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不能一稿多投
我認同你的觀點,一稿多投可以,但是不可以一稿多發,雜志社不允許一稿多投大概是怕審核通過你卻不發表,那就是浪費了他們審核時間。
⑵ 如何區分"一稿多投"與"重復發表
答:「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在法定或約定的再投期間或者在期限意以外獲知自己作品將要發表或已經發表,在期刊編輯和審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圖或已經在兩種或多種期刊同時或相繼發表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論文。
「重復發表」是指作者向不同的出版物投稿時,其文稿內容(如假設、方法、樣本、數據、圖標、論文和結論等部分)有相當重復而且文稿之間缺乏充分的交叉引用或標引的現象。
「一稿多投」與「重復發表」的區別,前者可以導致重復發表,但不是所有的「一稿多投」最終都會引發重復發表,也不是所有的重復發表都是由「一稿多投」引起,論文是否發表系一稿多投,與其最終是否發表無關。
⑶ 文章可以投幾個學術會議嗎 一稿多投
不可。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十三條有規定:「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就意味著,作者在規定之日內是不得一稿多投的。
現在多數報刊包括某些網站都規定:來稿一律不退,愈三個月未見採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不能及時收到編輯的確認信件也是導致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
學術論文並沒有很強的時效性,一篇稿件上半年可以發,下半年也可以發,但對於一些時效性很強的(如雜文、評論)的稿件,如果投出去後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別說三個月就是拖三天,恐怕也會成為明日黃花。
作者的心血也因為「過期」而作廢。所以,無奈之下,大多數作者被迫選擇一稿多投,不是故意想多掙些稿費,而僅僅是希望把辛辛苦苦寫出來的稿件發表出來而已。
⑷ 一稿多投後如果被一家雜志接收,然後通知其他雜志社退稿可以嗎
一般是不允許一稿多投的,這樣會產生版權的糾紛,投稿後雜志社處理期限,一般一到兩個月如果沒有迴音,作者可以默認為未以采錄,再給下一家投。
看你的情況應該是同時將稿件投給了多家雜志社,原則上不允許,在其他的雜志社沒有發表之前,你可以和其他雜志社協商退回稿件。
⑸ 投稿的時候通常都說不要一稿多投,如果我一稿多投,沒問題的吧
一般來說不可以。不能一稿多投
通常來說,約稿函會有規定期限,如超過x月沒收到回復可以另處
如果投稿雜志,自動回復里沒有特別提示的話,默認超過一個月才可以另投,擺渡輸入壹品優再輸入刊 也可以了解。
⑹ 一稿多投是犯法的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總體而言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稿件的性質,是圖書稿件還是報紙/雜志類稿件;著作權法律的相關規定;作者與出版商的約定。
請參看以下兩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規定:
第三十條 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約定期間享有專有出版權。合同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
圖書出版者在合同約定期間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第三十二條 著作權人向報社、雜志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雜志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志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如果你投的是圖書稿件,那麼根據上述第三十條的規定,你應該和圖書出版商(出版社)簽定合同,約定出版社的專有出版權年限。專有出版權年限的長短其實是你(作者)的名氣的大小和你稿件的質量與出版社博弈的結果。一般來說,名氣大的圖書作者,會給予出版社很短年限的專有出版權,比如一年或兩年,過了這個期限,作者就可以向其他出版社投稿。同時,出版社基於作者的名氣,以及該作者所寫的圖書的潛在熱銷,經常也會接受作者的要求。反過來說,很多作者在出第一本著作時或者名氣很小時經常是找人求出版社出版的,他們根本沒有和出版社談判的資本,此時出版社會要求盡可能長的專有出版權的期限,比如八年或十年(當然法律規定不能超過十年)。這樣的話,一旦出版的圖書熱銷,出版社可以在十年內重復出版,就能掙大把大把的錢。此時,作為作者的你也會因為出版社的重復出版獲得版稅(稿酬),但是往往當初約定的版稅就很低,只能眼睜睜看著出版社拿大塊,自己剩下小骨頭了。
在專有出版權期限內,作者向其他出版社投稿並出版的,作者和其他出版社都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如果你投的是報紙或雜志類稿件,那麼根據上述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雜志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志社投稿。
但是,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也就是說,有很多報紙雜志社在約稿時,就將條件寫的很清楚,可能超出法律規定的15日或30日,比如兩個月(但絕不可能太長,因為這不符合民法誠實信用基本原理,以及著作權法鼓勵創作的初衷)。 也有的情況是,處於強勢的作者(名作家、著名評論員等反正名氣等原因)與報紙雜志出版社直接約定,不受上述法律期限限制,作者可以無條件,無期限向多家報紙雜志社投稿。
我想我的答案很清楚了吧,你是哪一種情況,就直接對號入座。
同時,提醒你一下,你與出版社形式上是平等的,是民法的平等主體,所以盡量與出版社協商,爭取自己的權益的最大化。
⑺ 論文哪些情況會被認定一稿多投
一、一稿多投的定義
論文的一稿多投是指同一作者或同一研究群體不同作者,在期刊編輯和審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試圖或已經在兩種或多種期刊同時或相繼發表內容相同或相近的論文,國際上也稱該種現象為重復發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多餘發表(rendant publication)或自我剽竊(self-plagiarism)。
二、一稿多投的形式
1、完全相同型投稿。
2、支解型投稿。比如作者把 A 文章分成 B 文章和 C 文章,然後把 A、B、C 三篇文章投遞給不同的期刊。
3、改頭換面型投稿。作者僅對文章題目做出改變,而結構和內容不做變化。
4、組合型投稿。除了改換文章題目外,對段落的前後來連接關系進行調整,但整體內容不變。
5、語種變化型投稿。比如,作者把以中文發表的論文翻譯成英文或其他外文,在國際著作權公約締約國的期刊上發表,這在國際慣例中也屬於一稿多投,是違反國際著作權公約准則的行為。
三、一稿多投的條件
1、相同作者:對於相同作者的認定,包括署名和署名的順序。鑒於學術文章的署名順序以作者對論文或者科研成果的貢獻而排列,調整署名順序並且再次投稿發表的行為,應當從學術剽竊的角度對行為人進行處理。
2、同一論文或者這一論文的其它版本:將論文或者論文的主要內容,以及經過文字層面或者文稿類型變換後的同一內容的其他版本、載體格式再次投稿,也屬於「一稿多投」。
3、在同一時段故意投給兩家或兩家以上學術刊物,或者非同一時段且已知該論文已經被某一刊物接受或發表的情況下仍投給其他刊物。
4、在編輯未知的情況下的「一稿多投」。
四、一稿多投的處理方法
1、如果在稿件的同行評議過程中被發現,通常會被簡單地退稿,有些期刊編輯部可能會在退稿的同時函告作者所在單位的相關部門。
2、如果一稿多投行為事實上已經發生(即文章已經發表),相關的期刊有可能會採取以下制裁或處罰措施:
在一定期限內拒絕一稿多投作者向該刊繼續投稿;
在刊物上刊登關於該作者一稿多投的聲明,並列入目錄次頁,以便被檢索系統(如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Medline資料庫)收錄,供同行檢索;
可能在某特定專業群體的刊物中對一稿多投的行為進行通報;
可能通知作者所在單位。
⑻ 向雜志投稿可不可以一稿多投
一般在你寫了一篇文章之後,你可以選擇一家雜志,報刊等的編輯部進行投稿,一般在3個月之前你會收到樣刊(說明你的文章已經被選用),若是3個月以後仍沒有消息,你可以自行處理你的文章,投別的編輯部或是什麼的,但是有一 條就是,在你的文章投出去之後的3個月里,你不能在向別的編輯部投稿。
⑼ 以下哪些屬於學術論文發表中的一稿多投行為
在IEEE的官方頁面上對一稿多投的定義很簡單: 文章需要是未曾發表,同時也未在審稿狀態中。
For many years, IEEE multiple publication policy has established a useful standard for authors and publication volunteers. Authors should only submit original work that has neither appeared elsewhere for publication, nor which was under review for another refereed publication.
其實所有作者都知道同一稿子不能發表在多個期刊上的,從婚姻角度上說就是犯了重婚罪了。而且那樣很容易就能被檢索出來,後果很嚴重,所以真正去這么做的人是極少數的。但是對於一稿多投的畏懼感卻少了很多,因為如果投的兩個甚至幾個期刊隔的很遠,編輯跟審稿人又不相同,給發覺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再說了,文章不是還沒有發表出來嘛。如果只有一個期刊錄用的話,那就沒有任何一稿多發的風險了。在那種需要論文畢業或者評職稱的時候,作者往往會受到現實壓力而主動選擇一稿多投。或者是首先投的期刊審稿時間太長或者失去聯系的時候,作者也會被迫的選擇投稿到其他的期刊。
對於一稿多投的界定正常情況下是沒有用處的,因為極少情況下才會同時看到投到不同期刊上的相同稿件,所以要抑制一稿多投,更多的還是需要道德上的自我約束。
一稿多投是影響很不好的學術道德問題。IEEE官網上也說得很簡要:
Multiple publications is considered wasteful of funds and space, does not give members and libraries full value for their subscriptions, and causes citation and indexing confusion. It is to be avoided except under unusual circumstances.
主要就是浪費了編輯跟審稿人的時間。而一旦被多個期刊同時發表出來,會讓人在引用文章的時候很困惑。
一稿多投一旦被發現,除了文章肯定被拒之外,一些期刊還會通知相關的單位。最後怎麼處理,每個單位可能不同,但是總會影響作者的誠信度,妨礙以後的文章發表。作者們還是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去越界,要是有發表文章期限上的壓力的話,還是要早做打算,早點投稿或者多花時間潤色文章,提高文章的被錄用率為好。
⑽ 投稿是不是不能一稿多投的,請問具體有什麼規定
不能一稿多投
通常來說,約稿函會有規定期限,如超過x月沒收到回復可以另處
如果投稿雜志,自動回復里沒有特別提示的話,默認超過一個月才可以另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