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區別,折舊年限一般是以稅法為准
存在很多折舊提完但是仍舊在使用的資產。房子20年折舊年限,你還見過20年就塌的房子來。
2. 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折舊年限什麼關系〔區別〕呀
關系:兩者都是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計算方法,區別如下:
一、計算方式不同專
1、折舊年限:計算固屬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
2、預計使用年限:固定資產自投入生產到報廢為止的估計使用年限。
二、確定方式不同
1、折舊年限: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後來逐漸又開始按照經濟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在這種年限內單位時間如年、月,使用成本最低來確定。
2、預計使用年限:採用使用年限折舊法計算折舊時的主要因素。
三、作用不同
1、折舊年限: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根據各類固定資產實物磨損和自然磨損的價值大小確定。對於技術發展較快的設備和大型精密儀器等可適當考慮無形損耗的因素。
2、預計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長短,是由固定資產本身的結構、質量、使用條件和維護保養情況等決定的。根據各項固定資產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其預計使用年限,有利於合理計算提取各期的折舊費,也有利於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3. 最新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 除國務院財政、專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屬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是屬於國家法律一級的規范,其規定只要該法律部廢止,就一直按照這個執行,現在還沒有廢止,所以2011年繼續按這個執行。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轉移到商品或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也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使用固定資產而在其使用年限內分攤的固定資產耗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范圍是計提折舊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時期中,資本所消耗掉的價值的貨幣估計值。在國民收入賬戶中也稱為資本消耗補償。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4.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什麼意思是指報廢年限
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是指在會計准則下,該固定資產可使用的年限。如:房屋類內年限20年,機器設備類年限容10年,電子車輛類5年等。
其實,折舊年限和報廢年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折舊年限僅僅指在會計范疇內,固定資產所能使用的期限,它基本是一個定數,是行之一統的會計概念。而報廢年限是固定資產實際使用的年限,它不是固定的。
所以,折舊年限和報廢年限是不一樣的。有可能是折舊年限到了,而固定資產還能用,如二樓所說,在財務處理上不要繼續提取折舊了。也有可能,折舊年限未到,但固定資產卻報廢了,那就需要在」固定資產清理」科目中把報廢的處理掉了。
5.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折舊年限是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所用的年限。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是按照物理耐用年限,即按固定資產經受物理磨損和自然磨損所能延續使用的時間確定的。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5)折舊年限是使用年限嗎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年折舊率÷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100%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12
一般企業使用較多的是直線法。企業計提折舊可以個別計提,也可分類計提。
6. 固定資產可使用年限是折舊年限嗎
一、預計使用年限和折舊年限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版,原國家有規定,權
預計使用年限是未列入原國家規定的或無參考標准根據使用者的情況預計的年限。
二、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是指投入使用開始到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即使用壽命終了狀態);你所謂的「計算期」應該是固定資產的折舊期限,按照會計法規,可以自主確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式,但根據稅法,固定資產有最低的折舊年限,即:
房屋、建築物, 為20 年;
2.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 為 10 年 ;
3.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以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 為 5 年。
5.電子設備, 為 3 年;
建議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式和稅法一致,避免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再次調整。
7. 使用年限和折舊年限的區別
折舊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的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或稱為內經濟壽命;使用容年限是由結構、質量等決定的自然壽命。目前,一般是將建築物的自然使用年限作為折舊年限,不考慮物價上漲、人為損耗等因素。
《企業會計制度》第二十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定義,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於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每類或每項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法,作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的依據。 第三十六條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使用壽命是指固定資產的預計壽命,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應計折舊額是指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