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農村和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別是多少
統計數據裡面是6歲以上的受教育調查,15歲以上只統計了文盲人口,大坑
B.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人口(全部數據) 跪求!
普查結果編輯
第一號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11年4月28日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全體普查對象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廣大普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已圓滿完成人口普查任務。現將快速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總人口
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4]為7097600人。
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5]為552300人。
台灣地區人口[6]為23162123人。
人口增長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率為0.57%。
家庭戶人口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戶[7]401517330戶,家庭戶人口為124460839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44人減少0.34人。
性別構成
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佔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佔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http://ke..com/link?url=fpY356xqcsevo4g7CvdFBI1m9_jr4vhZ29OBBBZQ8ABxLXsTYBuFEA-3HyNQYScjggKyS-__YYnTx34YFvPJLSUc98jT--pl92q
具體你到這里看吧
C.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怎麼計算,數據怎麼獲得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計算方法
《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1號)》:我國於2000年11月1日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登記工作。全國總人口為129533萬人。其中: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接受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接受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接受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接受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文盲率為6.72%。每10萬人中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具有大學程度的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為3396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為35701人。
根據以上數據,粗略計算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
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的4571萬人,考慮到專科三年制,大專以上按人均受教育1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6年×4571萬人=73136萬年
高中(含中專)教育的1410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2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2年×14109萬人=169308萬年
初中教育的42989萬人,按人均受教育9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9年×42989萬人=386901萬年
小學教育的45191萬人。按人均受教育6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6年×45191萬人=271146萬年
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8507萬人,按人均受教育1年計算,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1年×8507萬人=8507萬年
全國人口教育年限存量儲備為:
73136萬年+169308萬年+386901萬年+271146萬年+8507萬年=908998萬年
祖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26583萬人。
2000年全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為:
908998萬年÷126583萬人=7.18年
以上,可以看出,滿打滿算,全國200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8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原因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低。要使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有要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中以上教育。
D. 中國農民受教育程度
就全國范圍來看,解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中長期實行「優先發展工業、以農養工」戰略,人為構成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從而導致農業發展落後於工業、農村發展落後於城市、農民生活條件改善落後於市民的城鄉差別。這種差別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擴大的趨勢。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業生產水平不高、農民收入增長困難的矛盾十分突出,三農問題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不及時解決不僅使城鄉差距這條鴻溝更大,而且還影響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四個現代化的進程,這是我們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這已引起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自從2002年政府實施「三農」政策,農村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執政黨和社會各層都在關心農業、農民、農村,這在客觀上刺激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兩年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農民進行扶持,包括糧食生產與良種補貼、減免農業稅、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政策,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農村又開始有了生機。
要在調查全國農民文化程度較難,但可以從抽樣調查的方法反映出農村文化程度,例如蓋庄村村民中,文盲佔27%,小學程度者佔56%,初中文化教育者佔15%,高中文化者佔2%,這個數據可能不夠清晰,畢竟只是一個村子,我還找了一些資料,是幾個村子聯合調查的:
調查方式
小范圍內普查,樣本選擇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西袁庄村為主,結合附近村莊(扈庄,時庄,東曾,西曾).調查對象是附近6周歲以上的居民.調查方式以普查與抽查相結合.
調查結果:
1)文盲佔百分之一,但均為50周歲以上居民.
2)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人數總和不足3%.
3)初中及初中以上學歷佔到65.67%,但其中包括一部分初中輟學的居民.
4)高中/中專以上學歷佔16.39%.
經過兩個例子的調查,兩個結果都差不多,我的結論是:有32.41%的農民不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接近1/3.
再來看看全國的資料調查:農業普查的結果是在全國56147.9萬農村從業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僅有3258.7萬人,僅5.8%,小學23665.5萬人,佔42.15%,初中21356.3萬人,佔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純農業為6.23年.
從上面的全國農業普查結果看來,這結果也是差不了多少
樓主,經過2個例子再到全國農業普查結果看,夠清晰了吧!!終於完成,呼!!
E. 當前,我國農村中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出自哪裡
我國城鄉抄「二元結構」反映在教育襲上,其突出表現是:城市義務教育由國家財政負擔,而農村義務教育則由農民自己支撐。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達13
年,而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還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
在全國范圍,東西中小學教師學歷總體平均相差三十個百分點左右,2006
年全國小學具有專科以上學歷教師,農村佔47.49%,比城市低31 個百分點;全國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在農村是24.34%,比城市低約38
個百分點。農村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
在年齡結構上,農村小學年輕教師偏少。2006 年全國共有49.9
萬代課人員,主要集中在農村小學,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農村小學。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小學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緊缺。
低學歷人口的比例農村遠遠高於城市,高學歷人口的比例則是城市明顯高於農村。在城市,高中、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學歷人口的比例分別是農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F. 農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哪個統計年鑒里可以找到
建議查一下中國教育年鑒或中國農村統計年鑒,這些年鑒在夏澤網有,pdf版本和excel版本都有的,很方便。
G. 請問哪裡有1990-2004年的農村人口年齡構成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數據
中國統計年鑒中可以查到
H. 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怎麼算
各年限相加除以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