作多情,學院不一定領情,但在壯大學院聲勢和樹立學院威信方面卻起了很大作用。

此後,又曾有過兩位總統親臨奧斯卡頒獎現場,第13屆(1941年)羅斯福總統和第39屆(1966年)里根總統,但此時總統光臨現場和當年副總統的出席性質已經完全不同了:羅斯福的出席是為了表彰好萊塢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里根則是來看望老朋友的。

奧斯卡策略之二——順勢而行。奧斯卡雖說是站在電影流行藝術的風口浪尖,但卻極少標新立異,大部分時候都選擇順勢而行,特別在特殊年代,這一傾向就尤為明顯。二戰期間的第15屆奧斯卡(1942年)把六項大獎授予了應時之作《忠勇之家》,而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隨著美越戰爭的開火,國內反戰情緒日漸增高,第51屆(1978年)奧斯卡把五項大獎授予了反越戰題材片《獵鹿人》,這還引發了國際輿論界的軒然大波,同年三月,在柏林電影節上,蘇聯代表團為了抵制《獵鹿人》的放映,率領古巴、東歐等國代表團退出電影節。下面再舉一例作證明:只要稍微關心電影的人,沒有誰不知道《阿甘正傳》,它曾橫掃第67屆(1994年)奧斯卡,獲13項提名(最後獲六項大獎),由於《阿甘》的出現,年度奧斯卡評選成為了很多經典力作——《獅子王》、《肖申克的救贖》、《真實的謊言》揮之不去的一場噩夢。但鮮為人知的是,《阿甘》其實是奧斯卡順應美國社會長期彌漫的強烈的反智情緒和撫平越戰傷痛呼聲的產物。最後要提出的是,奧斯卡的「順勢而行」僅針對影片的題材而言,對於影片的藝術要求,並未降低評判標准,以上所提幾部影片,在題材上可圈可點,但在藝術水準上,亦屬佼佼者。

奧斯卡策略之三——票房決定一切。談到奧斯卡,有一個話題永遠也無法繞開,那就是奧斯卡評委在評定優秀影片時,在「藝術」與「商業」之間何去何從?這也是奧斯卡歷年引起的最大爭議之一。通常情況下,奧斯卡評委對此採取折衷手段,選取的影片一般既「藝術」又「商業」,兩者達到最佳結合點,既非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賣乖之嫌。但也有繞不開的年份,偏偏出現極端「藝術」卻也是極端「票房毒葯」的影片,在這種情況下,好萊塢評委往往選擇的是放棄。上世紀全美經典影片排名第一的《公民凱恩》就是一例。在第十四屆奧斯卡時,學院對評獎規則還未進行改革,採取的是資深影評人評選制,專家們折服於《公民凱恩》高超的電影技巧,給予了9項提名,但影片上映以來一直平庸的票房成績和在公眾中冷清的反應,讓評委們在最終評定時感到頗為棘手,斟酌再三,把大獎給予了它的對手《青山翠谷》,《公民凱恩》僅獲一項最佳編劇獎。

奧斯卡策略之四——懸疑的締造者。1940年,希區柯克那部著名的驚悚懸疑片《蝴蝶夢》奪魁第十三屆奧斯卡,與此相若的是,奧斯卡也走進了它的懸疑旅程——從本屆開始,獲獎名單將採用密封方法,在頒獎典禮上主持人不拆開它之前,任何人都無權知道結果。這一做法無疑是奧斯卡的點睛之筆,之後成為國際諸多電影節的借鑒典範。

三、規則背後
奧斯卡猶如一潭深水,浪花飛濺之下是涌動的暗流。奧斯卡被推到舉世矚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軟硬體」和諧匹配外,還有更深的一層原因,那就是——利益。據內行人估計,一部影片如果獲得奧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萬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獲獎,票房收入還將增加2000萬美元[1]。例如,1981年,《極地站車》獲得最佳故事片獎,獲獎後的三周就賺了近一千五百萬美元[2]。而離我們較近的《莎翁情史》,在 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獲得提名時,票房收入為3630萬美元,在獲得奧斯卡獎提名後,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賺了3670萬美元;三月底得大獎後,另增加了2700萬美元。按照估計,該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奧斯卡獎青睞有直接關聯[3]。而且,影片獲獎後,對演員的回報也相當豐厚,不僅身價攀升,能得到實質性的物質回報,本人甚至還可以憑借奧斯卡的權威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出於以上這些原因,好萊塢各大製片公司幾乎每年都要押寶於某部電影,為其耗費巨大的廣告投資。從五十年代早期開始至今,好萊塢的兩份定期刊物《聯合演出日報》和《好萊塢報道》成為了各大製片公司爭奪的主要陣地,它們買斷其中的多頁版面刊登電影廣告。例如,在1984年的奧斯卡評選前夕,米高梅和聯美公司買了《聯合演出日報》的31頁版面,而派拉蒙則為為年度參評影片《母女情深》買下了28頁版面,二十世紀福斯公司和AB影片公司也不甘示弱,為《希爾克伍德》一口氣買下了50頁廣告[4]。可以計算一下,以當時該雜志廣告價格每頁3500美元計算,各大公司在頁面廣告上的費用就高達幾何。除此而外,各大製片公司在電視台黃金時間插播的電視廣告上也得花大筆費用。時至今日,互聯網也成為了他們進行影片宣傳競爭的主要手段。

製片公司通過各種媒介方式宣傳影片主要是要在公眾中擴大影響,爭取票房,但是,要想真正獲獎,僅靠輿論影響力是不夠的,因為,奧斯卡獎項的選票是牢牢攥在學院評委的手裡的。製片公司要想穩操最後勝券,必須採用「非常手段」。

在奧斯卡評委團里搶占評委席成了各大製片公司屢試不爽、頗有成效的一個招數。我們可來看以下這個例子:如前文所提到的,早期的奧斯卡是幾大製片公司一手扶持下成長起來的。其中Metro-Goldwyn-Mayer(米高梅公司)無疑在學院中占據絕對優勢(這除了Metro-Goldwyn-Mayer本身經濟實力強大外,它當時的總經理路易斯.B.梅耶為學院的成立所立下的汗馬功勞而產生的影響力也不可忽視),學院首屆主席就是由米高梅旗下的著名默片影星道格拉斯.范朋克擔任的。在學院成立的前十年,最佳影片的獎項幾乎被米高梅公司所囊括,當時好萊塢流傳一句話:「只要你跟Metro-Goldwyn-Mayer簽約,就有得獎資格」。

獲獎年份
奧斯卡年度最佳影片
製作公司

1929
《百老匯的旋律》
米高梅
1930
《西線無戰事》
環球

1931
《壯志春秋》
RKO 廣播公司

1932
《大飯店》
米高梅

1933
《亂世春秋》
二十世紀fox公司

1934
《一夜風流》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1935
《叛艦喋血記》
米高梅

1936
《歌舞大王齊威格》
米高梅

1937
《左拉》
華納

1938
《浮生若夢》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1939
《亂世佳人》
米高梅

1940
《蝴蝶夢》
Selznick 國際電影公司

除了搶占評委團席位外,學院的另一個軟肋也被大製片公司抓住。我們知道,奧斯卡是非贏利組織,它有一部分收入來自成員會費、年度奧斯卡頒獎晚會以及別的奧斯卡特別節目電視轉播權拍賣所得資金、演藝詞典的出版、出租給電影公司用於提前公映的專門院線資金所得。但這一部分資金遠遠不夠用於它活動費用,它相當大資金來自各電影製片公司的贊助。各製片公司藉此機會操縱學院,要求學院依照它們的意圖辦事,稍有不遂意,就以撤銷贊助為名進行要挾。學院曾多次陷入這種人為製造的危機中一籌莫展。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危機發生在1948年,在年度奧斯卡評定時,幾大公司精心選送的參評作品無一能入諸位評委法眼,他們最後自作主張選定英國影片《哈姆雷特》作為年度最佳影片,這自然令幾大電影公司大光其火,在學院宣布獲獎名單的第四天,就下令「撤銷資助」。學院頓時陷入財政危機中,在相當困頓的情況下,年度奧斯卡(21屆)頒獎典禮的現場被迫轉移,臨時借用華納一個設在好萊塢的攝影棚,由它的一部分改建成一個小型會場,僅夠容納950個席位。這可能是奧斯卡歷史上(除二戰時物資緊缺外),最寒磣的一次了

當然,除了採用以上較為隱晦,鮮為人知的「迂迴戰術」來獲得奧斯卡獎項外,還有一種更為露骨的做法,那就是私下大擺宴席宴請評委團。1929年第二屆學院獎評選前夕,第一屆學院主席道格拉斯.范朋克的妻子瑪麗.璧克馥——也是早期著名默片明星——為了贏取最佳女主角的獎項,利用其丈夫的關系,把學院中央評委會的全體評委請到自己的私人別墅招待「茶點」,結果真的獲獎,一時引得輿論大嘩。之後這類事情還時有發生,1964年,環球影片公司為了使自己發行的影片《千日的安妮》取勝,專門為評委舉辦了三十五場特別專場,放映影片之前擺了很多道佳餚筵席大會眾賓,放映結束後則又緊跟上香檳夜宵。不過結果倒是徒勞,因為本年度它遇到了兩個相當強大的對手:《窈窕淑女》和《瑪麗·波平斯》,最後無功而返。

㈢ 鄭州西元國際廣場奧斯卡電影院優惠政策

有效期:2014年11月15日 - 2015年11月15日
1、A/每日陽光場早10:00點,全民僅限20元(指定影片); B/每日黃金場20:00點,會員尊享僅限30元; C/每日無眠場晚22:00,全民僅限25元(指定影片)。2、每周一西粉樂惠日:掃微信享受最低觀影價,同時贈送2張「30元觀影特惠券」,還有限量影後產品等你搶。3、每周二全民特價日:2D影片25元起售,3D影片30元起售。4、每周三學生特權日:學生購票一律5折。購票必須憑學生證同時使用有效。5、每周四會員尊享日:會員刷卡購票,可享受驚喜折扣。6、每周五美食換購日:推出特色賣品及套餐低價美食。7、每周六聯盟商家日:持聯盟商家卡一律6.5折(沃翔健身會所、美美KTV、綠茵閣西餐廳、全季酒店等)。8、每周日親子歡影日:陪伴觀影歡樂購票全家動畫電影最低價。(影片嚴格按照最低票價執行)
更多長期優惠信息
1)、學生(憑當年等級注冊有效的學生證件)、教師、老人(60歲以上,含60)、軍人、警官、殘疾人等憑有效證件享受特價優惠(在五折優惠的基礎上,低於最低限價時,需補足價差);2)、1.3米以下兒童在成人陪同下享受免費觀影(3D影片除外),每個成人僅限帶一名兒童入場,超過數量的兒童需購買半價票入場;3)、周一至周日,13:00前22:00後為特價觀影時段,普通影片30元/張,3D影片40元/張;4)、周二全天特價:普通影片30元/張,3D影片40元/張;5)、親子專場: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下午各一場,周末自開業至下午18:00之前,安排不少於3場的兒童影片。每個周末,在執行兒童優惠票價的同時,現場組織親子活動活動

㈣ 奧斯卡升龍的銀卡過了有效期還能用嗎

不能,補下應該能好

㈤ 西安奧斯卡五星國際影城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西安奧來斯卡五星國際影自城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7月1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電影放映等。
法定代表人:劉健
成立時間:2007-07-19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1001003514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區北柳巷1幢1單元10901室

㈥ 奧斯卡新建文影城的電影票(有效日期至2009年9月),面值20元,將以低價處理,有人要嗎請留言。

HDJKS fdjakjfkdjal fjdkaljfkla fjdkaljfkaljdkljaf jakldjkla faj fdjlajfkla fjd ajfla jfka jdk af.

㈦ 許昌胖東來奧斯卡會員有效期 是否全國通用 有什麼優惠

充值卡有兩種A:500元當650元 B:1000元當1400
會員卡有效期一年,定額充值後可延期,卡內金額不得兌換現金
會員卡購票不予其他優惠方式同時使用
只能在許昌胖東來奧斯卡影城購票使用

㈧ 什麼是奧斯卡獎是那年開始的

說起奧斯卡獎, 就不能不先提到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這個機構成立於1927年, 致力於推動電影製造業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高技術方面發展, 而為了表彰在這些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人才, 將向他(她)們授予代表著電影業至高榮譽的Academy Awards(學院獎).

為此, 就必須先得創造一個能象徵電影成就的獎座. 當時, MGM(米高梅電影公司)的藝術總監塞德里克•吉邦斯(Cedric Gibbons)負責設計了這個現在在全世界都知名的小雕像--一個手持寶劍站立在電影卷軸上的騎士! 而來自洛杉磯的雕塑家喬治•斯坦利(George Stanley)有幸的成為了這個小雕像的製作者.

該學會的第一次頒獎會於1929年5月16日在好萊塢羅斯福(Roosevelt)酒店舉行.

這個高13.5英寸(早斯為10.25英寸), 重11磅(早期為6.75磅)的小雕像起初是由青銅做成的. 二戰期間,由於資源匱乏, 改為用石膏製成. 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小金人是由錫、銨合金磨光後,敷10K金箔,經過精磨,外面再敷24K金箔,最外層塗上發光漆而製成的.

本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將這個獎的正式名稱叫做學院獎(Academy Awards), 但實際上世人對這個獎項的更多的認識卻是對它的另一種稱呼—奧斯卡獎(Oscars). 而對於為什麼會把學院獎稱之為奧斯卡獎, 至今也沒有一個准確的說法.

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 學會的一個名叫瑪格麗特•赫麗克(Margaret Herrick)的圖書館管理員兼執行董事的女士認為小雕像很像她那名為奧斯卡(Oscar)的叔叔, 所以, 她就以此來稱呼它. 之後, 學會內的人員都開始以奧斯卡來作為小雕像的昵稱.

在1934年的第六屆頒獎大會後, 好萊塢的專欄作家西德尼• 斯科爾斯基(Sidney Skolsky)在他那篇關於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文章中, 第一次公開使用了奧斯卡(Oscar)這個稱謂.

到了1939年, 學會也認可了奧斯卡(Oscar)這個名字, 並且開始正式的使用它. 從此, 奧斯卡這個名字就延續了下來, 自至今天.

因此, 我們現在通常所稱的奧斯卡獎(Oscars)實際上就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的象徵著電影業最高榮譽的學院獎(Academy Awards)的另一種習慣叫法而己.

㈨ 奧斯卡提名制

簡而言之就是選出五個精華 再從五個裡面選出最出色的

㈩ 奧斯卡評獎時間和流程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2012年2月26日PST17:30,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好萊塢的好萊塢和高地中心劇院舉行,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旨在表彰2011年最優秀電影作品的頒獎晚會。本屆頒獎典禮通過美國廣播公司在美國直播,一共頒獎了24座奧斯卡金像獎(也稱學院獎),男演員比利·克里斯托擔任主持人,這也是他第9次擔任主持人。克利斯托曾於1990年首度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他上一次主持是2004年的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

2011年6月14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主席湯姆·謝拉克(Tom Sherak)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為了進一步增強獎項的吸引力,2012年的奧斯卡獎將根據投票結果選擇5到10部角逐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而不再沿用以往的固定5部提名作品方式。2011年11月12日,藝術與科學學會在好萊塢和高地中心的宴會大禮堂舉行了第3屆學院主席獎頒獎典禮。2012年2月11日,米拉·喬沃維奇在比佛利山的比佛利山威爾希爾酒店主持頒發了奧斯卡科技成果獎。

中文名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

外文名

The 84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頒獎地點

美國洛杉磯柯達劇院

頒獎時間

2012年2月27日

主持人

比利·克里斯托


基本資料

頒獎時間:2012年2月26日(美國)

頒獎地點:美國洛杉磯好萊塢高地中心(原為柯達劇院)

電視直播(華語地區):香港無線電視明珠台、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CCTV-6)、衛視電影台、星空衛視


時間安排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湯姆·沙瑞克(Tom Sherak) 公布了第84屆奧斯卡(The 84th Annual AcademyAwards)日程表,頒獎禮將於2012年2月26日(美國時間)在柯達劇院舉行,與2011年差了一天,仍舊是星期日。本次典禮直播將由ABC電視台承辦,典禮之前依慣例將會有90分鍾的紅毯秀。

2011年12月1日(周四):提交演職人員正式名單截止

2011年12月27日(周二):提名選票寄出

2012年1月13日(周五)下午5點:提名選票截止

2012年1月24日(周二)下午5:30分:公布提名名單(塞繆爾·高德溫劇院)

2012年2月1日(周三):最終選票寄出

2012年2月6日(周一):提名者午餐會

2012年2月11日(周六):奧斯卡科學技術獎頒獎典禮

2012年2月21日(周二)下午5點:最終選票截止

2012年2月26日(周日):第8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奧斯卡頒獎典禮一般在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但卻盛傳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有意將頒獎典禮提前至1月底,這樣一來,奧斯卡才會和年初舉行的金球獎等其他頒獎典禮聯系更緊密,形成互動。奧斯卡獎的主辦方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卻出面辟謠,頒獎典禮日期不會提前,而學院會衡量這一提議的利弊並進行討論。



奧斯卡的評選和頒獎流程大揭秘

奧斯卡金像獎的提名

「提名」(Nomination)的做法是從第一屆起就採用的。據說,這樣的評選也是為了尊重新聞界和公眾的意見。提名名單一般是在頒獎儀式前的一兩個月內公布。最初,被提名最佳影片的,並未規定限於五部;至於個人,只要有多少部影片參加拍攝,就可獲得多少個提名。例如一九三六年之前,有幾屆最佳影片的提名總數都在十部以上。但從一九三六年起,除了最佳影片一項獎外,其餘各項獎規定只能有五個提名。後來到了一九四四年度,連最佳影片的提名數也限制在五部。

蓓蒂·台維絲是奧斯卡獎歷史上唯一非原定提名者都得到正式提名的個人。一九三四年度,學院許多會員和新聞記者認為她在《孽債》里的出色表演應該得到提名,可是在提名名單里並沒她的名字,而到投票時,許多人都投了她的票。為此曾引起一場騷動。後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規定禁止在最後投票時選非原定候選人(即未提名者)。

各項獎提名的前期,學院下屬各部門應列出一個包括所有有資格參加評選的影片的片目錄,送給各製片廠審查核實,然後分發給各投票者。片目表內如有誤排或遺漏,那就由製片廠負責。上述各部門將該部門的評選細則提請學院理事會審批,取得其認可。然後,各部門讓下屬的會員們用記名投票方式,評選出獲票數最多的五部影片或五位個人,作為提名影片或個。每項獎的五部提名影片和五位提名個人在頒布時,均按字母順序排列。而且在最後投票用的選票上,也是按同樣的的順序排列。不過在最佳表演獎的提名名單里,除聞片名外,還要列出演員的姓名。

最後投票

在第二屆之前,不論提名還是最後投票,一概由審查委員會成員掌握。但從第三屆開始,改為學院的所有會員投票。在第十屆即一九三七年度,凡是電影界人士均可參加最後投票,當時的票數計有一萬五千張。在第三十屆即一九五七年度之前,習慣的做法是提名投票凡電影界人士均可參加,而最後投票限於會員。在第三十屆以後,各部門負責提名(採用記名方式),所有會員參加最後投票(無記名方式),這一做法沿襲至今。

最後投票採用秘密投票方式。開票及其統計工作,由學院院長指定的一家公認的會計事務所進行。對提名以外的影片與另一票是與自己專業(即部門)有關的一項獎。

密封的名單

奧斯卡獎的獲獎各單是高度保密的,它由專人根據投票結果統計出來,存放在用紅色蠟封印的信封里。

保管此密封名單的是普萊斯一沃特豪斯會計事務所。該公司將學院用保價掛號寄來的投票結果先放在保險箱內,由警衛守護,然後請四名公認的會計加以統計,將各項獎的獲獎名單分別封入各個封信內。統計用紙全部燒毀,事先知道獲獎者及順序只有上述四名會計。他們嚴格保密,對該會計事務所與學院負責。所以評選出來的最後結果只有頒獎當天晚上才揭曉,而且正是在司儀拆開密封信封的一剎那間。此刻,他以慣用的套話說道:

"Andthewinneris………"

(現在宣布,優勝者是……)

頒獎儀式的會址

奧斯卡獎的頒獎儀式,早期是在一些大飯店裡舉行的,除了頒獎,還有晚餐與跳舞等。第一屆是在好萊塢大道的羅斯福飯店內舉行的,參加的人數僅二百名。第二、三屆則在威爾謝爾大街的安帕薩德飯店內舉行。第四屆--洛杉磯商業區的巴爾的摩飯店。第五屆至第十五屆,就一直在安帕薩德飯店或巴爾的摩飯店內舉行。這兩家飯店都設有可容納上千人的大廳。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國內厲行節約之風,頒獎儀式上的盛大晚餐全遭到禁止,於是要求一個大型會場。從第十六屆起,頒獎儀式就改在格勞門中國劇院內舉行,它擁有2048個座席。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度的頒獎式則在洛杉磯市內的一些公共會堂舉行。一九四八年,因財政困難,只好在學院本部的劇場(950個座席)內進行頒獎活動。從一九四九年起,在十一年間,一直在"雷電華公司"的潘特吉斯劇院(內有2812個座席)內舉行。其間,從一九五十年起,為那些不在好萊塢的獲獎者轉播實況,如此二元化的轉播一直延續了五年。後來潘特吉斯劇院改建,座席劇減。故從一九六0年起,就遷往聖莫尼卡公共會堂(2558個座席)舉行。但它遠離好萊塢三十公里,這給好萊塢人士參加頒獎儀式帶來不便。一九六八年,洛杉磯音樂中心建成,其內的多蘿西·錢德勒大廳(3250個座席)就成了奧斯卡獎頒獎儀式的永久會址。

舉行過頒獎典禮的地點:

安帕薩德飯店(AmbassadorHotel)

一九二七年五月四日,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籌建委員會的三十六名人員在此集會,討論建院事項。該旅館內的"椰子林"大廳是電影界人士薈集之地,第二、三、五、六、十二、十五屆頒獎儀式就在該大廳內舉行。該飯店的地址在威爾謝爾大街3400號。

格勞門中國劇院(Grauman'sChineseTheatre)

它原稱"門氏中國劇院",是發行大王西德·格勞門一九二七年在好萊塢大道興建的一幢中國風格的大型劇院,內設座席2048個,從第十六屆起,連續三屆在那裡舉行頒獎儀式。在該劇院入口前的廣場上鋪有許多水泥板,上面印有歷屆奧斯卡獎獲得者的手印、腳印、簽名等。現已成為好萊塢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聖莫尼卡公共會堂(SantaMonicaCivilAuditrium)

該會堂位於洛杉磯西面、太平洋沿岸的聖莫尼卡。第三十三屆至四十屆奧斯卡獎頒獎儀式就在那裡舉行。

多蘿西.錢德勒大廳(DorothyChandlerPavilion)

這是一座展覽館式的現代風格建築物,位於洛杉磯市政廳街的西側一號街上。它是洛杉磯市的文化設施群中最大的一個,內有座席3250個。從竣工的一九六八年起,直到現在為止,奧斯卡獎頒獎儀式一直在這里舉行。在該大廳的四樓有一個攝影室,它專供新聞記者拍照用。獎主們在這里的一尊高大的金像前擺好姿勢讓拍照。

潘特吉斯劇院(PantagesTheatre)

它位於好萊塢大街,離中國劇院十個街區,是一座大型劇院,內設2812席。從第二十二屆起,奧斯卡獎頒獎儀式有十一屆在這里舉行。後來改建,現成為經常表演歌舞的場所。

羅斯福飯店即好萊塢羅斯福飯店(HollywoodRooseveltHotel)

它位於好萊塢大道,中國劇院的正對面,現是一座舊式旅館。一九二九年五月十六日,近兩百名好萊塢人士在該旅館內舉行第一屆奧斯卡獎頒獎儀式。不久,學院本部設在其內,地址是好萊塢大道7000號。

頒獎儀式的開幕時間

在第二十四屆以前,頒獎儀式的開幕時間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八點或九點。從第二十五屆開始,由於電視轉播,考慮到美國東、西部的時差,頒獎儀式改從晚上七點半開如。現在都是從晚上七點鍾開始的。

頒獎儀式的整個進行時間一般在一、二小時以上。但第一屆頒獎儀式,由珠安排晚宴,實際上只佔用了四分二十二秒。第三十二屆則是一小時半。另外有幾屆各化去二小時半。

頒獎儀式的日期

第一屆是在五月份舉行的。第二屆則在四月份舉行。這兩屆評選的影片都是到以上一年度七月底為止上映的影片。第三屆至第五屆又改在十一月份舉行。後來,由於評選獎制採用了日歷年,即上一年一月起到十二月底上映的影片均可參加評選,頒獎儀式就大都在其後四個月內舉行的。現在基本上則習慣於每年三月或四月里舉行,而且以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這段時間為最常見。

以第五十屆為例,一九七八年一月三十一日分發提名投票用選票。二月十日下午五點正,提名投票截止。二月十一日頒布提名影片與個人的名單。從二月二十五日起,在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本部大樓的塞繆爾.高德溫放映大廳開始輪流放映提名影片。三月十八日分發最後投票選票。三月二十九日上午九點正,最後投票截止。四月三日舉行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的順序

每屆頒獎儀式、即所謂的"奧斯卡之夜",基本上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的,開始是一些不太重要的獎項揭曉,其間穿插余興節目,而高潮放在最後:令人矚目的最佳影片獎揭曉。以一九七六年第五十屆為例,整個頒獎儀式的順序如下:

在音樂伴奏下,大會開幕;

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致開幕辭;

第一司儀上場,啟開密封名單,依次宣布男配角獎、服裝設計獎、短片獎、紀錄片獎、歌曲提名者甲、特技效果獎、美工獎;

第二司儀上場,啟開密封名單,依次宣布歌曲獎提名者乙、女配角獎、剪輯獎、音響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歌曲獎提名者丙、攝影獎、歌曲獎提名者丁;

第三司儀上場,啟開密封各單,依次宣布外國語影片獎、電影配樂獎、作曲獎、歌曲獎提名者戊、歌曲獎;

第四司儀上場,啟開密封名單,依次宣布導演獎、創作劇本勻與改編劇本獎;

第五司儀上場,啟開密封名單,依次宣布男主角獎、女主角獎、影片獎;

致閉幕辭,閉幕式。

頒獎儀式的經費

早期頒獎儀式的經費由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共同承擔,後來因費用劇增,各電影公司,覺得難以支付,便由美國與洛杉磯當一些大企業出錢資助。他們將錢付給電台(廣播電台或電視台),再由電台抽出一部分錢付給學院本部。在剛開始作電視轉播時,播放費為十萬美元,其它費用為三十五萬美元。現在的播放費則為一百萬美元,其它費用為一百萬美元,合計兩百萬美無以上。至於頒獎儀式上的演出都是無報酬的。

頒獎儀式上的致謝答辭

從第一屆開始,每位獲獎者在領到金像獎座後,便要向與會者們致謝辭。起先對致辭時間並沒限制,獲獎者們幾乎都是即興發言的。但在一九四二年,因《米尼佛夫人》而獲最佳女主角獎的葛麗爾.嘉遜,由於激動,竟說了長達一小時的感謝之類的話,令全場震驚。後來,致謝答辭都限制在兩三分鍾內。自從電視轉後,答辭的時間更短。例如第五十七屆上就規定每位獲獎者的發言不得超過四十五秒鍾。

頒獎儀式上的余興節目

按照規定,在每屆頒獎儀式上,總有第一流的藝術家表演的余興節目。從一九四五年起,由於作天線電實況轉播,余興節目已成為頒獎儀式的一個組成部分。一九五二年開始作電視轉播,余興節目有所增加。到一九六五年作彩色電視轉播,余興節目越來越多。近年來,開幕式是以豪華的歌舞場面進行的,在頒獎過程中,不時穿插最佳歌曲獎提名作品的演唱,最佳服裝設計獎提名作品的時裝表演等。

頒獎儀式上的演出班底

由於從一九四五年度起頒獎儀式作實況轉播,歌舞演出成了頒獎儀式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開始組成演出班底。現在,該班底同舞台上的歌舞劇一樣,由總指揮(監督)、導演、編劇、音樂設計師、舞蹈設計師、服裝設計師等組成。

以總指揮而言,一九四五年度是專為亞斯泰--羅傑斯的歌舞片執導的馬克.桑德里奇,但他在排練過程中驟死之後,由導演魯本.麥姆里安代替;

一九五0年度是劇作家理查德.布林;

一九五三年度是導演米契爾.萊森;

一九五七年度是製片人傑里.沃爾特;

一九六0年度的總指揮是亞瑟.弗里德,導演是文森特.明尼里,他倆都是米高梅公司的歌舞片的名匠;

一九六六年度是製片人喬.帕斯塔納克;

一九六八年度是舞蹈設計師加瓦.錢比恩;

一九六九年度是製片人邁克.弗蘭柯維奇;

一九七0年度是導演羅伯特.懷斯;

一九七一、一九七三、一九七五年度都是霍華德.W.科奇;

一九七二年度是製片人小傑克.海里;

一九七六年度是導演威廉.弗里德金。

(其餘各屆從略)


頒獎儀式上的司儀

第一屆至第三屆頒獎儀式上是不設司儀的。第四屆則由著名的性格演員勞倫斯·格蘭特首次擔任司儀。縱觀奧斯卡獎歷史,擔任司儀次數最多的是喜劇大師鮑勃·霍普,他妙話連篇,富於幽默感,單獨擔任司儀一共有十五次,中繼司儀六次。歌星兼影星弗蘭克.西納屈拉--單獨司儀一次,中繼司儀三次。從第四十一屆起,凡中繼上場擔任司儀的不只限於一個人,於是出現了第二、三、四、五司儀。在一九七七年度,鮑勃·霍普又恢復一人主持到底的單獨司儀。

授獎人員

授獎人員又稱發獎者(PRESENTER)指頒獎儀式上專門授獎的人。在第二屆之前,概由學院院長授獎的。第三屆是演員勞倫斯·格蘭特。第四屆是上一屆的獲獎者、演員瑙瑪·希拉。再往後的各屆均讓各部門有關人士上台授獎。按照規定,上一屆的獲獎者往往就是下一屆的授獎者(最佳主角獎與最佳配角獎則由男、女演員交叉進行),但缺席者與雖出席但拒領者例外。一九五八年度是讓各部門的男女各兩名輪流上台授獎。到一九七六年度又恢復一名授獎者。

奧斯卡金像獎轉播

奧斯卡金像獎轉播(OSCARCAST)是指頒獎儀式通過無線電和電視作實況轉播。

頒獎儀式的無線電轉播是從第二屆開始的,由洛杉磯的KNX電台轉播。到一九四五年改為由ABC(美國廣播公司)的全國廣播網轉播。自一九五二年起,頒獎儀式則通過電視作實況轉播。由NBC(全國廣播公司)負責這一轉播。但都是黑白電視轉播。從一九六五年起,改名彩色電視轉播。負責轉播的各公司是輪流的: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是NBC;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九年是ABC;一九七0年至一九七四年是NBC;從一九七五年起一直是ABC。

上述轉播的費用,在早期為十萬美無,但自從作電視實轉播後,已超過一百萬美元。至於收聽或收看人數,以美國計算,早期為五千萬人,現在則為七千五百萬人;以全世界計算,約在五億人以上,因此說,奧斯卡獎轉播是視聽率甚高的節目之一。

閱讀全文

與奧斯卡有效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
工商局胡小勇 瀏覽:996
專業技術人員知識產權著作權 瀏覽:829
馬鞍山李群 瀏覽:440
創造101之無敵導師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