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專利知識 > 皇權期限

皇權期限

發布時間:2021-03-19 01:44:48

1. 為什麼霍光一死,霍氏集團就失去了與皇權抗衡的能力

因為霍光是霍家的」掌門人「,霍光一死,霍氏集團就失去了與皇權抗衡的能力。

漢宣帝地節二年去世,謚號宣成,陪葬於漢武帝茂陵,葬禮如蕭何故事,兩年後,霍家發動謀反,全族誅殺,霍光是霍家的」掌門人「,霍光一死,霍氏集團自然就不行了。

2. 漢朝的皇權與法制之間的聯系

第四章 漢朝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法律思想

1、漢初盛行黃老之術

黃老,是先秦道家的一個派別,「黃」指傳說中的黃帝,「老」指春秋末期的老聃。該學派以黃老之言作為自己學派的指導思想,所以稱為「黃老」。黃老學派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思想體系的學派,形成於戰國中期。在西漢初期的政治法律思想中,黃老思想最為盛行,其自身理論也相應地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黃老思想的核心是「清靜無為」,具體到統治上,就是輕徭薄賦、約法省禁。

黃老思想在漢初盛行的原因在於當時的社會生產在經過秦的暴政、反抗秦暴政的農民大起義、楚漢戰爭後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史記·平準書》),「人相食,死者過半」(《漢書·食貨志》)。與民休息、恢復社會生產是當務之急。同時,漢初的統治者親歷過秦末農民大起義,清醒地認識到國家的橫征暴斂和苛酷刑罰所將導致的嚴重後果。而黃老思想的貫徹運用可以緩解社會矛盾,於是取之、推廣之。

2、西漢中期以後儒術獨尊

至漢武帝時,西漢王朝經過六十年的休養生息,隨著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各種社會矛盾也相應的凸顯出來。包括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與諸侯割據之間的尾大不掉的矛盾、由於土地兼並盛行所引起的商人、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與匈奴之間的民族矛盾等。而漢初的黃老之術

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統治者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法律思想來解決眼下的各種矛盾並繼續推行其統治。而經過改造的新的儒家學說由於極力倡導維護「大一統」和「專制皇權」,得到了漢武帝的首肯。那種原來只是表達一種政治倫理思想的儒家一家之言,通過政治力量的大力扶持,被迅速推崇成為政治、社會乃至家庭生活的最高准則,儒術獨尊的局面因而形成。

二、立法概況

漢初六十年,以「約法省禁」為原則的,蕭何作律九章、叔孫通修補《傍章律》十八篇;

西漢中後期,立法數量繁多、刑罰嚴峻。「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文書盈於幾閣,典者不能遍睹」(《漢書·刑法志》)

東漢時期,立法再度由繁至簡——由簡至繁。

三、刑事法律制度

1、刑名

(1)侵犯皇權與危害國家政權的犯罪

危及政權的犯罪,包括謀反罪及與之相聯系的首匿罪、通行飲食罪等;

侵犯皇帝人身安全的犯罪,包括闌入罪(擅自進入皇帝居住的地方)、失闌罪(對闌入者未加制止)、犯蹕罪(因過誤沖犯皇帝出行的儀仗車騎)等;

侵犯皇帝權威的犯罪,包括違反詔令罪、矯詔罪、逾制罪等等;

侵犯皇帝尊嚴的犯罪,包括不敬、大不敬、腹誹罪等;

危害中央集權的犯罪,包括阿黨罪、附益罪、非正罪(非嫡系正宗繼承爵位)等;

(2)危害人身安全犯罪

殺人罪,分為謀殺、賊殺、斗殺、戲殺、誤殺、使人殺人、輕侮殺人、復仇殺人、狂易殺人等;

傷害罪,分為斗傷(雙方在斗毆中造成一方傷害)、賊傷(採取各種形式故意致人傷害)、盜傷(因搶劫或盜竊致人傷害);傷害保辜制度,即傷人者在一定期限內即「辜期」對受傷者的傷勢負責,如在期限內因傷勢惡化而死亡,則傷人者以殺人罪論處。

(3)侵犯官私財產犯罪

強盜罪

竊盜罪

(4)思想言論方面的犯罪

誹謗妖言罪

非所宜言罪

左道罪

(5)經濟犯罪

盜鑄錢罪

私冶鐵煮鹽罪

(6)職務犯罪

選舉不實罪

貪贓受賄罪

故不直(故意使無罪之人受刑罰或故意使輕罪之人受重罰)與故縱(故意使有罪之人得減免刑罰)

(7)軍職犯罪

2、刑罰

(1)制度

分死刑、肉刑、身體刑、恥辱刑、徒刑、流刑、財產刑、贖刑

(2)原則

上請,是漢律中賦予貴族官僚的一項法定特權。凡宗室貴族及六百石以上官犯罪,執法官無權擅自判決,而需「上請」皇帝裁奪,由皇帝根據罪犯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減免刑罰。上請制度源於儒家禮所強調德等級名分,是「尊尊」原則的具體體現。漢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確立上請制度。

聽贖,適用於各種刑罰,包括死刑。漢律進一步確認了由來已久的以錢、物收贖的原則,同時允許以爵贖罪。

恤刑

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時以「詔」形式確立該項法律制度。

(3)執行

在死刑的執行上,確立秋冬行刑制度

蕭伯符主編《中國法制史》學習筆記(4)-漢朝的刑事法律制度

3. 什麼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此項制度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准,此標准其實依然是採取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九品中正制的實行一方面解決了選拔官吏無標準的問題,使當時一時間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系,促成魏晉實現全國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皇權期限擴展閱讀

九品中正制之優點


兩漢以察舉選官,促察舉權力操於州郡,其所舉薦的人才,漫無標准,多憑一己主觀的好惡,或貪污徇情,或依託虛薦,被薦的人多名不副實。

及至九品中正制創立,在州郡設大小中正,下設屬員負責調查人才的家庭背景,才德鄉譽等,將己任官或未任官的士人的「家世」、「狀」和「品」記錄在案,分為九等,然後再層屏核實,呈政府選用。 由此可見,九品中正制在原本漢代鄉舉里選的遺意下,評定人士等級,而負責評核的中正官則熟悉自已本州郡情形,自然能人盡其才。

有了客觀的標准,並三年檢定一次,其設計實較為嚴謹;可見九品中正制確有其適應時勢的優點。


缺點:

中正官員多出身世族,在評選人才時,不免徇私舞弊,官官相護,往往只間門第,不論才德。 由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占盡優勢家,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社會階級的界限牢不可破,門弟制度更日益森嚴。

4. qq飛車皇權寶石期限多長

都是一個月來算的

5. 乾隆為什麼不想超過康熙執政的年限

1,乾隆一生多次表示他最敬佩的人是他爺爺康熙,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出於對康熙文治武功的敬佩,另一方面,乾隆很小的時候就得到康熙的賞識,康熙經常讓乾隆住在身邊,對乾隆的學業言傳身教耳提面命,所以乾隆在少年時代就與康熙結下了很深的感情。甚至有一說法是康熙之所以立雍正為帝,就是因為看中乾隆。
2,雍正帝在位時間過短,只有短短的13年,對於任何一個有 抱負的皇帝來說,13年都顯得太短,因此乾隆即使再敬重父親,也不可能在執政13年也就是37歲的時候退位。
3,乾隆之前的統治者,努爾哈赤未稱帝,且只有戰功沒有文治,皇太極並未統一中原,順治隨入主中原,但多是多爾袞的功勞,且究竟是死是出家,尚有爭議,而多爾袞雖雄武,最多隻能算半個皇帝,因此,乾隆只能佩服康熙。
4,乾隆是否真心不想超過康熙,或者說對康熙的敬佩能不能到達如此程度,我認為他是出於真心的。首先,乾隆沒有必要惺惺作態,他是皇帝,他不退沒有人逼他,有人那麼想,也萬萬不敢說;其次,乾隆退位,但實際仍然執政,但缺換來千古孝名,現在歷史仍然稱他為執政時間最長的皇帝;最後,提前退位,讓位嘉慶,有利與皇權的平穩過度,也為嘉慶一舉搬到和珅創造了條件。如此一舉三得,足見乾隆政治頭腦。

6. 西歐封建等級制度騎士的作用

1.鞏固皇權,有利於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的統治、維護自己的利益。
2.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3.封建等級制度導致皇帝獨尊、民主政治無從發展。
4.一定程度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最後資產階級壯大和推翻封建制度。
5.可以促進文化的發展、人們不斷反思怎樣限制王權、這樣也能夠促進文藝復興等思潮的興起。

7. QQ飛車,假如我紫鑽明天過期,我在今天買了皇權寶石,那麼皇權寶石的使用期限會代替紫鑽嗎

買不了的、比如說紫鑽有一個月、你就可以買一個月皇權寶石、不夠一個月買不了。

閱讀全文

與皇權期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想發明的200字 瀏覽:989
動漫角色版權保護 瀏覽:72
密蜜直播投訴 瀏覽:701
馬鞍山博望天氣 瀏覽:352
成都唐邦知識產權 瀏覽:7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測算 瀏覽:898
暴走漫畫有版權么 瀏覽:512
農業信用卡積分有效期 瀏覽:172
馬鞍山上門服務 瀏覽: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瀏覽:332
誰發明了明天 瀏覽:864
購買版權開發票一般開票內容寫什麼 瀏覽:817
九台工商局電話是多少 瀏覽:429
網培研修成果 瀏覽:127
股東認繳出資額期限 瀏覽:236
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範本 瀏覽:877
銀川工商局上班時間 瀏覽:666
西瓜誰發明的 瀏覽: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490
職工安全生產保證書 瀏覽: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