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紀委詢問取證的時間最長是多久
這要視被詢問人的身份而定。
如果被詢問人是案件關鍵人員,而紀委又掌握了一定證據,紀委可以根據合法程序,採取「雙規」、「雙指」措施,詢問取證時間最長為3個月。一般調查詢問取證不超過半天。
⑵ 被中紀委調查,多長時間能有消息
被中紀委調查,一般是兩到三個月。但是如果案情復雜,時間會在半年以上。
紀委辦案,需經過案件線索管理、初步核實、立案審批、調查取證、案件審理、處分執行、被調查人的申述、案件監督管理8道辦案程序。時間問題沒有明確規定,如有足夠的證據,可能是半年之內;如證據不足,需要補充偵查,可能需要花一年至兩年。要看具體案情來確定調查時間。
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紀委、中央紀委或中紀委)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檢查監督機關,具有維護黨風、黨紀和反腐職能,實行書記負責制。
1993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定,監察部與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機構列入國務院序列,編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監察部加掛牌子。1993年起,地方各級監察機關與黨的紀委合署辦公。
⑶ 紀檢委調查一般幾天
一般的省級官員,現在3-5天就可以公布結果了
望採納
⑷ 紀委找人調查情況最長的滯留時間是多久
1.如果是沒有掌握犯罪事實,只是找人調查取證,一般不超過12個小時,但是並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
2.如果是已經掌握部分犯罪事實,專業術語稱之為「留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紀委調查情況時,對於人員的「留置」時限最長為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四十三條:留置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一次,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省級以下監察機關採取留置措施的,延長留置時間應當報上一級監察機關批准。監察機關發現採取留置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解除。
(4)監察委調查期限擴展閱讀:
紀委調查情況,滯留人員的相關規定:
被調查人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者職務犯罪,監察機關已經掌握其部分違法犯罪事實及證據,仍有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調查,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監察機關依法審批,可以將其留置在特定場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復雜的;
(二)可能逃跑、自殺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偽造、隱匿、毀滅證據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礙調查行為的。
對涉嫌行賄犯罪或者共同職務犯罪的涉案人員,監察機關可以依照前款規定採取留置措施。留置場所的設置、管理和監督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⑸ 紀檢委調查能扣留多長時間
我國可以長時間拘留審查疑犯。但是後來扣留不能超過24小時。但是對於一些政府官員來說,如果24小時一到就放人,他們可以銷毀證據,串聯同謀。這個漏洞是通過雙規來彌補的。對於共產黨官員,規定地方,規定時間交待問題。
紀檢委調查即雙規,「雙規」由承辦案件的調查組負責執行,一般從辦案的紀委機關抽調兩名工作人員來「陪護」被「規」人員。名義上是照顧被規人員的飲食起居,實際上是看守被規人員,防止其與外界聯系或自殘、自殺等行為的發生。
「雙規」的地點一般選擇在城市郊區,交通方便,環境清靜的小招待所、小旅店甚至具備上述條件的居民家中。根據中紀委的規定,司法機關的羈押場所是嚴禁使用的。
「兩規」的費用因地區經濟水平、「雙規地點」的條件以及涉案人員的級別而有所不同,市縣級一般控制在每天100至200元的標准。費用的負擔按照「個人問題個人負責,單位問題單位負責,沒有問題紀委負責」的原則處理。
被規人員在被「規」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回憶違紀問題,寫交代材料。在閑暇時也能看電視,伙食水平與陪護人員一樣,除失去自由不能與外界聯系外,被「規」人員的待遇與被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或司法強制措施的人員不可同日而語。
另外,被規人員被「兩規」後,辦案的紀檢機關應當告知被「規」人員所在單位的紀檢部門。並由單位紀檢人員通知被「規」人員家屬,但「雙規」地點與時間理應保密。被規人員的人身安全由辦案機關負責(全國已有多起因被「規」人員自殺,由紀檢機關進行經濟賠償的案例發生)。
(5)監察委調查期限擴展閱讀:
紀檢監察機關不會也不能夠隨意對調查對象採取「兩規」措施,
一、只能對已掌握一些違紀事實及證據,具備給予紀律處分的涉嫌違紀黨員或行政監察對象使用;
二、限制適用階段,只能在案件調查階段使用;
三、限制使用主體,只有一定級別的紀檢監察機關才能批准或使用;
四、限制使用時限,從沒有統一規定到從嚴掌握,並在申請使用時報批具體時限;
五、限制使用地點,從無硬性要求到有具體規定。
隨著體制改革和措施改進的穩步推進,紀檢監察機關行使「兩規」、「兩指」措施不僅會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嚴格,適用范圍對象也會越來越小,適用頻率會越來越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雙規
⑹ 《行政監察法》對監察機關辦案期限是怎樣規定的
正常6個月,可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並報上級備案。
1、《行政監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監察機關立案調查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結案;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是最長不得超過一年,並應當報上一級監察機關備案。
2、所謂辦案期限,是指監察機關自政紀案件立案之日起至作出處理決定之日止所應遵守的期限。本條規定監察機關的辦案期限為六個月,即自立案之日起至作出處理決定之日止,限定的時間為六個月。監察機關立案調查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處理決定,予以結案。
3、為何可以延長:由於監察機關所辦的案件復雜程度、難易情況各不相同,有的案件在六個月內能如期結案,但有的案件因特殊原因,例如涉及多人、多地、數種違紀行為,需要異地調查取證等等,在六個月內不能如期結案,需要適當延長辦案期限,以確保辦案質量。因此,本條規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應當報上一級監察機關備案。
⑺ 紀委調查人的時間最長是多久調查了一年多了,家人都不能見,什麼情況
一、紀委進行對涉案嫌疑人進行調查的時間要看具體情況,一般在三個月內,但有可能是幾個小時或幾天甚至一年以上。根據有關規定,如果是對案件進行初核,初步核實的時限為兩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重大或復雜的問題,在延長期內仍不能初核完畢的,經批准後可再適當延長。
二、立案調查。如果初核後確定當事人存在嚴重錯誤事實,需要立案調查的。從立案到查處的時間一般需要3-7個月左右。要看具體情況,如果舉報線索清晰,容易調查核實其錯誤事實則會很快處理完畢,不一定要三個月。若案情復雜,則調查核實時間會延長,有的案件調查處理過程甚至達到一年或更長時間。
三、關於雙規時限,如果紀檢機關對當事人採取了「兩規」措施,根據《關於完善查辦案件協調機制,進一步改進和規范『兩規』措施》(中辦發[2005]28號)規定,實施「雙規」措施不得超過案件調查時限。即案件調查時限為三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另外規定了實施雙規需向上級備案,雙規最長不得超過四個月,部屬高校不得使用雙規,力保被查者人身等權利。
四、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紀委收到舉報信後,需經過受理、初核、立案、調查、審理、處理等環節。其中初步核實的環節,一般時限為兩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立案審批的環節,時限不得超過一個月。案件調查的時限為三個月,必要時可延長一個月。案情重大或復雜的案件,在延長期內仍不能查結的,可報經立案機關批准後延長調查時間。
⑻ 中紀委規定協助調查為多久
中紀委沒有規定協助調查為多久。
「協助調查」並不是一個具有非常嚴格定義的法律術語。《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實際上,紀委的辦事過程中,往往需要找到相關當事人進行問話,並帶走「協助調查」,並非啟動正式針對個人的調查程序。其實紀委談話有時候也是例行的誡勉談話,為了打消官員顧慮,讓談話更有成效,杭州拱墅區紀委還將類似的談話地點放到了離區政府不遠、緊鄰運河、環境優雅的錢運茶樓里,「拱墅一杯茶」這種看似溫和的問訊手段還曾引起過「作秀」的爭議。
必須要釐清的一點是,官員一旦被紀委盯上,凶多吉少的概率遠大於平安無事,有的即便一時僥幸逃脫,最終仍難逃黨紀國法的懲處,江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宋晨光就是最好的例子:2010年7月他在辦公室被中紀委帶走「雙規」前,已接受過三輪調查,「三捉三放」宋氏均安然過關。每次過關後,其均曾高調示人,並「常在常委會上炫耀,以證明自己上面有人,關系牢固」。但最終未能涉險脫身。
⑼ 紀委監察委受理實名控告信的期限
應在三個月內答復舉報人。
對署名檢舉、控告問題,應將處理結果在三個月內答復舉報人。對匿名的檢舉,視具體情況,適當向有關組織答復。如在三個月內不能辦結的,需說明理由,並告知檢舉、控告人。對申訴的問題,自受理申訴之日三十日內作出復查決定,六十日內作出復核決定。
承辦人員收到來信、來訪、舉報電話、電子郵件後要認真填寫《信訪擬辦單》,按照登記規定的項目做好登記,摘錄其主要內容並附相關材料,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提出擬辦意見,呈報分管領導閱批。
(9)監察委調查期限擴展閱讀
紀檢監察機關信訪舉報工作程序
1、受理:
接受反映違紀或職務違法犯罪問題的線索和材料,並予以處理。
2、問題線索處置:
按照有關規定對受理的問題線索提出處置意見,履行審批手續,進行分類辦理。
3、初步核實:
按照規定對受理的反映違紀或職務違法犯罪問題的線索進行了解、核實。
4、立案審查調查:
按照管轄許可權經初步核實認為確有違紀違法事實,並需追究黨紀責任或法律責任的,依照規定決定立案審查調查,收集證據,查明違紀違法事實。
5、審理:
對經過立案審查調查並需要追究黨紀責任或法律責任的案件,在審查調查結束後向案件審理部門移送。