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扣押的期限,如果是30天,到哪一天到期
扣押當日起的第30天過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二十五條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延長查封、扣押的決定應當及時書面告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對物品需要進行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間不包括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應當明確,並書面告知當事人。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1)扣押期限已到無人認領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二十六條 對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查封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可以委託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處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損失,行政機關先行賠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因查封、扣押發生的保管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第二十七條 行政機關採取查封、扣押措施後,應當及時查清事實,在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對違法事實清楚,依法應當沒收的非法財物予以沒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銷毀的,依法銷毀;應當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決定。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解除查封、扣押決定:
(一)當事人沒有違法行為;
(二)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與違法行為無關;
(三)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處理決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經屆滿;
(五)其他不再需要採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Ⅱ 查封,扣押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查封、扣押的期限最長是30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二十五條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情況復雜的,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延長查封、扣押的決定應當及時書面告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對物品需要進行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間不包括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期間應當明確,並書面告知當事人。檢測、檢驗、檢疫或者技術鑒定的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
第二十六條對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損毀;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對查封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行政機關可以委託第三人保管,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處置。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的損失,行政機關先行賠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因查封、扣押發生的保管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第二十七條行政機關採取查封、扣押措施後,應當及時查清事實,在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對違法事實清楚,依法應當沒收的非法財物予以沒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銷毀的,依法銷毀;應當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決定。
第二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解除查封、扣押決定:
(一)當事人沒有違法行為;
(二)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與違法行為無關;
(三)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處理決定,不再需要查封、扣押;
(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經屆滿;
(五)其他不再需要採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情形。
解除查封、扣押應當立即退還財物;已將鮮活物品或者其他不易保管的財物拍賣或者變賣的,退還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款項。變賣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Ⅲ 公安調查取證扣押物品規定的時間是多少
《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扣押物品沒有規定具體的期限,但要求對扣押的物品,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內解除扣押。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九十二條規定,行政案件扣押物品期限為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將被扣押物品退還當事人。
對扣押物品需要進行鑒定、檢測、檢驗的,鑒定、檢測、檢驗期間不計入扣押期間,但應當將鑒定、檢測、檢驗時間告知當事人。對於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超過上述規定期限未作處理決定的,當事人有權要求退回。
(3)扣押期限已到無人認領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時,應當防止泄露工作秘密。
第五十二條公安機關進行詢問、辨認、檢查、勘驗,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等調查取證工作時,人民警察不得少於二人,並表明執法身份。
接報案、受案登記、接受證據、信息採集、調解、送達文書等工作,可以由一名人民警察帶領警務輔助人員進行,但應當全程錄音錄像。
第五十三條對查獲或者到案的違法嫌疑人應當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違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的,應當立即扣押;對違法嫌疑人隨身攜帶的與案件無關的物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予以登記、保管、退還。安全檢查不需要開具檢查證。
第五十四條辦理行政案件時,可以依法採取下列行政強制措施:
(一)對物品、設施、場所採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記保存、抽樣取證、封存文件資料等強制措施,對恐怖活動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還可以採取凍結措施;
(二)對違法嫌疑人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繼續盤問、強制傳喚、強制檢測、拘留審查、限制活動范圍,對恐怖活動嫌疑人採取約束措施等強制措施。
Ⅳ 扣押期限到期,但案件未處理完畢怎麼辦
第九章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第九十二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第九十三條利害關系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申請人應當提供擔保,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申請人在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後十五日內不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第九十四條財產保全限於請求的范圍,或者與本案有關的財物。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凍結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凍結財產的人。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第九十五條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第九十六條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第九十七條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二)追索勞動報酬的;(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第九十八條人民法院裁定先予執行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二)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人民法院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申請人敗訴的,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先予執行遭受的財產損失。第九十九條當事人對財產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Ⅳ 行政強製法 扣押期限過後 繼續施工怎麼辦
有意義的。
《行政強製法》第四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經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實施行政管理過程中已經採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機關,可以將查封、扣押的財物依法拍賣抵繳罰款。從該條文規定可以看出,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執行該條規定要同時具備五個要件:(1)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管理過程中已經採取查封、扣押財物的強制措施。(2)行政機關已經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3)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不提起行政訴訟。(4)經行政機關催告仍不履行。(5)行政機關需依法拍賣查封、扣押的財物。同時具備這五個要件才能構成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使。但在實踐中,因法律規定查封、扣押期限的限制,無法做到同時具備這五個要件,致使《行政強製法》的授權無法得到落實。
Ⅵ 公安局扣押手機期限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二十八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專、電子郵件、電報屬,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網路服務單位;原主不明確的,應當採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認領。在通知原主或者公告後六個月以內,無人認領的,按照無主財物處理,登記後上繳國庫。
Ⅶ 扣留的海關的貨物超過三個月無人認領或辦理任何手續,海關將如何處理貨物
會被依法變賣,你在1年內可以申請餘款發還。
《海關法》第五十一條 進出境物品所有人聲明放棄的物品、在海關規定期限內未辦理海關手續或者無人認領的物品,以及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的進境郵遞物品,由海關依照本法第三十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條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自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超過三個月未向海關申報的,其進口貨物由海關提取依法變賣處理,所得價款在扣除運輸、裝卸、儲存等費用和稅款後,尚有餘款的,自貨物依法變賣之日起一年內,經收貨人申請,予以發還;其中屬於國家對進口有限制性規定,應當提交許可證件而不能提供的,不予發還。逾期無人申請或者不予發還的,上繳國庫。
Ⅷ 如何理解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
《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國務院令第370號)第十二條第一款和《禁止傳銷條例》(國務院令第444號)第十九條第一款均規定工商部門實施查封、扣押的,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作出處理決定。如何理解這一規定,有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對查封、扣押的財物(場所)作出處理決定,並查清違法事實,辦結案件。理由:上述兩個條款雖然未明確規定是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還是對查封、扣押的財物(場所)作出處理決定,但從提高辦案效率和保護當事人合法財產權的角度出發,工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對查封、扣押的財物(場所)和整個案件及時作出處理決定,該處罰的處罰,該銷案的銷案,該沒收財物的沒收財物,該解除查封、扣押的解除查封、扣押。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間對查封、扣押的財物(場所)作出處理決定,但是否應當辦結案件,則視具體案情而定。若當事人積極配合及時到案接受調查,那麼工商部門應當在查封、扣押期限內對查封、扣押的財物(場所)和整個案件作出處理決定。但在目前的辦案工作實際中,時有遇到當事人由於種種原因,拖延時間到案接受調查甚至拒絕到案。特別是涉嫌無照經營網吧和組織策劃傳銷的案件,由於前者可能面臨至少1萬元的罰款,後者可能面臨至少50萬元的罰款,甚至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這些案件的當事人往往在案發現場就逃逸或者案發後不到工商部門接受調查。如果按照第一種觀點,在尚未查清違法事實的情況下就要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那麼依照《行政處罰法》第三十條關於「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就必須對案件作銷案處理,這樣勢必導致一些違法當事人以拒絕到案的方式來逃避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 筆者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在案件實務操作中,如遇查封、扣押期限屆滿而違法事實尚未查清的,可按以下思路分別處置:一、對當事人是否違法可以繼續調查,辦案期限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工商總局令第28號)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執行;二、對查封的財物(場所)依法解除查封;三、對扣押的財物,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七十六條的規定處理,即「對依法解除強制措施,需退還當事人財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通知當事人在三個月內領取;當事人不明確的,應當採取公告方式通知當事人在六個月內認領財物。通知或者公告的認領期限屆滿後,無人認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採取拍賣或者變賣等方式處理物品,變價款保存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專門帳戶上。自處理物品之日起一年內仍無人認領的,變價款扣除為保管、處理物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後上繳財政。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Ⅸ 辦理刑事案件中扣押的期限
您好,如果是問刑事拘留期限,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一般為30天,檢察院受理後7天之內做出是否批捕的決定
Ⅹ 公安機關扣押物品時間一般為多久
我國法律沒有對公安機關扣押物品時間作出明確規定,只規定了與版案件無關的證據應權當三日內退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五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九十二條
有關違法行為查證屬實後,對有證據證明權屬明確且無爭議的被侵害人合法財物及其孳息,凡返還不損害其他被侵害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的利益,不影響案件正常辦理的,應當在登記、拍照或者錄像和估價後,及時發還被侵害人。辦案人民警察應當在案卷材料中註明返還的理由,並將原物照片、清單和被侵害人的領取手續附卷。
第一百九十七條
對應當退還原主或者當事人的財物,通知原主或者當事人在六個月內來領取;原主不明確的,應當採取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認領。在通知原主、當事人或者公告後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按無主財物處理,登記後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變賣或者拍賣後,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遇有特殊情況的,可酌情延期處理,延長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