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人大任職期限

人大任職期限

發布時間:2021-03-21 07:33:05

⑴ 市人大主任如果退休年齡到了任職期限沒到這樣怎樣辦

根據國家憲法規定:繼續任職

⑵ 是每級的人大代表任期都是五年嗎

不是,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3年。

人大代表的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相同。

憲法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都是5年.
縣級以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都是3年。

⑶ 全國人大常委會任期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幹人,秘書長,委員若幹人。他們統稱為常委會組成人員。
2、在常委會組成人員中,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秘書長和委員沒有限制,可以連選連任。
3、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常委會委員的區別,也知道了吧。

⑷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連續任職多久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專作。委員屬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常務委員會的會議,一般每2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

⑸ 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多長更為合適

人民代表大會為何要有任期,每屆任期多長時間較為合適?這一問題看似細節,卻是我國人大制度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人大的法定任期幾經修改,盡管從第一屆至第五屆人大,每屆的實際任期與其法定任期並不吻合,但隨著我國人大制度的發展與完善,人大任期也逐漸規范。作為對終身制、世襲制的一種超越,人大恰當而穩定的任期對於推動人大的制度建設極為重要。 人大任期背後的政治理念。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理論起點是人民主權原則,即我國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由於人民不可能人人親自行使國家權力,於是人民將權力委託給其中一部分人,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並由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來管理國家事務,這一委託的過程即為選舉,選舉的結果是一部分人獲得委託,「權為民所賦」這一權力授受過程在此得以體現。然而人民代表畢竟不同於人民本身,為防止代表怠於履行職責,相應地又產生罷免制度、任期制度,從而保證人民始終是國家權力的終極主人。因此,人民代表大會實行任期制,其背後的政治理念是通過對權力受託人的定期更新,使不稱職的人員定期得以淘汰並給該團體注入新的血液,進而實現權力的最佳委託與行使。人民代表大會也因此成為我國民主的最佳載體和表達形式。 人大法定任期的文本演變。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出台了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四部憲法,其中1982年憲法即現行憲法又經歷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訂。縱觀新中國憲法的歷次修訂,不難發現,關於人大任期有兩大特點。一是人大任期變更頻繁。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四部憲法對人大任期都有所修改,而1982年憲法頒布以來,人大的任期又經歷了1993年和2004年的兩次憲法修改。可以說,沒有一項憲法內容,經歷過如此頻繁的修改。二是人大任期不斷延長。1954年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四年,省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四年,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兩年。1975憲法將全國人大和省、直轄市的人大任期調整為五年,地區、市、縣的人大任期為三年,農村人民公社、鎮的人大任期仍為兩年。1978年憲法與1975年憲法規定基本一致,1982年憲法則將縣級以上人大任期統一為五年,縣級和縣級以下人大任期統一為三年。1993年憲法修正案又將縣級人大任期延長至五年,鄉鎮人大任期仍是三年。2004年憲法修正案則將地方各級人大的任期統一調整為五年。至此,我國的五級人大,即中央、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任期全部統一為五年。 人大任期統一的原因分析。任何一項制度的確立和修改都不應是任意而為,尤其是人大制度這一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任何一個哪怕是極細小內容的確定和變動,無不需要經過反復地比較、磋商和權衡。然而,我國人大的法定任期,在進行制度設計時似缺乏充分細致的論證和說明。1954年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和省級人大任期為四年,其它各級人大任期為兩年。人大任期為何如此規定,劉少奇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中沒有做出說明,但指出當時憲法起草委員會在從事起草工作的時候,參考了蘇聯的先後幾部憲法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憲法,而從1954年憲法的條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蘇聯1936年憲法的影子。1936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憲法》規定,蘇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蘇聯最高蘇維埃,蘇聯最高蘇維埃每屆任期四年,邊區、省、自治省、州、區、市、村的國家權力機關是勞動者代表蘇維埃,每屆任期兩年。由此可知,我國人大任期的最初確定,在立法時主要是參考了蘇聯的做法,我們自己缺少細致論證。我國1954憲法之後的歷部憲法及憲法修正案,人大任期不斷延長,至2004年,全國各級人大任期統一調整為五年,王兆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中解釋了修改的原因:這樣修改,各級人大任期一致,有利於協調各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人事安排。事實確實如此。在我國,由於人大產生一府兩院,各級人大任期一致,可以統一部署換屆選舉工作,也有利於地方經濟社會的持續長遠發展。但是,統一的任期規定也有其不盡合理之處。 人大任期統一的利弊得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任期一致,優點是有利於換屆選舉的統一部署和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而且延長鄉鎮人大任期也有利於節約其換屆選舉的經費開支。但人大任期一致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這就是各級人大任期未能與其政治職位和職責相關聯。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其層級不同對應的職權便有所不同,關注的事務也有所不同。全國人大作為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關注的是全國性乃至世界性問題,其職責內的立法、外交等事務需要代表持久地予以關注,因而要求相對比較穩定,任期也就相應更長一些。縣鄉兩級基層人大作為基層國家權力機關,其關注的是具體的民生問題,需要貼近民意反映民意,因而更需刺激代表體察民情、為民服務的責任感,其任期也應適當縮短一些。比較國外議會,其任期的確定一般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議員不應有太長的任期以至他忘記自己的責任,二是他應當有足夠的時間使人們能夠根據他的行動過程而不是單個行為對他作出判斷。為了保證國家始終有一個精選而穩健的組成部分,以保持穩定和秩序以及官方見解的始終一貫,許多兩院制國家中上院的任期一般比下院要長一些。反觀我國人大任期的修改和變化,不難發現我們的任期確定過於簡單。各級人大究竟多長的任期較為合適,更應著眼於其國家權力機關的性質。考慮到不同級別人大其政治職位與職責的不同,省級以上人大任期五年較為合適,而基層人大同樣任期五年則顯過長。人民如何選出安全可靠的受託人,如何讓這些受託人有一個合理的任期以便更好地發揮其代表作用,這是我國人大制度建設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⑹ 全國人大代表任職期限和政協代表的任則期限

都是一屆五年

⑺ 全國人大及地方人大的性質及任期

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權力機關。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代表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以及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由選民直接選出的代表組成。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於每年第一季度舉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年至少舉行一次會議。經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由上次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召集。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時,選舉主席團,由主席團主持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的職權是:修改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和委員;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有權罷免上述人員。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審查中央和地方預算及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批准中央預算和中央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的職權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決定,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范圍內實施,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保證國家計劃和國家預算的執行;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執行情況的報告;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項;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選舉省長、副省長,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州長、副州長,縣長、副縣長,區長、副區長;選舉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報告;聽取和審查本級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在職權范圍內通過和發布決議;根據國家計劃,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文化事業和公共事業的建設計劃;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財政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工作的實施計劃;選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副主席;選舉鄉長、副鄉長,鎮長、副鎮長;聽取和審查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撤銷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委員長、副委員長若幹人,秘書長、委員若幹人組成。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中選舉產生。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一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時候,可以臨時召集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華僑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在代表中選舉主任、副主任若幹人、秘書長、委員若幹人組成。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在代表中選舉主任、副主任若幹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秘書長組成主任會議;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副主任組成主任會議。主任會議處理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由主任召集,每兩個月至少舉行一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任期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相同。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法制(政法)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在大會閉會期間,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的職權是: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解釋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央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監督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決定特赦;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的職權是: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包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並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決定,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范圍內實施,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領導或者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項;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建議,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部分變更;監督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聯系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的個別任免;在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根據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長的提名,決定本級人民政府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科長的任免,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規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任免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批准任免下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免,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決定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的任免;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撤銷個別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的職務;決定撤銷由它任命的本級人民政府其他組成人員和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的職務;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出缺的代表和罷免個別代表;決定授予地方的榮譽稱號。

⑻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是幾屆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8)人大任職期限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資料來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

⑼ 人大代表任職期限

也是一屆五年

閱讀全文

與人大任職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
顧亮馬鞍山 瀏覽: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